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导致航母体积受限,人类为突破极限,都做了些什么?

红色锐器世界谈 2023-12-23 06:48:08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锐器

编辑/锐器

航母作为海上的巨无霸,是著名的海上移动基地,可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是美国的福特级航母,但是说出来许多人也许会感到惊讶,福特级航母的重量和长度竟然比不上一艘货轮,到底是什么限制了航母的大小?

福特级航母重量大约为十万吨,长度约为333米,但是全球最大的邮轮长度却达到了362米,最大的集装箱货轮长度更是超过了四百米,重量达到了八十多万吨,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

航母是海军最强军事力量的象征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军工实力的代表,照理说不应该连一艘运货的货轮都比不上,可现实却恰恰相反,航母不仅没有货轮大,航行的风险也比货轮等船只要高。

众所周知,航母之所以能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搭载各类战斗机,而搭载战斗机的数量则取决于机库和航母甲板的大小,换言之,如果航母的体型能够更大一些,搭载的舰载机也就更多,形成的战力也就越强。

建造航母的国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那么究竟是什么限制了航母的体积呢?

首先,航母和普通货轮的航行速度不一样。

货轮或者邮轮等船只,主要应用于民生方面,其功能决定了它们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快,因此,为了保证载重量足够大,这些船只的体型会尽可能往大的方向建造,也就是说,普通船只对于速度要求不高,大约在10到15节即可。

很显然,船只的重量如果太大,则会影响船只的航行状态,比如航行速度,航行方向等。

普通船只不需要顾及速度问题,航母却十分需要,航母作为战斗机在海洋上起飞和降落的平台,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航母的速度必须一直保持在二十八节或者三十节左右的状态,换算成公里则是每小时航行五十二到五十五公里的速度,只有航行的速度够快,才能够在航行过程中产生巨大的风力。

产生风力做什么呢?主要是为甲板上的舰载机起飞提供一个强大的升力,舰载机想要在甲板上起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尽管现在技术已经比过去几十年进步了很多,但是舰载机起飞的过程依旧是一件对航母要求极高的事情。

再者,航母在作战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来自敌人发射的炮弹,而是海下的潜艇,潜艇被誉为“水中刺客”,可以在水下长期潜伏,在猝不及防的时刻对航母发起攻击,一枚鱼雷下去,航母的运行必定会受到阻碍。

因此,航母必须保持极高的航行速度,这样才能躲避来自海下的攻击,想要速度足够快,自然就必须控制体型。

其次是海上航行风险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技术足够强硬,材料也够,那么航母的体型就可以无限地扩大,甲板面积也可以无限地扩大,进而搭载更多的舰载机,但很可惜,这只是理论上的,航母的建造讲究比例,如果比例不当,在航行途中势必会被恶劣的海洋环境所影响,进而损毁。

大海并不是永远都风平浪静,有时遇上大雾,有时会有大雨,这些都还算好的,

如果碰到了狂风骤雨,或者是大浪台风,航母就很危险了,如果航母的体型过大,整体长度很长,就很容易被狂风折断成为两半。

不说航母,就比如2008年时,一艘日本制造的巨型货轮在驶向沙特吉达港的过程中,就突然从中间裂开,成为了两截,原因就是遇上了七级的风,而一般情况下,这种等级的风力其实不会对这么一艘巨大的货轮造成什么威胁,然而事实就是断成了两半。

由此可见,为了航行安全,航母也不能建造得太大,只要宽度足够,航母的稳定性就越强,航行阻力也就越大,长度则不能太长。

接着是和航母材料有关。

最初的时候,航母的建造过程十分曲折,为什么呢?因为缺乏特殊的航母特种钢。

建造航母使用的钢材和别的不一样,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飞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有时甚至还会摩擦起火等,这意味着航母甲板面临着被灼烧的风险,而在航母研发初期,就是因为缺乏这种钢材,导致舰载机无法在甲板上顺利起飞,造成了许多伤亡。

一架舰载机的重量达到了几十吨,再加上起飞和降落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和热量,对航母甲板的伤害可想而知,因此,航母甲板使用的钢材必须具备高耐热性、耐腐蚀性、高硬度等特点。

