茅台酒的前世今生:三茅争霸

许公子说酒 2024-06-23 17:46:01

川盐秦商聚茅台,华王赖三杰铸酒魂

古窖新香传四海,茅台文化城记功名。

在茅台镇国酒文化城有6座雕像,这些雕像讲述的就是茅台酒前世今生的故事,今天的故事从六位雕像讲起:

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在古川盐的悠悠古道上,秦商的脚步汇聚于茅台,这里曾是一片繁华的商旅之地。

贵州的山川不产盐,却造就了一段独特的酒文化。在清代中期,茅台镇成了各大盐商云集的中心,随着商贸的日渐繁荣,各大商人的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但茅台镇是个什么地方?

穷乡僻壤,既无丝竹悦耳,又不似扬州遍地瘦马;聚集在此处的盐商百无聊赖,只能饮酒作乐;可问题来了,这个地方太穷了,饭都吃不起,哪来的粮食去酿酒?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样的生活太枯燥了,得想办法改变;晋商最有名的就是汾酒,可此地无酒,家乡运过来路途遥远,怎么办?现场酿酒!

于是落地于此的晋商依据记忆中的汾酒酿造工艺开始自主创造,什么酒曲比例、地缸发酵、怎么蒸煮,不记得无所谓,挖个坑就当地缸用,酒曲看心情添加,粮食怕蒸不熟,那就多蒸几次,总之,能出酒就行;

所谓有心插花花不成,无心栽柳柳成荫,这么一套工序下来,酿出来的酒虽说跟汾酒口感不像,两者风格没半毛钱关系,但是口感尚可,因为没得选,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这种味道。

而且大家在饮用中发现:放一年以上的酒风格变化更大,酒更香醇,于是把窖藏一年出酒定为该酒的标准工艺。

等时间来到了1704年,大家对于酒的需求更大了,这时就有商人心想:何不弄个酒坊,专门卖酒算了?说干就干,商人的行动力是很可怕的,于是茅台镇第一家专门酿酒的烧坊成立了,叫做:偈盛烧坊;

工艺用的是这些年在茅台镇积累的四不像工艺,反正大家都喝习惯了,也不愁卖;此地叫做茅台村,那酿出来的酒就叫“茅台酒”好了。

这便是茅台酒的由来,茅台推出的首款高端酒“珍品1704”就是为了纪念这一年份。然而战乱的频发及岁月的沧桑让这家烧坊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三茅鼎立的时代到来了:

1、华茅史:

1862年,有个华姓商人前来茅台镇建立了一家烧坊,名曰:成义烧坊,你以为他成立烧坊的目的是为了卖酒吗?非也。

此人是个大孝子,他的母亲是茅台人,茅台从小喝到老,华家每年也会从茅台镇采购一批茅台酒用于母亲饮用及招待,但进入乱世之后,老母亲已是六七年没喝到茅台了,而且年纪渐大,再想回老家难上加难;

面对母亲的思乡之情,华某在贵州其他地区收购了不少酒,但跟茅台酒口感差距过大。于是他重回茅台镇,出资建立了成义烧坊,并寻回不少茅台镇酒师重新酿造茅台酒,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华联辉,可以称作茅台酒的奠基人(此段历史真实性存疑)。

到了华连辉孙子华问渠接手家中产业,他将烧坊中原有的12口窖池扩大至18口,年产量达到四万多斤,一跃成为茅台镇最大的白酒烧坊,而且生产出来的茅台酒在四川等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说是真正推广了茅台酒,是华茅牌茅台酒真正的创始人;

1951年,华问渠力排众议以一万元的价格将成义烧坊并入茅台酒厂,为了表彰华问渠对茅台酒的贡献,国酒文化城给他塑造雕像以示纪念。

如果说华问渠是三茅里官最大的,那接下来这位则是三茅里面最会酿酒的;

2、王茅史:

1879年,贵州大商王立夫与生意伙伴石荣霄、孙全太合伙成立了一家白酒烧坊,每家各取一字,名为:荣太和烧坊。王立夫管生产、销售,石荣霄管账。没过多久,孙全太在习水的生意顾不过来,便以石荣霄账目不清为由要退股。孙全太退股后,酒房遂改名为“荣和”烧房。

