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我国商务部发布了《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目录》共包括禁止和限制出口的技术139项,其中涉及到激光技术的8项,大尺寸钕玻璃制造工艺也在禁止出口行列。懂行的人都知道,这项措施如果能落实,将使得我国的激光武器在现有的基础上再领先国外至少10年。

激光武器,就是用高能激光对目标进行精确射击的武器,各大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研发激光武器。我国也在六十年代开始了激光武器的研发。激光武器的优点十分明显,射击速度就是光速,瞄准了就是直接击中。
同时它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效费比高,是未来武器发展的方向。但激光想要达到武器级的效果,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首先就是要解决高能量的问题。
普通光线的能量都是纳焦耳级,也就是10的-9次方焦耳级。这样的能量别说当成武器使用,给人挠痒痒都不够。如何把能量聚集并放大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对激光进行惯性约束聚变。

通俗的说,就是将普通激光的能量进行放大。早期的方案是利用一个高强闪光灯管来激发红宝石。由于红宝石的物理特性其实就是一种掺有铬原子的刚玉,所以当红宝石受到刺激时,就会发出一种红光。
在一块镀上反光镜的红宝石表面钻一个孔,使红光可以从这个孔溢出,从而产生一条相当集中的纤细红色光柱,当它射向某一点时,可使其达到比太阳表面还高的温度。

【天然红宝石稀少且昂贵,大多被当作首饰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红宝石对激光武器的重要性。可天然红宝石在自然界十分稀少,且作为激光激发器的红宝石在透明度和净度等指标上都有极高的要求。这样的红宝石价格极高,根本无法做到大规模的应用。
于是人们研制出了激光钕玻璃来代替天然红宝石,来充当激光器的心脏。人造钕玻璃可以随意控制体积和面积,比天然红宝石灵活得多。通过多块钕玻璃的叠加,可以将激光的功率放大一万亿倍,从10的-9次方提升到10的6次方,也就是从纳焦耳级提升到兆焦耳级,从而实现武器级的应用。

可见,激光钕玻璃是高功率激光武器的心脏。激光钕玻璃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美国率先研究成功,但美国一直对我们实施禁运,我们在国际上连一平方厘米的钕玻璃都买不到。多亏了中研科院上海光机所的胡丽丽院士带着她的团队12年如一日,夜以继日的研究,终于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和垄断,研究出了国产的激光钕玻璃。
国产激光钕玻璃的问世,大大加快了我国激光武器研发的进度。目前我国激光武器的水平在国际上属于第一梯队,至少领先国外5到10年。

由于钕是一种稀土元素,而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同时又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从上游的稀土开采、冶炼和分离,中游的精深加工到下游的终端应用的国家。所以当我国研发出国产钕玻璃之后,迅速对整个激光钕玻璃行业形成了冲击。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是最大的钕玻璃制造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各个国家的激光武器研究都严重依赖我国的钕玻璃,现在我国停止出口钕玻璃,将对世界范围内的激光武器的研究造成影响。我国激光武器的进度有可能从原来领先5到10年,变成领先15到20年。
不过,现在这个《目录》还只是征求意见稿,最终能否通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