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原著小说粉,《沙丘2》一定是你今年大银幕最佳。
相比《沙丘1》的“缘起”属性,《沙丘2》的故事终于彻底打开了,人物也迎来了成长。
行进到了人民群众最熟悉的“王子复仇记”的部分。
按中国观众最熟悉的武侠小说叙事,就是被灭门的男主角死里逃生之后,终于跌下悬崖,习得绝世武功,收获师妹的芳心,并且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复仇。
牛蛙导演以他最最顶级的视觉呈现力,把小说的恢弘气势,完美影像化了。

放眼整个好莱坞,可能没有第二个导演能比他做得更好。
《沙丘2》投资高达2亿美元,呈现出来的视觉奇观非常多。
延续第一部落日黄沙的沙漠美学。
切换宫廷戏就是灰暗阴森的太空歌剧。
反派罗萨第一次出场1v3时,有一段鬼魅血腥的黑白画风。
最后大战时的场面调度,哈克南军队的“透明飞船”。
最佳场面,毫无疑问是保罗第一次成功驾驭巨型沙虫。
黄沙坍塌成一线,人物渺小成黑点,跌落到灰黄的风暴中。最终,驭虫飞行,以沙为舞。
视听层面做到了人类目前电影技术的极致了。
巨物崇拜和极简侘寂的完美融合。

但问题是,一部166分钟的超长电影,仅仅靠“史诗级的视听”够吗?
对于非小说读者,对于不熟悉沙丘世界观的观众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沙丘2》整体节奏非常缓慢,不是导演拖沓,而是他需要花巨大的篇幅去补充构建沙丘世界观。
香料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都在抢这个东西?
格赛里特姐妹会又是什么组织?它和各家族、国王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她的成员可以召唤和制服沙虫?
天选之子“阿尔盖布”到底是怎么回事?
以及,第一次看沙丘的观众都会问的“愚蠢”问题:都已经有读心术和宇宙飞船了,为什么战斗还用冷兵器?
这些问题在小说里都有充分的描述,但在电影里,不能说一点没解释,但观众如果不提前做功课,只能“大概明白那个意思”。
其实,节奏缓慢完全不是问题,再慢还能比《银翼杀手2049》慢吗?
《沙丘2》前两个小时最大的问题是,把太多笔墨放在了男女主角偶像剧式的爱情上。
放到武侠小说里就是,师妹瞧不上我,师妹爱上我了,师妹吻我了,师妹吃醋了。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电影里大量的西方宗教元素,也让人有距离感。
整个故事底层的世界观,其实是古罗马时期皇权、教权之间的较量。
普通中国观众对这种西方宗教叙事是无感的。
而如果剥离了宗教元素,这个故事又成了莎翁《哈姆雷特》的复制品。
看完《沙丘2》,我想起另一部电影。
不是《银翼杀手2049》,而是乌尔善的《封神》。
这两部电影都是以新颖的视觉呈现,去重复最古老的莎翁叙事。

《沙丘2》的视觉不是《封神》能比的,但它故事的陈旧性,也比《封神》更甚——《封神》至少敢于把妲己写出新意。
至于演技,虽然《沙丘2》的大咖很多,甚至不乏影帝影后,但这种电影没什么需要发挥演技的地方。
饶是如此,甜茶还是在最后性格转换的大爆发中,演得缺乏说服力,完全被反派压制。

再多说一句配乐。
每逢汉斯季默的配乐,影迷都狂赞恢弘、史诗、大气。
但我觉得《沙丘2》配乐太多太满了。
恢弘有余,细腻不足。
且我认为,《星际穿越》之后,汉斯季默都是重复自己。
总体来说,资深《沙丘》粉会不容置疑地把《沙丘2》列为年度必看,恢弘史诗。
因为最好的导演,用最好的技术和审美,把小说转化成了影像。
我身边有《沙丘》迷,看得热泪盈眶。
但如果你是非沙丘迷,以及对“太空歌剧”无感,你就得自问一下,“视听语言”这四个字,占据你观影乐趣的多大比例?

或者换个问题,一部视听9分、故事3分的电影,你会满意吗?
我是不满意的。
我预测《沙丘2》内地票房很难过5亿。
话说回来,身为科幻迷的我,与其说是对《沙丘2》不满意,不如说是对这几年好莱坞越来越保持的故事文本感到失望。
总是在用最宏大的场面、最烧钱的技术,讲最重复的故事。
怎么说呢,好莱坞成了永不落幕的春节档。
好莱坞现在就是摆烂恰钱[捂脸哭]
说的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