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时候,童年记忆是外婆家门前的池塘、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落叶,还有和小伙伴在郊外抓小蝌蚪、追蝴蝶、看蚂蚁搬家……
而如今,我们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里,戴着口罩露出的眼睛,只见过钢筋水泥的楼房森林,川流不息的车流,笼罩整个城市的雾霾……大自然,离他们那么遥远,显得那么陌生,带来的隐患多多。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
「大自然缺失症」10年前,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Richard Louv)在作品《林间最后一个孩子》中第一次描述了“大自然缺失症”——一种非医学诊断的电子产品沉迷病。一些孩子整日呆在室内,盯着电脑、电视、手机屏幕,很少到空气清新、视野开阔的山野活动;他们精通电脑游戏中如何格斗翻墙,现实中却连爬个楼梯都气喘吁吁;他们耳听世界各地的流行音乐,却从未留心过小鸟清脆的歌声、风儿穿过丛林的声音;他们关注着娱乐明星的吃喝拉撒睡、情感八卦,却对身边的花开花落、蝶飞虫鸣漠然不知……孩子天生亲近自然,如今却被高科技带来的先进生活,剥夺了零距离接触自然的体验和感受。他们看不见植物在冬天蛰伏蓄势,待来年春天再绽放,看不见动物与自然斡旋的智慧。无法走近自然,看看普天之下如此广阔新奇的大千世界,所以会肤浅地认为,空调房内,吹着凉风,连着WiFi,抱着Ipad,打着游戏,才是世界上最好玩的地方。“自然缺失症”并不是一种需要治疗吃药的病症,却是一种危害身心的社会现象。指现代城市里的孩子户外活动少,被剥夺了零距离接触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而导致的一系列身心问题。可能大家会觉得啼笑皆非,听说过缺钱,缺觉,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缺“自然”。但科学家们却严肃地指出,“缺自然”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隐患多多。变胖,缺钙,可能是太阳晒少了——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科学家指出,太阳光线能合成更多维生素D;光照不足时,细胞就会囤积更多脂肪。过敏,易生病,可能是泥巴沙子玩少了——流行病学家格雷厄姆·卢克提出,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太过干净”,没有机会接触户外的某些微生物,免疫系统发育就容易出现问题。孤独、抑郁、易怒,可能是在大自然跑得少了——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显示,常在大自然中漫步,71%的参与者能减少抑郁风险。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孩子感知力、创造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弱,容易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抑郁、暴躁等特点。谁从孩子身边夺走了自然?不是孩子主动远离大自然,但造成现代孩子疏离大自然的三大原因,每一个都不容忽视:1. 城市中可接触的自然空间越来越小急剧膨胀的都市,宛如一头长驱直入的怪兽,吞噬着原本美好的自然景物。钢筋水泥常见,青山绿水难得。孩子们看到的绿色,都是人工绿。人们以一种工业化的方式对待自然。城市并非没有绿化,只是这些绿都是有限空间里零星的人工草坪、稀疏的绿化带、人行道上勉强从水泥板中挣扎生长的绿化树。偶尔周末父母带着去公园玩,人头攘攘的草坪、湖边,连扎个帐篷都像格子间般,密密麻麻。想要肆意奔跑放个风筝,稍不注意就跟隔壁孩子的风筝纠缠在一起了。城市里,自然空间是一件奢侈品。都市的乌烟瘴气和行色匆匆的人们,被困在屋檐下只懂得捧着Ipad去看世界的“塑料孩子”,都是城市现代化带来的不良现象。2. 家长过于谨慎,阻拦了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台湾女作家三毛曾经写过一篇《塑料儿童》的文章,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当三毛带着侄女们去郊外散步时,面对一篇风中摇曳的狗尾巴草林,白色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她兴奋地奔进草丛中去采狗尾巴草,但孩子们却说父母交代过草深有蛇,不能接近。所以,只敢远远站在路边大喊:“姑姑,我也想要,帮我多采几根。”三毛说,自己小的时候不怕草,不怕蛇,怕的是行驶在柏油路,因为柏油路上飞驰而过的小汽车是如此陌生而带有杀伤力。而如今都市的孩子,出入坐着小汽车,脚底踩着柏油路,却连农村里最寻常的草丛都害怕。她在书中称呼这些孩子是“塑料儿童”:“城里长大的孩子,最大的悲哀在我看来,是已经失去了大自然天赋给人的灵性。”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这些从小浸泡在空调和暖气中成长的孩子,体会不到四季更迭的变化。下楼下小区玩儿,捡个树叶父母嫌脏,爬个树干被喊“危险”,靠近水边立刻被扯回来,基本丧失了随意的、不受限制的、自发接触大自然的机会。都市的孩子如同精致的瓷娃娃,家长总担心一碰就碎。所以,少了放养的随性,多了精养的禁锢。 