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号称“太子杀手”,辅佐三位太子,结果两人被杀一人被废!

情怀历史 2025-04-26 18:40:41

李纲(547-631年),字文纪,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隋朝和唐朝时期的名臣,北周车骑大将军李制的儿子。对于李纲来说,很多人还比较陌生。但是,他辅佐的三位太子,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李纲号称“太子杀手”,也即他辅佐三位太子,结果两人被杀一人被废!

具体来说,李纲年时代意气风发,崇尚高风亮节。早在北周时期,他曾是宇文宪的部下。当时,周宣帝宇文赟准备杀宇文宪,召来他的僚属诬陷编造罪名,李纲誓死没有屈从的言辞。等到宇文宪被杀后,李纲扶着棺材嚎啕恸哭,为他安葬之后才离开。正是因为忠于主公的行为,促使李纲名声远扬,乃至于多次被任命为太子的僚属。

杨坚建立隋朝后,李纲担任太子洗马,也即成为杨勇的部下。当时,太子杨勇宴请东宫臣子,左庶子唐令则弹奏琵琶,李纲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妥,及时进行了规劝。当然,比较可惜的是,杨勇没有完全听从李纲的教导,这导致他在父亲杨坚心目中的评价不断降低,从而被杨广取而代之,进而落下了被矫诏赐死的结局。

后来,杨勇被废黜,隋文帝杨坚严词谴责,唯有李纲当面辩解,这让杨坚刮目相看,不仅没有追究李纲的责任,反而将其提拔为尚书右丞。不过,当时左仆射杨素、苏威受到杨坚宠幸,在朝廷有很大的权势,李纲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和他们相同,因此二人都非常厌恶李纲。无奈之下,李纲在隋朝末年选择隐居起来。

李渊建立唐朝后,任命李纲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教导太子李建成。后来,太子李建成渐渐开始亲近无赖,胡乱猜忌与朝廷有了隔阂,李纲频频进谏不被听从,于是请求退休。对此,在笔者看来,李纲之前有辅佐太子杨勇的经验,现在他明白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应该也保不住了,所以请求退休也是为了明哲保身。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渊向李纲表示:“朕知道你是个正直的人,希望你能自始至终辅助朕的儿子。”于是授予李纲太子少保之职,让他仍旧担任尚书郎、太子詹事。无奈之下,李纲只能继续担负着辅佐太子的重任。在此之后,李纲多次劝谏李建成,但都不被接受,他因而“郁郁不得志”。

到了武德二年(619年),李纲因年迈上疏请辞,李渊优诏答允,同意其解尚书之职,仍任太子少保。李渊认为李纲是隋朝的名臣,亲自写敕令时从来没有直呼过他的名字。

到了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因为李纲当时已经处在半归隐的状态,也不是李建成的心腹,所以,李世民也没有为难这位老臣。

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让李纲担任太子少师,教导太子李承乾。李承乾知道李纲患有脚疾,于是亲自将老师引上殿,并恭恭敬敬地行礼,又向其虚心请教,态度极为礼敬。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之前辅佐的两位太子都没有顺利即位,但是,李纲依然获得皇帝的信任。而且,李世民每次临朝听政,必然令李纲与房玄龄、王珪陪同坐在身边。李纲发表言论陈述事理态度坚决不可改变。

后来,李纲患病,李世民派房玄龄到他家里慰问。贞观五年(631年),李纲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贞”。李承乾亲自立碑。

值得注意的是,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选择谋反,事情败露后被唐太宗废为庶民。当然,李承乾被废,显然和李纲没有多大的关系了,毕竟后者只辅佐李承乾一年,且在十年前就去世了。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