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调养身体、增强体质的好时机。在中医看来,脾胃乃后天之本,是人体消化、吸收、转运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
然而,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却在悄悄伤害我们的脾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需要改掉的吃饭习惯,趁这个春天,一起把脾胃养好吧!
1. 狼吞虎咽,吃得急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习惯了快速进食,但这对脾胃来说可不是件好事。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匆匆吞下,会增加胃的负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医讲究“细嚼慢咽”,通过充分咀嚼,食物能被唾液酶更好地分解,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同时也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改变策略: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享受食物的味道,同时给脾胃更多的时间准备消化。

2. 饮食无度,吃得多
“民以食为天”,但吃得过多却是对脾胃的一大负担。过量进食会导致脾胃运化不及,食物堆积在胃中,不仅会引起腹胀、消化不良,长期下来还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改变策略:遵循“七八分饱”的原则,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停下,给脾胃留出足够的消化空间。
3. 冷热不忌,吃得杂
生冷食物伤脾阳,过热食物伤胃阴。脾胃喜温恶寒,冷热交替、食物种类杂乱无章,会扰乱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问题。
改变策略:尽量选择温热的食物,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刺激脾胃。同时,保持饮食的多样性,但也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和温度平衡。
4. 情绪波动,边吃边聊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吃饭时情绪波动大,或者边吃边聊天,会分散注意力,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改变策略:创造一个安静、愉悦的用餐环境,避免在餐桌上讨论令人紧张或不悦的话题。让吃饭成为一种享受,让脾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它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