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笔思飞扬汹涌寄海魂当代彩墨画家苏继海画作(成功美术馆)赏读

美术人冯宜玉 2025-02-25 18:14:42
逸笔思飞扬 汹涌寄海魂——当代彩墨画家苏继海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海之趣

清人唐岱的《绘事发微》中说:“山有四时之色,风雨晦明,变更不一,非着色无以像其貌。”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有言:“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当代彩墨画家苏继海先生《山容海纳》《海之魄》《海之趣》等作品,而见其兼取中西画语媒材,以彩代墨泼染皴写的波涛汹涌、巨浪滔天海景画作,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上古人所论两个角度来,神会运思、审美体味而剖析赏读之。如此,即可于其画面艺术创构的发微探究中,得见作品“静而能动”造境的个性精妙之征也,得见大海潮起潮落、波澜壮阔之魂魄精神也。

譬如《海之魄》一作,画家兼取水墨、色彩画语而用,统摄冷暖、明暗笔相运构,于那青绿色彩铺叠交融的广阔海天背景里,调和成不同色调条状笔迹排叠,大小疏密团块墨痕错杂的画面艺相形态;继而随类而赋、应物象形还立意定景、置陈布势之,可见海面水波起伏涌动之形、浪涛澎湃激荡之势、水光飞花迸射之姿。其水墨浓淡调和、干湿擦染,蓝绿诸彩纷呈、高低晕淡,留白随宜而运、线面错落,而墨彩交融互助、虚实絪蕴相生又应时体合相彰,而得背光环境中海浪波涛,因时而异、千变万化的自然鲜活、气韵生动形质特征,进而又于之画面当中,定格迹化为富于动感和势韵的具象形态呈现,亦见其逸笔律动、神思飞扬之趣也。

海之魄

而在造景布置上,苏继海先生又立足表象看似一望无际、平阔单调,细细察究之下实则海浪起伏、时刻变化、姿态万千,如险峰奇峻、如深壑幽玄、如山脉连绵……一样的大海生动活泼本质之象态。继而以那拉近镜头突出浪涛的形姿强调,大面积布置于画面当中,于是时而奔腾追逐时而迤逦退却,时而高高跃起时而飞落俯冲,时而翻滚卷涌时而临空相击的浪涛物象形质状写,为大海之“血脉”“毛发”“神采”“面貌”“眉目”“精神”,而仰角高远布构、纵横装点映衬、着意置陈强调,犹显其豪迈不羁、排山倒海的生命力量涌动,容纳百川、无量无穷的胸怀宽广品格,可谓得海之魂魄、浪之精神矣!

山容海纳

再有《山容海纳》《海之趣》两幅作品的画面创构亦如此,以彩代墨而愈见大海之神韵风采,映衬烘托而越显大海之意趣内质。如《海之趣》一作,画家以山水平远图构取法,拉开视野空间、推远海天诸象而见:墨色冷暖、交融互渗的疏淡朦胧笔相,滃晕铺染成霞光满天、五彩斑斓的天际情状;质感显著、形迹鲜明又墨色浓重、明暗对比相构之下,浪涛一线翻腾远去、高低起伏层叠、浪头清波激扬的海面景象;又以三五上下翻飞的海鸥,或远或近或高或低点缀于这波澜壮阔的海天之间,啼鸣高亢嘹亮与之仿若奔雷的海浪声协奏交响,越显自然天籁之音的生动趣韵来;还以橙黄、明黄等热烈昂扬色彩,因之海浪形质掺杂于笔迹墨痕间填染取势,亦见旭日东升、天光辉映于海面诸景的自然相态反映和画家心物熔冶的趣韵来。再如这幅“忽看千尺涌涛头”“涛头汹汹雷山倾”的《山容海纳》一作,画家以沉实坚凝笔线勾勒、明亮蕴藉色彩渲染,又磊叠曲折、超拔高峻组构的横亘海岸险峭崖石,与那以蓝取势、淋漓酣畅纵横泼洒,曲直而律、有无生发还以“动”立意布景,而成的碧蓝海水横流、如雪惊涛拍岸,冷暖相彰、动静对照既有“非着色无以像其貌”的山海本质写真,更见山峦礁石与激荡海浪对立相构的画面意境营造,而见“山容海纳”一般寓兴的宽广襟怀之寄。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苏继海,男,1957年 生,汉族,安徽省蚌埠市人,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现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工商大学客座教 授、专家导师。中国当代泼彩艺术研究院院长。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于艺术家吴冠中、黄永玉先生。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赛事,国际艺术大展,入编多部名人录, 精品集等。出版的画集有《中国艺术名家苏继海》《艺海情画》《当代名家》等作品集。作品入制“中华第一瓷尊”国家礼品。

0 阅读:0

美术人冯宜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