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曾直言不讳地指出,高房价正在毁掉无数年轻人的爱情,毁灭了年轻人想象力。
在房说君看来,白岩松这番话语并不是无的放矢。如今国内大部分年轻人,在毕业踏入社会10年间月薪大多在5000元以下,可以说是“温饱线上挣扎”,每月花费在房租支出都接近3000元;一些为了要谈恋爱结婚,不得不“努力”让自己成为房奴,幸运的在家里人支持下给出首付,然后背着沉重房贷不敢消费花钱;不幸运的是大部分年轻人面对高房价,给不出首付买不起房,甚至连婚姻都没有保障。
5年内房价会涨到2万?专家可真敢说。
楼市繁荣背后,炒卖成风、高房价不断上涨,让越来越多刚需群体对房地产“心生厌恶”,甚至还有不少业内人士、专家为高房价代言,坚定倡导房地产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主力。北师大教授董潘就三番五次公开发言,认为房地产占经济体系40%,应该全面放开市场购买推动经济恢复;董潘教授更认为中国楼市不仅没有泡沫,现在房价更是不算高。
更有专家表示,全国平均房价在5年内将会上涨到2万每平米,这是什么概念?从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70城房价数据来看,国内大部分主要城市平均房价在1万左右,意味着在现有基础上再上涨多1倍。
房说君以为,专家真敢说,我们更该做好泡沫破灭后的准备。专家给出依据不外乎有3点:一是国内居民炒房热在5年内难以改变;二是城镇化推进,未来10年会不少于6000万农民进城买房;三是经济无法摆脱对房地产依赖。应该说专家的观点其实没有错,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事实,房地产一直都对中国经济贡献突出,但这不意味着房价能一直涨下去,因为从来没有一样商品价格是只涨不跌,高房价是以挤压居民消费换来。
从过去5年各地方房地产收益来看,很少再有人能“稳赚不赔”,特别是在这几年调控不断加强情况下,今年天津、燕郊房价出现腰斩大跌50%就是很好例子,更重要一个考量就是经济发展放缓以及不足以支撑高房价继续大涨。毫不避讳地说,专家提出“5年内,全国平均房价涨到2万每平米”是真敢说,除非经济能每年能保持高速发展,否则不太可能。
新华社发声“怒怼”炒房热,要提前做好泡沫破灭准备。
不久前,深圳出现高价收购新房摇号新闻,有人出价30万来购买中签号码;除此之外,杭州、南京等地也出现了“万人抢房”情况,一时间“楼市热”“涨房价”现象在市场上不断出现。社科院近日发表报告显示,东莞、深圳、宁波等地房价再创新高,徐州、淮北、盐城等苏州城市房价更是涨了10%。
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就告诫,在泡沫中狂欢日子不多了,要做好潮水退去后的准备。房说君以为,这句话直言不讳指出现在楼市泡沫存在情况,我们一直都是在泡沫里欢腾却丝毫没有应对泡沫破灭后准备。
问题找到了:楼市乱象频发,房价大有回暖趋势,该如何整治?怎样遏制楼市投机炒卖风气?
先是经济日报在12月4日发表《对炒房乱象绝不手软》评论,必须要用财税手段、行政手段、金融手段来稳定房价,遏制楼市投机风气,当中央媒还提及要完善出台房产税、房屋空置税等。
新华社更是在12月9日深夜发文,以《楼市:坚持“房住不炒”》来“怒怼”这场炒房热,新华社表示要加强房地产调控实施更为严苛楼市金融审查管理,夯实城市主体责任等,要注意影响市场稳定的因素还没有完全消失。
从央媒密集发声,“怒怼”炒房热现象可以看出国家下阶段会对楼市乱象如何整治,至少透露了3大信号:
1、一二手房价格倒挂,摇号抢房、价格严重虚高。
新华社在文中提及部分热门城市出现房价倒挂、摇号抢房问题,这些都是不利于市场发展,房价虚高问题是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巨大;央媒提出三道红线政策实施,是国家对房企融资、负债进行量化监管,为了控制房地产在国家经济中比例,指出这项新规的实施不亚于土地招挂拍政策,对房地产全行业影响也是巨大。
2、房地产在目前经济中占比依然很高。
实际上,中央在几年多次公开表态“不再把房地产短期刺激经济手段”,但这依然改变不了目前经济体系,楼市每个举动都会影响到经济发展,按照这个逻辑,短期内要完全把楼市对地方经济、财政收入影响减到最低是不现实,根据有关机构数据表明,涉及房地产贷款已经达到商业银行总体贷款40%。
3、正视不同地区楼市情况。
央媒本次也意识到了,经济发展差异城市出现炒房热情况不同,一线城市深圳出现“万人抢房”中签买房是一号难求;三四线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流出多导致空置房情况突出,所以新华社在文中提出“地方不能通过推高土地价格来增加财政收入”,房说君以为接下来大概率国家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房说就有话说:新华社“怒怼”了炒房热,面对市场投机炒卖现象,国家的正式回应,后续大概率会继续加强对楼市调控力度。另外,专家提出的5年内平均房价涨到2万,从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是难以会出现这个结果,房子本身是无法创造财富,靠的只是背后投机炒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