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玫瑰从来不慌张》的第一章“孩子,你其实不必这样”,心中便泛起丝丝涟漪。
霎那间,我恍惚看到初三语文老师在与我对话,用一双寄望的眼睛,愿我“向善而行、向上而行、向美而行。”
事实上,我的写作启蒙,离不开初三老师的敦敦教诲。
初中时,我的语文成绩,像是踩着高空中的钢丝线,在及格线上逗留,但凡我运气差点,蒙错一道选择题,那肯定能换来父母亲的默契双打。
说实话,我学习不够专注,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我的思绪并不能聚焦在课文上,而是借由课文的内容,像窗外飞去,穿过上课铃声,也吓跑一众飞鸟,在白云上弹棉花。
考试也是如此。
所以,我时常因粗心大意丢失基础题的分数,作文更是有一堆骇人的错别字。
但在第一次统考的时候,我的语文作文竟然拿了42分(满分50,一般老师会压分,42、43分就是天花板了)。
那时,我恰好经过老师办公室。
在门口,听到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大声嚷嚷着:“他的作文为什么能拿这么高分数,而且我数了下,错别字都超过十根手指头了。”
语文老师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他的作文真情实感,而且遣词造句还颇有些诗意,瑕不掩瑜。至于错别字,我会督促他改正的。”
那篇作文,我大致记得是描述了我穷困的家庭近况,以及因病失去工作的父亲为了生活而低声下气借钱供我读书的经历。
一直以来,我的作文从未得到过他人的肯定和鼓励,而语文成绩想要所有提高,占了分数大头的作文阵地,肯定是莘莘学子的必争之地。
所以,在门口偷听的我,顿时红了脸,心里对老师满是感激之情。
之后,我学习更加努力刻苦,语文成绩也随之突飞猛进,错别字也在一次次刻意练习中,消失不见。
《一颗心,路过一张纸》中,张丽钧在文章中写道:“一颗心,路过一张纸,欣然卸下了自己的欢喜或忧伤,看见的人应当珍视,也应当认真想一想,该怎样赋予那善感的心更多歌唱而不是悲吟的理由?”
是呀,我们每一次写作,何尝不是倾注了所有的情感。
如果当初老师无视我的情感倾泻,“秉公办事”,按照她在课堂上所说的“错一个字扣一分”,或许我的语文成绩将继续在及格线上徘徊,而不是奋起直追,成为别人歆羡的优势科目。
所以,我更能体会到张丽钧老师的文字所充满的力量,坚定又清醒。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张丽钧老师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智慧,她能看见学生们的努力,更是用爱浇灌幼苗们每一份茁壮成长的需要。我也时常感慨着,语文老师给我的毕业寄语中的“吾生”,或许是像文中所说,真的把我当成亲生孩子一样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