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以下七大类:

类别
代表药物
核心特点
适用人群
服药时间
双胍类
二甲双胍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肝糖生成;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可减轻体重。
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
餐中或餐后(肠溶片可空腹)
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格列美脲、格列喹酮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糖效果强;易致低血糖,需警惕肝肾损伤。
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
餐前30分钟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快速起效、短效控餐后血糖;低血糖风险低,适合饮食不规律者。
餐后血糖波动大、肾功能轻度受损患者
餐前即刻服用
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无低血糖风险,需注意胃肠胀气。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糖尿病患者
随第一口主食嚼服
噻唑烷二酮类
吡格列酮、罗格列酮
增强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可能加重水肿、心衰,需监测心血管风险。
胰岛素抵抗明显、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每日一次,空腹或餐后
DPP-4抑制剂
西格列汀、利格列汀
延长肠促胰素作用,平稳控糖;安全性高,但需警惕胰腺炎和关节痛。
老年患者、合并慢性疾病需多药联用者
任意固定时间
SGLT-2抑制剂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促进尿糖排泄,兼具心肾保护作用;可能增加尿路感染风险,需多饮水。
合并心衰、慢性肾病或肥胖患者
晨服,不受饮食限制

1.双胍类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酗酒者(乳酸酸中毒风险)。
注意:长期服用需监测维生素B12水平,每年至少一次血液检查。
2.磺脲类
禁忌:1型糖尿病、妊娠期、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注意:避免与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联用,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
2.非磺脲类
禁忌: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注意:与CYP2C8抑制剂(如吉非贝齐)联用需调整剂量。
3.α-糖苷酶抑制剂
禁忌:炎症性肠病、肠梗阻。
注意:低血糖时需直接补充葡萄糖,普通糖类无效。
4.噻唑烷二酮类
禁忌:心功能III-IV级、活动性肝病。
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骨折高风险人群慎用。
5.DPP-4抑制剂
禁忌:胰腺炎病史、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
注意:与磺脲类联用时需减少后者剂量以降低低血糖风险。
6.SGLT-2抑制剂
禁忌:反复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
注意:血容量不足者需先纠正脱水,警惕足部感染风险。

分类
代表药物
核心建议
禁忌/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
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如利格列汀)
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兼顾安全性;初始剂量宜小(成人量的1/3-1/2)。
避免使用长效磺脲类(格列本脲,易致低血糖)和噻唑烷二酮类(加重心衰)。
合并心血管疾病
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二甲双胍
优先选择兼具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物,如SGLT-2抑制剂可降低心衰住院风险。
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药物(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肾功能不全
格列喹酮(磺脲类)、利格列汀(DPP-4)
选择经肝脏代谢的药物,避免肾毒性;监测eGFR(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禁用二甲双胍(eGFR<30)、SGLT-2抑制剂(eGFR<25),慎用造影剂(需提前停药)。
四、药物联用禁忌与相互作用联合用药
风险
处理建议
磺脲类 + β受体阻滞剂
掩盖低血糖症状(心悸、出汗),延误救治
改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二甲双胍 + 造影剂
增加乳酸酸中毒风险
造影前48小时停用,术后48小时恢复
SGLT-2抑制剂 + 利尿剂
加重脱水,升高酮症酸中毒风险
监测血容量,必要时调整剂量
阿卡波糖 + 消化酶制剂
降低降糖效果
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注:用药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肝肾功能及心血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