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一次年会上宣称,亚太地区还处于美国的领导之下,中国要学会接受美国的领导。这话一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就算是在美国国内也收获了大量的嘲讽。一个驻外大使怎么说话这么口无遮拦?难道他这个大使的位子也是花钱买来的?

众所周知,美国的驻外大使是可以花钱买的。这在之前的那篇文章中也提到了。根据出资人出资的多少,来选择不同的国家派驻。出钱越多的,去的国家越好。【】
比如驻法国大使哈特利,在拜东竞选期间捐款超过了400万元,于是顺利拿到了驻法国大使这个职位。另一位律师斯坦利,捐款150万,拿到了驻阿根廷大使的位子。瑞银投资的副总裁米勒捐款360万,就去了瑞士,惠普CEO惠特曼捐91万,结果只能去肯尼亚。
由此可见,美国驻外大使真正做到了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于是有人问了,当驻华大使要多少钱?

答案是一分钱不花。因为美国派遣驻外大使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有约三成的驻外大使是主子拿出来赏赐那些在自己竞选过程中出过大力的功臣,这些人去的大多是西欧、南美、加勒比或者其他美国说了算的地方。
还有约七成则是公派外交官,他们去的地方要么是不友好地区,要么是动荡地区,要么是不发达地区。这些外交官都是专业政客出身,比如驻华大使。花多少钱都买不来这个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太重要了,不可能交给商人来干。
美国可以让一个开发商来当总统,但绝不会让一个商人来当驻华大使,因为那样风险太大了。如果驻华大使都是川建国那样的脾气性格,估计这个仗早就打起来了。

【老布什就是三位联络官之一】
中美两国建交以来,美国一共向中国派驻了13位驻华大使和3位联络官,看一下这16位的履历就会发现,没有一个人是商人出身。他们要么是职业外交官,要么是老牌的政客,每个人都深谙国际政治,处事圆滑。
首任驻华大使伍德科克,曾担任美国汽车工会会长。之所以派他来担任驻华大使,大概是因为他熟悉工人运动的套路,擅长和当时的中国打交道。
第二任驻华大使恒安石是个中国通,出生于山西汾阳,1981年出任驻华大使前,已经担任过四个国家的驻外使节,并且有在美国长期从政的经验。

【1984年,恒安石和夫人访问山西汾酒厂】
第三任大使洛德,他的母亲是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他的妻子包柏漪是个华裔,他本人曾是尼克松访华代表团成员之一,还担任过基辛格的政务助理。
第四任大使詹姆斯利利(中文名李洁明)曾是中情局探员,在中情局工作了30年后转为外交官。第五任大使詹姆斯罗伊(中文名芮效俭)也是个中国通,出生于南京。他长期在外交口工作,曾是首任驻华大使伍德科克的助理。
第六任大使詹姆斯萨瑟(中文名尚慕杰)是美国议员出身,长期活跃于美国政坛,1995年出任驻华大使。第七任大使普理赫,参加过越战,后任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1999年退役后转任驻华大使。

第八任大使雷德,专业外交官,于2001年起担任驻华大使,直到2009年卸任,是在任时间最长的驻华大使。第九任大使洪博培,专业政客,担任过议员和州长。第十任大使骆家辉,首位华裔驻华大使,职业政客出身,担任过州长和部长。
第十一任大使博卡斯,职业政客,仅担任议员的时间就长达35年,2014年出任驻华大使,并从这个岗位上退休。第十二任大使布雷斯塔德,军人出身。参加过越战,退役后担任过上诉法院法官、议员和州长。

【这两个人曾同事八年】
现任大使伯恩斯,美国专业外交官,从事外交工作26年。此前还担任过驻北约和希腊大使。值得注意的是,自布雷斯塔德卸任到伯恩斯上任,中间隔了有一年多。这意味着美国驻华大使这个重要的职位空缺了一年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选择驻华大使的慎重,宁可空缺也不随便派人。
然而,伯恩斯的言论却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究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官?其实这只是美国政客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这还真不是那些花钱买大使的商人们能说得出来的。这恰恰也提醒了我们,美国的终极目标就是想让我们俯首称臣,那些对美国还抱有幻想的人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