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解读——肠镜报告常见术语

慕梅评健康 2025-04-05 21:44:41
一、肠镜报告常见术语解读1. 基础信息

术语

通俗解释

检查范围

描述肠镜进入的肠道部位(如“到达回盲部”),表示医生观察到的最大范围。

肠道准备质量

分Ⅰ级(肠道干净)、Ⅱ级(少量粪便残留)、Ⅲ级(粪便多,影响观察)。Ⅰ级最佳,Ⅲ级可能需要重新检查。

2. 肠道描述

术语

通俗解释

黏膜光滑

肠道内壁正常,无破损或异常结构。

充血/水肿

肠道内壁发红、肿胀,常见于炎症(如肠炎)。

糜烂

黏膜浅层破损,像皮肤擦伤,可能由炎症或感染引起。

溃疡

黏膜深层破损,形成“小坑”,需警惕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

息肉

肠道内壁的“小肉疙瘩”,多数良性,部分可能癌变(需病理确认)。

憩室

肠壁向外凸出的“小口袋”,一般无症状,但可能发炎或出血。

3. 息肉特征描述

术语

通俗解释

大小

息肉体积(如0.5cm),越大癌变风险可能越高。

形态

- 广基:扁平无蒂;- 亚蒂:短蒂;- 有蒂:长细蒂。广基息肉风险较高。

表面结构

光滑、分叶状或糜烂,糜烂可能提示恶性倾向。

NBI/JNET分型

特殊光观察血管和结构,分型越高(如JNET 2B型),恶性可能性越大。

4. 其他异常

术语

通俗解释

狭窄

肠道变窄,可能由肿瘤、炎症或瘢痕引起。

肿瘤

发现肿块,需病理明确性质(良性或恶性)。

二、病理报告常见术语解读1. 炎症相关

术语

通俗解释

慢性炎症

长期存在的炎症(如慢性结肠炎),需结合症状治疗。

急性炎症

短期突发炎症,可能由感染或刺激引起。

淋巴滤泡增生

免疫反应表现,一般无需处理。

2. 息肉性质

术语

通俗解释

增生性息肉

良性息肉,癌变风险极低,定期复查即可。

炎性息肉

炎症刺激形成的息肉,治疗炎症后可能消退。

腺瘤性息肉

癌变风险较高!- 低级别异型增生(轻度异常);- 高级别异型增生(中-重度异常)。需切除并定期复查。

3. 癌变相关

术语

通俗解释

不典型增生

细胞异常但未癌变,分低级别和高级别,高级别需密切随访。

确诊肠癌,需结合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手术、化疗等)。

切缘阴性

息肉切除后边缘无癌细胞,说明切除干净。

三、关键结论与建议1. 肠镜报告常见建议“建议随访”:息肉小或低风险,定期复查(如1~3年)。“EMR/ESD术后复查”:息肉已内镜下切除,需按时复查防复发。“建议外科会诊”:可能需手术处理复杂病变或癌症。2. 病理报告核心提示良性病变:如增生性息肉,定期观察即可。癌前病变:如腺瘤性息肉,需彻底切除并密切随访。确诊癌症: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四、注意事项息肉≠癌症:90%以上息肉为良性,但腺瘤性息肉需警惕。病理是金标准:肠镜只能初步判断,最终诊断依赖病理结果。定期复查:即使切除息肉,也可能复发,需按医生建议复查(通常1~5年)。

若有具体报告内容需解读,可提供术语,我会进一步分析!但最终请以临床医生诊断为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