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秋拍笔筒四只,黄花梨还是素颜最美

藏咖程 2022-11-02 10:06:34

光素和雕饰,是明清黄花梨笔筒最常见的样式,一个简洁、一个华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审美。

雕花固然精美,但刀工切断了木头的纹理,向来以天然图案著称的黄花梨木质难以被充分展现,不少藏家都偏爱无雕的素器。

月底将举行的一场中国古典家具专场展上,二十几件拍品中有四只黄花梨笔筒,除一件稍有造型之外,全部都素面朝天。

以编号为序,第一件笔筒直径25.4厘米,口沿混面外翻,腰身向内收细,根部外鼓为底座,三只矮足落地,非常经典的器型。

山峰纹连绵不绝,长长短短的棕眼落在折转的线条上,好似山间层层树林。

角落里有一双鬼眼,正在朝左边窥探,黄花梨以纹理为美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只笔筒高21.3厘米,筒口向内倒圆,上下一样粗细,墨色线条和斑块不规则散开,总体分布平衡而统一。

和其他三只笔筒一样,它们的管线长短及疏密反差强烈,还有大大小小的零棕眼区域。

第三件笔筒直径26.7厘米,四只中数它最大,木纹弯曲起伏、密集排列,深褐色线条下面,是木头标志性的黄金底。

密密麻麻的纹理中有想要的细节,上图里藏着一只鬼脸,有兴趣的木友请放大观看。

最后一只黄花梨笔筒仿竹形,口径17.8厘米,中间隆起两圈凸节,各刻一道阴线,惟妙惟肖、神形兼备,简直就像如假包换的竹节。

倘若不是刀法阻断,上中下三幅独立的图案是连在一起的,可见雕刻对平面木纹产生的影响。

同一藏家收集的四只黄花梨笔筒,断代均为十七/十八世纪,估价5至7万港元,大约合4.5到6.3万元人民币。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