王立夫天资过人,仅用几年时间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调酒大师,并优化了回沙酒工艺,确立了调味酒的标准,对茅台酒的工艺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他们烧坊酿出来的酒被当地称为王茅。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茅台酒金奖就是出自王立夫与华茅两家之手,只不过具体是谁的酒得奖了,现在也是一笔糊涂账,两家为此打过官司,最终被判为荣誉共有。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王立夫去世,烧坊由石荣霄主管,石荣霄原本姓王,乃石家养子,在王立夫死后,恢复本姓,改名:王荣霄。

而后其子王鸣珂短暂接班,不久其长孙王少章接职,可惜1930年也去世,享年51岁,王少章去世后由其弟王泽生接替,王泽生沾染鸦片,于1945年享年54岁去世;

于是传到第四代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王秉乾手里,不过王秉乾接手的时候,1944年适逢烧坊失火,场内设备尽毁,王秉乾开始筹措资金重新建设厂房,在他经营烧坊期间,将原有的2个窖坑扩大到6个,将烧坊规模从年产1000公斤提升至年产12000公斤。

王秉乾当时还有一个身份,茅台镇镇长。看似繁华,实则时也命也,1916年出生1951年去世,享年35,家庭被评为地主成分,被枪决。

1951年11月荣和烧坊收归国有,并入茅台酒厂;1997年,茅台酒文化城为“王茅”第四代传人王秉乾塑像。

这段历史看起来颇有一股豪门狗血剧的既视感,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判,不过,我觉得给王立夫加一座塑像也是可以的。

如果说前面两位一个官最大,一个最会酿酒,那么最后这一位则是最有钱了。

3、赖茅史:

1924年,年仅22岁的赖永初全权接管家族赖兴隆的生意,并将商号改为钱庄,仅4年时间资产就达到了50万大洋,此时的赖永初尚未进入白酒行业;

1929年贵阳市强龙周秉承携“天福公”商号前来茅台镇兴建恒昌烧坊,建厂伊始,就遭遇当地两大地头蛇成义烧坊(华茅)、荣和烧坊(王茅)的百般刁难,两家烧坊出的酒一家(华茅)销往四川、一家(王茅)销往贵阳,利益不冲突,现在来了蛟龙,自是联合起来搞事;

二打一的局面,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周秉承在苦苦支撑了9年后,最终连带着将自己的天福公商号也拖倒闭了,于是向赖永初求援,赖永初作为银行业真巨龙,自是不惧两条地头蛇,出资6万大洋跟周秉承合伙成立恒兴实业公司,赖永初当总经理,周秉承当副总。

如果事情仅仅如此,赖永初也不值得茅台为他立雕像。

真正的骚操作来了:赖永初任命周秉承儿子周扶常在自家公司合江纱厂当管理,结果周扶常因经营不善,于是蓄意纵火试图毁灭证据,结果这一把火烧毁了仓库,损失巨大。

自此赖周二人心生嫌隙,屋破偏逢夜雨漏,此时恒昌烧坊也頻临倒闭,周秉承无颜联系赖永初,于是联系赖永初的二弟赖贵山及三弟赖雨生想出售烧坊弥补亏空,兄弟二人没有接手;

半年后,周秉承迫于无奈,找当地名商帅灿章从中说和,赖永初见对方确实还不上,于是答应周秉承请求,同意用“衡昌烧坊”作价抵债。

赖永初独资收购恒昌烧坊后,便改名恒兴酒厂,并注册商标赖茅,推出赖茅牌茅台酒,通过自家商号,在全国各大机场、码头等地免费赠送品鉴,扩大影响力,自此赖茅牌茅台酒一炮而红。

至1947年,恒兴酒厂在赖永初的经营下年产量达到32500公斤,成为茅台镇最大的酒厂,该酒也被称为赖茅。

1953年,赖茅收归国有,因赖永初热心文教及社会公益,同时对茅台酒的推广起到巨大作用,茅台酒文化城以立雕像纪念。

从此三茅合并为一家,即我们熟知的茅台酒厂。

茅台酒的前半生,像极了三国纷争,各大豪杰闪亮登场,最后变成古今多少事,付诸笑谈中。

六座雕像,前面三座讲述着三茅争霸最终一统;后面三座则讲述着茅台三杰奋发向上的故事!

点点关注,下期更精彩!

参考资料:

1、贵州日报:白酒历史人物:王泽履---茅台酒创始人之一_头版头条_中国联合商报 (cubn.com.cn)

2、仁怀市政府官网:《贵州商业古镇茅台》之二——秦商聚茅台 (rh.gov.cn)

1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