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申科的一席话,把泽连斯基说醒了,乌克兰可能将会回归俄罗斯

闻使天绪 2025-03-19 14:14:44

前言

3月14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上发表了讲话,表示美国迄今为止并没有真正的和平计划。

回想之前特朗普对乌要求的矿产协议,以及仅仅30天的停火共识,卢卡申科此话似乎并不假。

不过既然连我们都能明白的道理,泽连斯基又怎会不明白呢?

他们或许只是害怕输掉这场战争后,乌克兰可能会回归俄罗斯罢了吧...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甘当美国“摇钱树”

3月14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的一席讲话引发广泛关注,毫不避讳地指出:

这番话表面上是对俄罗斯的提醒,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在持续两年的俄乌冲突中,美国一直在打着和平的幌子谋取私利。

其实我们应该都能感觉到,因为在今年2月12日,俄美领导人进行了一次备受瞩目的通话,随后,两国在利雅得和伊斯坦布尔接连举行密谈。

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作为冲突的直接当事方,乌克兰竟然被完全排除在这些谈判之外。

在美俄关系看上去比较亲密之后,美方终于把目光投到了乌克兰身上,但他们做的可并非帮助乌克兰和平,而是想让乌克兰签署一份矿产协议。

很显然,美国这是演都不演了,明摆着就是想要多从乌克兰这里多捞点好处。

而乌克兰总理泽连斯基自然也不愿意这样被人欺负,但谁让那是自己的美国老大哥呢?他只能忍气吞声,把希望寄托在战场之上。

这哪里是什么和平方案?分明是一份赤裸裸的交易协议!

毕竟30天的短暂停火能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这显然只是美国为了自身利益精心设计的权宜之计。

可如此赤裸裸地榨取乌克兰资源、牺牲乌军利益,连我们这些旁观者都看得清清楚楚,身处漩涡中心的泽连斯基又怎会真的一无所知?

那乌克兰究竟是怎么想的,凭啥这样任人宰割?

并非没脾气

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戒备与恐惧,并非空穴来风,而这种恐惧深深植根于历史的创伤之中,从沙俄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大量农民在苛刻的税收和劳役下苦苦挣扎,饥荒时有发生,而当地民族文化也遭受严重打压。

及至苏联时期,这种创伤不仅没有愈合,反而变得更加深重。

因为斯大林推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数百万乌克兰人在这场人为灾难中失去生命,这一惨剧至今仍是乌克兰人民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痕。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忍受饥饿之际,莫斯科却在大量出口粮食,用来支持工业化建设。

即便是赫鲁晓夫时期看似友好的举动,比如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现在看来也充满了政治算计的色彩。

这个决定现在看来无疑是个致命的错误。当年的承诺成了一纸空文,而乌克兰则失去了最后的战略屏障。

他们担心,一旦在谈判中让步,就可能重演克里米亚的剧情,最终导致整个国家被俄罗斯吞并。

然而,历史的阴影虽然沉重,现实的压力却不容回避。

那乌克兰究竟该何去何从?

别再捞钱啦!

说了这么多,除了俄乌双方外,这场战争的另一个主角无疑就是美国。

正如卢卡申科所警示的那样,真正的和平绝不能建立在如此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当美国把乌克兰当作提款机,把战争当作牟利工具时,和平就永远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所以对泽连斯基和乌克兰政府而言,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极其艰难的抉择。继续追随美国,意味着国家资源将持续流失,战火也难以平息;但若转向与俄罗斯直接对话,又将面临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

只要美国继续把乌克兰视为其捞取利益的工具,和平进程就将举步维艰。

结语

这场持续三年左右的冲突已经让乌克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今后的道路仍然充满荆棘。

但可以确定的是,真正的和平绝不会从美国的利益算计中诞生,而是要靠相关各方的真诚对话与务实合作。

参考资料:

大众日报-特朗普普京18日再谈“停火”,泽连斯基却被“静音”

央视新闻-特朗普称美乌矿产协议对乌有利 是两国未来关系基础

东方财富网-白俄罗斯总统质疑美是否有和平计划

北晚在线-卢卡申科:请转达特朗普,我和普京、泽连斯基在这里等着他,不吵不闹地谈判

0 阅读:17

闻使天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