比起亲近大自然,家长更愿意孩子写多两套练习卷;比起在草坪上疯跑,家长更倾向于请个体能老师专门锻炼跑步、跳绳、打篮球;比起亲自趴下观察小昆虫,近距离接触下小动物,家长更热衷于寻找各种生物纪录片让孩子“增加认知”。嘴上说着“大自然”是必需品,却又如此被轻视地置至末端。一双没有欣赏过自然的眼睛,如何构筑丰富的心灵?3. 电子产品盛行,替代了本该丰富的童年比起外面偌大的世界,如今的孩子更沉迷于一方小屏幕中。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本该是孩子天然的玩伴。但如今,他们与自然的联结已经越来越脆弱,对于大自然的印象,更多是来自书本和影像资料,而真实的接触却是少之又少。过度的声光影刺激,沉浸在网络和电子产品构建的虚拟世界,不仅干扰他们大脑对真实生活的感知,更让他们的童年体验变得单薄而乏味,这种情感的荒芜比身体的病症更可怕。中国台湾的环保专家李伟文曾发出疾呼:“如果孩子们从没有被自然感动过,长大后会如何看待其他生命?如果孩子们从未有接近土地的体验,长大后会如何对待我们的自然环境?如果这些没根的孩子长大,开始主导未来,我们又会走向何处?”明明我们生的是有血有肉的孩子,最后却可能养成了冰冷冷的机器人。拯救自然缺失症的办法:走出家门,回归自然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阳光和空气,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健康成长的必需品,孩子也不例外。太阳底下,在辽阔的青山绿水中,自由地奔跑,是童年里无可替代的体验和愉悦。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城市中,也能认识自然,感受自然,开启人生中自然启蒙的第一课呢?1、种下一棵专属植物最真实最直接的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从自家阳台就可以做起。让孩子亲身体会种下一棵专属的植物,埋下种子,看着它慢慢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体会一个小生命的生长,怒放和衰败。让种植成为生命的一门“活”教材、“活”的教育。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体验到亲自动手种植的乐趣,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感受植物开花结果的喜悦,更重要是能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切身感受养育所带来的苦与乐。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说过,“那些感受过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关注生命,理解生命,才更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2、观察身边的一花一草亲近自然,是让孩子的感觉与大自然连通。看得见草木的枯荣,意识得到生命的节律,一同感受那份鲜活与滋养,静谧与欢乐。不一定要走进森林草坪、山川湖海才叫投身大自然,抓住身边的一花一草,一鸟一虫,同样可以在一株植物开花的瞬间,一只毛毛虫蜕变的历程中,用视觉、味觉、触觉去真实体验大自然的奥妙。让孩子多走出空调房和温室吧!哪怕下楼去小区花园里溜达,也可以陪孩子一起蹲下来看看大树底下蚂蚁搬家,捡捡五彩斑斓的树叶,听听风儿吹动树叶摇曳的声响,在雨天时尽情感受雨水拍打在身上,欣赏下雨珠落地开花的美妙,脱下鞋子,赤足奔跑在沾满露珠的草地上……自然就在身边,如此寻常,却常见到我们从不曾认真观察过。拥抱大自然并不难,难的是我们有意识打开心房去感受。3、走出去,亲近大自然周末、假期,少安排点课业,多安排点户外活动。补课刷题看似孜孜不倦的知识灌输,其实远不如自然教育对孩子感官和知觉。儿童早期教育鼻祖卡尔威特曾说过:“在教育上,与其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还不如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0到6岁是儿童脑突触形成的关键时期,13岁以后,脑突触虽有成长,但速度就相当缓慢了。脑突触就好象藤蔓一样,外界信息刺激的越多就成长得越快,孩子的智力、记忆力、感受力都会发展得更好。而大自然是调动孩子感官体验最好的老师,以不同的方式刺激他们的五感,打开脑细胞,建立起庞大的信息链接。有空多带孩子到户外,爬山、露营、溯溪、赶海,在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让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婉转的鸟鸣、广阔的山川湖海,带给孩子们无限的乐趣和遐想。大自然拥有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奇妙的自然世界中,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各种自然现象与科学规律,都能够让孩子增长见闻,获得终身受用的生存技能和价值观。愿我们的下一代,不要成为“林间最后的小孩”。童年里,都能多一些花草树木的亲密接触,少一些钢筋水泥的空间束缚,多一些绿色和芬芳的泥土气息,少一些声光影音的发声玩具。愿每个孩子,都有跟自然相关的美好童年记忆。TA的好奇心,是对这个世界最初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