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现在日子好过了,人却越来越容易焦虑了。按理说现在物质条件比过去几十年,几百年都要丰富多了,至少没有饭都吃不饱的人了。可是人们却并没有就此提升幸福指数,这是为啥呢?
复旦教授梁永安最近在混沌学院短视频聊的话题,可能对此做出了部分解释吧。
严格的说,这个理论也不是梁教授发明的,而是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提出的,叫做“失败的消费者”。这当然不是指维权失败的消费者,而是说消费社会里,有一些人,总是对社会感到不满。原因是大家都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可事实上这种岗位又很少,供不应求。如此一来,收入和消费欲望之间就产生了矛盾,久而久之,人就容易变得沮丧,感觉被社会抛弃了。
这种想买啥都买不起,不能随心所欲地消费的人,就是失败的消费者,也被称为现代社会的“新穷人”。
所谓“新穷人”,其实并不以钱多钱少,甚至资产的多少来衡量。不像传统的穷人,吃不起饭叫穷,没地方住叫穷。新穷人的穷,只在于赚到的钱跟想花的钱之间有多大的差距,这个差距越大,人就越沮丧,越容易陷入低迷的心情和焦虑中难以自拔。
这个也和现在消费主义横行有关,到处都是消费陷阱。什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水果手机每一代新出来,就很多人抢购,甚至要想快人一步,就得溢价买。还有大房子和鸡娃。
在这个讯息无孔不入的时代,物质欲望就像野草,太容易野蛮生长了。
不要以为“穷人”就是没有钱的人,实际上很多中产阶级,也一样是“穷人”。按照梁教授的说法,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的人,就是穷人。
就像之前中产阶级妈妈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月薪三万,却负担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月薪三万,这收入可不算低,是个让很多人感到羡慕的数字。可是仍然不能满足这个妈妈所有的鸡娃需求。我隐约记得她说一个暑假,孩子要旅游,要去夏令营,要学钢琴,要学英语……林林总总加起来,没个几万块钱打不住。
并且在她心目中,这钱一样都省不下来。孩子辛苦一学期,暑假要出去旅游,这很合理吧;夏令营别的娃都去,自家娃也不能落下;钢琴是一直在学的,英语是刚需……反正一句话,这钱省不下来一点。这种因为消费水平太高造成的焦虑,实际上就是“新穷人”的焦虑。
还有前一阵子中金公司跳楼那女性,就更让人唏嘘了。已经年薪百万了,降薪也还是比普通人多得多。可她一门心思要买大房子,看上了市中心一千多万的房子,贷款千万也要买,结果房价跌了,工资也少了,甚至几年前划掉的钱还要吐出来,房子很可能保不住。对她来说,就属于非常大的打击。
年薪百万,也可能成为新型穷人。
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新型穷人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人因为屈服于物质欲望,而滥用信用卡和网贷。从新穷人,变成了“新负人”,背负上了沉重的负债,成了一辈子为银行打工的牛马。
还有一部分人则压抑了物质欲望,强行消费降级。原来要带娃国外游的,现在国内游,原来要买大别墅的,现在继续蜗居在老破小,原来要换车的,现在旧车还能再战两年,原来手机每年都换的,现在用个两三年不在话下……
这样当然要比成为“负人”要好很多,可是由于很多人内心还是有各种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依然符合“新穷人”的标准,还是很容易就感到焦虑和抑郁。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梁教授没有给出解决之法。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带给人类的,除了安逸,也有烦恼和焦虑。
但是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在焦虑的同时,应该意识到,当我们焦虑的时候,是否因为过高的物质欲望和不能与之匹配的收入造成的。
这么一想,就能缓解大半的焦虑。收入不高又怎么样?假如不是一定要拥有大房子,好车子,日子也是够过的。
不鸡娃又能如何,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获得高薪收入的工作?得不到又怎么样?踏踏实实找个普通的工作,也可以的。从另一角度看,现代社会就是收入不高的普通人,也没什么关系。以月薪3-5千为例,或许买房买车不敢想,但是有饭吃,有衣穿,还有部手机玩,总是可以的。
新穷人,并非要消灭物质欲望,也不是要躺平,而是尽量让物质欲望适配收入,不要让自己总是处于消费失败者的焦虑和不安中,心态就会好很多。
说到底,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既然肯放弃,那就能不焦虑了。
这个为外国人抢钱抢地抢产业的地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