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析丨美国陆军正在为新型PrSM(增量2)导弹寻求工业响应

渊亭聊武器 2024-05-16 03:37:15

外媒发布的PrSM(增量2)飞行渲染图

2024年5月14日,据外媒TheDefensePost网站的报道,美国陆军正在为PrSM(增量2)导弹的需求寻求工业响应。据悉,美国陆军目前为PrSM(增量2)导弹计划准备的合同包括:导弹早期作战能力的工程开发、初始生产以及导引头潜在的竞标选项。同时,还要求PrSM(增量2)导弹在打击海上移动目标时的射程能够达到400公里以上。

美国陆军装备的首批PrSM(增量1)导弹

PrSM(中文译名为:精确打击导弹)(增量2)导弹(也被称之为:LBASM导弹),是美国陆军在PrSM(增量1)导弹之后计划发展的新一代PrSM导弹。2023年12月8日,美国陆军发布的一份公开服务报告显示,美国陆军已经装备了首批PrSM(增量1)导弹,其初始作战能力(IOC)计划于2025年形成。目前,PrSM(增量1)导弹的研制生产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获得了4份生产合同。除美国陆军外,印度陆军也计划在2025年斥资4.35亿美元采购230枚PrSM(增量1)导弹。

PrSM(增量1)导弹结构示意图

美国陆军现役的PrSM(增量1)导弹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生产,其是一款陆基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弹长3.96米,弹径431.8毫米,配备“惯性制导+GPS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采用优化后的新型整体式预制破片高爆战斗部和一台采用不敏感装药的新式单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为550公里,主要用于打击陆面或海面的固定目标,且在飞行末段运用了机动突防技术。PrSM(增量1)导弹的主要发射平台包括M270A2远程多管火箭炮和M142远程多管火箭炮,其中,M270A2远程多管火箭炮一次性最多可携带4枚,而M142“海马斯”远程多管火箭炮一次性最多可携带2枚。

PrSM(增量2)导弹执行反舰作战任务时的过程示意图

相比PrSM(增量1)导弹,PrSM(增量2)导弹的外观、尺寸、发射平台和发射平台的携弹量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其定位从PrSM(增量1)导弹的陆基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变成了陆基中近程反舰弹道导弹。为更好的适应这种变化,PrSM(增量2)导弹的战斗部从PrSM(增量1)导弹的整体式预制破片高爆战斗部换成了半穿甲战斗部,制导体制也从PrSM(增量1)导弹的“惯性制导+GPS制导”换成了“惯性制导+GPS制导+被动雷达/被动红外末制导”,且由于“被动雷达末制导”技术的运用,也让PrSM(增量2)导弹兼具了反辐射作战能力。此外,PrSM(增量2)导弹的最大射程大概率会继续维持在550公里这个水平(或进一步扩展到650公里),以满足美国陆军对该导弹提出的“打击400公里以上的海上移动目标”的要求。同时,为提高导弹本身的突防能力,PrSM(增量2)导弹在飞行末段据称使用了高超声速机动突防技术。

PrSM(增量2)导弹即可反舰也可反辐射

根据现有信息,在2023年,美国已经开展了PrSM(增量2)导弹导引头的飞行测试工作。同时,美国陆军将计划在2026-2027年间生产120枚具备早期作战能力的PrSM(增量2)导弹,并预计在2026年开始进行装备,而PrSM(增量2)导弹的初始作战能力则计划在2028年形成。

PrSM(增量2)导弹的主要发射平台之一M142“海马斯”远程多管火箭炮可使用C-130系列运输机进行快速部署

PrSM(增量2)导弹在在第一岛链部署后的覆盖范围示意图

综上所述,PrSM导弹家族中的PrSM(增量2)导弹在其射程内,可有效打击敌方的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等海面大型移动目标,从而,提高美国陆军今后的“以陆制海”作战能力。加之,PrSM(增量2)导弹的主要发射平台之一M142“海马斯”远程多管火箭炮的战斗全重较轻(仅为16吨左右),可以很方便的使用美军的C-130系列运输机或登陆艇/舰在岛屿之间进行快速部署,因此,也可有效满足美军未来在一岛/二岛链之间的分布式作战需求。

0 阅读:110

渊亭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