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临死前留下17个字遗言道出当年空城计

章若体育 2023-04-14 19:39:29

在《三国演义》里,“空城计”可谓诸葛亮代表之作,令人折服。但若站在司马懿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发现其并非轻易中计之辈。

身为超级谋士的司马懿当然要认真考虑怎么对付诸葛亮这个战略了。他的部队到达空城后,见城门大开,城内人去楼空,不是马上进城,而是命令撤退。这个决定,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到底有什么原因?

其实司马懿心里戒备着,知道诸葛亮狡诈和智慧。他推断那肯定是个陷阱,诸葛亮有可能在后面设伏,伺机让部队进城,一举全歼。为不让诸葛亮有机可乘,命其先撤,暂时避锋。

空城计等

三国时期,诸葛亮以蜀汉总理的身份率领士兵保卫街亭这一重要军事要地。但因一连串错误及无法避免的战局导致街亭终告失陷。诸葛亮清楚地认识到,想要对抗来追的魏军,就得保存有生力量。因此他命令全军后撤,只留下小部分精兵,以备固守要地西城。

然而就在他准备疏散时,他们被司马懿的15万大军拦住去路,这时诸葛亮不得不想方设法既保住有生力量又挫败敌人斗志。

冷静考虑后,诸葛亮决定用巧计。他命部下开城门,又派了几个兵扮老叟,外出扫地、漫步。而自己却端坐城头,抚弦轻歌,一片悠然。此情此景,似乎诸葛亮心中并未对未来敌方威胁。然而事实上他对自己面前的一切都很清楚。

魏国军队出现在城下时,诸葛亮毫不畏惧地讥讽司马懿及其将领。司马懿不是被自己挑衅了,而是冷静地想了想,才知道蜀国是明显有隐情。他立即命令停止进攻,并允许军队撤退。

从表面上看已是胜券在握,但诸葛亮占城未破。如果被诸葛亮俘虏或杀死,丧失首领的蜀国大军势必不能抗击魏国攻势。这样,魏国就能乘势突入蜀国腹心,很快地毁灭了该国,使其全军覆没。

《三国演义》讲述当时是司马懿率巨军压境西城之时,似乎势不可当。这一刻,西城城门洞开、城内人去楼空,似乎摆明是在迎接司马懿军队驻扎。可是司马懿有心为了这个千里之外无人居住的城池,派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大军去探路。

古代的战争策略,守城一方作战时打开城门是大逆不道。司马懿没有犹豫,毅然下令士兵向城内发起冲锋。

而当这支英姿飒爽的团队探知实情时,诸葛亮是否仍能从容不迫地抚琴唱和于城墙上?《三国演义》描写时,诸葛亮安然而坐城楼上,与司马懿率部大军相距咫尺。在这陆战中,15万大军中怎么可能没有弓箭手和位置呢?何况,无草船可以借力。假使司马懿毅然命人在诸葛亮居住的城楼上射下一轮箭雨,诸葛亮纵能死里逃生,那么西城的空虚现状就会无可遁形。

即便在特殊情况下战场上充满恐惧,实际上仍然可以让一小支箭术高超的弓箭手行动,他们的目标是蜀军主帅诸葛亮。若能顺利射死诸葛亮,无疑对蜀国是个重创。其时蜀国人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匮乏,诸葛亮之死,必将给国家带来深远影响。

假想司马懿舍不得手下将士赴死,又舍不得浪费珍贵弓箭,还是选择包围西城、断水断粮。诸葛亮虽智虽勇,可毕竟与将士都不是神,饥肠辘辘,总要慢慢憔悴下去,最终饿死。

所以,不管在哪一个层面上,司马懿没有任何理由轻言放弃这场斗争。加之其本人智谋与天赋,其实不该做错决定。由此可以断定,这是司马懿有意于将计就计的。

17字

儿时的司马懿已是一家公认的神童。他聪明睿智、精明过人、做事有明确的宗旨,不愧为一代谋士。尽管其智慧早有记载,司马懿始终保持神秘色彩。

在司马懿快要离世之际,他对自己的子嗣说出了一段17字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在魏国服务了很多年,但大家都嫌我心怀不轨。我曾经极度害怕。”话虽短却很有深意。体现出一个聪明人心中的纠结与迷茫。

司马懿知道自己能除掉诸葛亮的本领,却不干。他心领神会,胸有成竹,不轻易外露。他曾经从内心深处为之害怕、不安过,要知道他做了一件事也许会让人误会、歪曲。

司马懿深知人心,时刻保持警惕,为自己的未来规划着每一个步。他深知,权谋斗争天下,什么都不能轻饶。这些经验和教训他不只是对自己说的,也是想传给后人的。

青年时司马懿便显示了惊人的天赋与智慧。他入魏为官,不久即受到曹丕、曹叡器重。尽管曹操早已经死了,但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却不能抹去,司马懿的业绩被很多人认为继承了曹操之名。

不过在曹丕、曹叡看来司马懿性格有点太狡猾。其智谋令人肃然起敬却又令人不安。曹丕更多情况下是要倚重司马懿支持朝政的,但是他也知道司马懿是不可能完全相信的。毕竟司马懿的计谋总在暗藏杀机之中,使人们对其接下来的动向变幻莫测。

对司马懿而言,其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做魏国至高无上的权柄。在政治斗争过程中,他不断摸索、尝试错误、不断变换战略,企图把持朝政主导权。这目的性的举动使人们在感受到其恐怖的同时,不得不钦佩其睿智与坚定。

综上所述,司马懿虽是一位睿智出众的谋略家,但是其行为总有某种目的性与杀机。对其教导,要学会警醒与反思,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会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坚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