这种钢材的造价很高,炼制过程也很麻烦,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能够造出的航母特种钢的数量还不到粗钢的百分之二十,而造一艘航母需要耗费的钢材却远不止于此。

假设我们加长了航母的长度和宽度,就意味着需要炼制更多的航母特种钢,本来航母特种钢的产量就不高,现在还要增加产量,这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然后是河道限制。

高速公路上限速,而水路上则有河道限制,对于部分河道来说,只要有船只从这里通过,就需要受到这条河道的限制,这个限制可以是航行速度,也可以是载重量,更可以是船只高度。

比如苏伊士运河,这条运河只能让满载排水量为十五万吨,或者空载排水量三十七万吨以下的船舶通行,这还算是比较宽松的通行限制,像巴拿马运河,它只能通过满载排水量在7.8万吨以下的船只,航母如果太大了,行驶到相应海域时,自然过不去,这会影响到航母的作战部署。

并且,海上航行途中有时会需要拐弯,遇到紧急作战任务需要调转方向时,如果航母建造的太大,转弯时面临的困难势必要大一些,比如转弯角度更大,耗费燃油多的同时又耗时。

最后就是成本问题。

航母的建造不比货轮,货轮说到底也只是民用,不需要安装先进的武器,而一艘航母,除去最基本的费用之外,还有舰载机的费用,乌克兰黑海造船厂曾经的厂长提到过,建造一艘航母需要九个国防工业部门,六百多个相关专业,八千多个配套厂家。

换句话说,航母的建造涉及多个部门,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薪资、日常开销,吃喝拉撒等等,都是资金消耗,因此,能够建造航母的国家,基本都是经济条件比较稳定的国家。

建造一艘普通大小的航母尚且需要上百亿,如果要扩大航母的面积,则需要考虑到航母的原材料、舰载机、炮弹导弹等配套设施的建造,所有的步骤都需要同等延伸,花费的资金更多,成本也就更高。

因此,人类才不能建造体积更大的航母,那么,人类是否试图建造过体积更大的航母呢?

其实是有的,只不过不是建造,而是改建。

前面提到了,货轮的排水量很大,动辄就是几十万吨,如果将货轮改装成航母,会不会有什么奇妙的效果呢?

早期的时候,已经有国家做出了类似的尝试,1914年,日本将一艘俄国的货轮改建成了水上飞机母舰,即“若宫号”,而美国也在1922年将一艘运输煤炭的船只改造成了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兰利号”,英国也将“大西洋运输者”集装箱船改造成了运输舰。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时候,航母的数量比现在多 的原因,因为将普通船只改装成航母,无论是花费的时间还是资金,都要比独立建造一艘航母来得少。

只是后来大家都知道了,随着科技的发展,舰载机的性能得到提升,从螺旋桨变成了喷气飞机,舰载机的重量也从区区个位数迅速增加到了几十吨,改装而来的航母甲板根本没办法给这些舰载机提供一个起飞和降落的平台。

因此,想要把货轮改装成航母,就需要把甲板的材料换成航母特种钢,但是航母特种钢的重量很大,会对整个船身造成影响,这个时候,改装而来的航母难以保持稳定,想要继续在改装后的航母身上下功夫,还不如直接放弃使用,转而专心彻头彻尾研发一艘真正的航母。

当然除了将货轮改造成航母,历史上人类还做了其他事情来试图增加航母的体积,那就是在冰川的基础上建造航母。

冰川可比货轮长的多,而且还能够浮在海面上,利用冰川改建的航母也就是冰航母,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可实际上真有人这么做了,这个人就是英国的杰弗里·派克,他提出想将冰山改成军舰,这个计划受到了英国不少人的注意,很多人都期盼这个计划能够成真。

然而,在建造过程中却因为气温等因素的影响,最终这个计划中道崩殂了。

航母大小其实不重要,只要能够满足现在军队的需要即可,盲目追求航母体积,不一定能够换来想要的结果。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201

红色锐器世界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