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料到奈飞版《三体》不行,但没想到不行成这样。
故事不行,演技不行,甚至连特效也不行。

要知道,《三体》是奈飞史上单集投资最大的剧集,第一季8集,总投资1.6亿美元,单集2000万美刀。
贵过了《权力的游戏》。
看完之后,最大的疑问是:这钱花哪了?
国产版《三体》投资只有奈飞版的几十分之一,因此特效场景有限,以室内戏+对话戏居多,这是无奈之举。
没想到奈飞也一模一样。
全剧第一个重要特效场景“宇宙为你闪烁”,把我看笑了。
国产版好歹搞了一套声光电,奈飞版直接采用的是“开灯—关灯”的方式呈现。
很想知道这个创意是谁想出来的。
另一个重要的特效场景“古筝行动”,也是一样拉胯。

古筝行动,简单说就是,通过强度极高的纳米材料,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艘行驶中的游轮切割成碎片。
船舶的特效非常五毛,彷佛行驶在一条小水沟里,简陋至极。
只能用血腥度去弥补。
最后一集的阶梯计划,倒是能看出花了点钱,但无论是视觉表现力,还是想象力,都平平无奇。
但奈飞版《三体》最大的问题,还不是特效,而是故事改编。
为了追求快节奏,把《三体》的故事改编的过于极简。
国产版《三体》花了30集,才把三体小说第一本拍完。
节奏确实慢了——这是很多非科幻迷看不下去的原因。
奈飞版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短短8集,就拍到了面壁者计划。

把故事简化的只剩下大纲。
只有骨骼,没有血肉。
都说奈飞尺度大,但却把三体第一本里尺度最大的一句话删得干干净净:
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
这是《三体1》最核心的题眼。
还有很多重要的细节,都被过快节的奏彻底丢掉了。
比如:物理学不存在了。
小说和国产版剧集,花了大量篇幅去描述“物理学不存在了”对物理学家、对整个人类意味着什么。
但奈飞版里,这仅仅变成一个引子,观众对“物理学不存在了”这件事的观感就是一个字:哦。
小说里,人类得知三体人将于400年后降临地球之后,分成了三派:降临派,拯救派,幸存派。
这是非常好的末日图景描述。
但奈飞版剧集里,只剩下好人和叛徒。

太没意思了。
人物关系也改的面目全非。
小说《三体》三部曲中,除了大史横贯三部,每一部都有不同的主角。第一部是汪淼,第二部是罗辑,第三部是程心。时间跨越几百年。
奈飞从剧集的延续性上考虑,让所有的角色一开始就集体出场。
且从肤色、性别乃至性取向上,做了时下最流行的改编,你懂的。
几个主角还全是好朋友。

但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拯救世界、对抗三体的任务,集中在几个好朋友之间。
这就相当于,外星人攻击地球了,你们宿舍几个人全部被选为拯救地球的主力。
过于想当然了。
最不能忍的是,加了太多狗血的感情戏。
比如:
叶文洁跟白沐霖睡了,叶文洁跟伊文斯睡了,杨冬是叶文洁和伊文斯生的,章北海跟程心是准夫妻,黑人罗辑和女汪淼亲上了 。
不睡一下,就无法推动人物关系?
改编最失败的角色,是叶文洁。
国产版三体虽然节奏慢,但就因为叶文洁的角色塑造的极具神韵,所以才拿到不错的口碑。

叶文洁的气质,就是《三体》小说的气质。
而奈飞版里,她更像个邪教头子。

给她加了很多狗血人物关系不说,还把她悬崖杀夫的关键情节删掉了。
这是叶文洁变成叶文洁的关键推动力。
最后一集面壁者计划也是一样的问题,选出了三个面壁者,对罗辑之外的两位面壁者只做了简单介绍,一位是战争狂魔,一位是脑神经科学家。
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可能只会觉得:哦。
似乎这两位只是罗辑的陪衬而已。
但小说里,对这两位有大量的描述。是非常关键的角色。
他们代表的,其实是人类对待宇宙乃至人类自己的不同态度。
所以,总结来说,奈飞版《三体》因为节奏太快,只扁平化地拍出了原著里最核心的科幻想象,但缺乏细腻的人物塑造和更深的人性挖掘——这才是三体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史上最贵奈飞剧,被国产剧吊打了。
小岛秀夫都说,建议去看腾讯版。

我建议你听他的。
看不下去国产的,太慢了,而且那个大史的表演,直接看吐了,没看到第三集
外国电视剧一般几集或者十几集,节奏很快,收视率好而且故事讲不完的话会拍第二季。奈飞是针对全球市场的(不含中国),所以好不好无所谓了,和咱们也没啥关系,根本就不在咱们这里播出…
国产那个原著PPT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