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最迷糊的大臣:宣旨忘内容返回问皇帝,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06-25 05:12:43

前言

古时候不管皇帝有多么随和、多么贤明,对大臣们都自带一种威严的效果,让大臣们面对皇帝的时候必须要保持清醒紧绷的头脑,以防自己祸从口出丢了命。

但是隋朝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大臣,当时隋文帝嘱咐他将自己的话转告给大臣们,结果这个臣子一转头就将皇帝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不得已只能再问一遍隋文帝。

然而这个臣子做了这样荒谬的事情,隋文帝竟然不仅没有责罚他,反而重赏了他这个行为,甚至在此之后将他升官加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君子品行

这个大臣叫做牛弘,是隋朝数一数二的重臣,不仅让隋文帝对他非常尊重,甚至连著名的暴君隋炀帝都对他十分恭敬、恩宠不断,这到底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牛弘不仅非常有学问,是朝廷离不开的重臣,品行更是有口皆碑,只要是认识牛弘的人,没有一个不赞赏他高尚的为人和正直的品行。

这样的官员皇帝怎么能不喜欢呢?就算是隋炀帝这样的暴君也能分得清好人坏人,知道牛弘这样的大臣是实实在在对国家有利的,因此才会这么信任他。

事实上,在隋朝建立之前,牛弘的好名声就已经相当响亮了。

牛弘出生于北周年间,和隋文帝的年龄差不了多少,牛家在当时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的世家,但是祖辈也是官宦出身,家风是非常严谨的。

古人都喜欢给孩子看面相,预测这个孩子今后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会不会功成名就或者大富大贵,牛弘的父亲也不例外。

当牛弘出生之后还没过多久的时候,父亲就请来了相士为儿子看面相,而相士给出的结果也非常令人欣慰,说:“此儿当贵,善爱养之。”

意思就是说牛弘今后一定会非常显贵,家人应当好好教育、爱护着将他养大,而牛弘的几人们知道了之后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因此牛弘小小年纪的时候就有君子之风,长大之后更是连容貌也非同凡响,史书记载他“须貌甚伟”,可见牛弘必然是个有着长胡须、相貌风雅的奇人。

不仅如此,在家人的教育下,牛弘的品行和才学也都相当卓越,甚至声名远扬到了北周皇帝都专门征辟牛弘担任专门管理文牍的官员,相当器重。

关于牛弘的品行还有一个小故事,相传牛弘有个酒鬼弟弟叫牛弼,这家伙和哥哥正相反,喝醉了之后言行无状,一点好名声都没有。

有一次牛弼喝醉之后撒酒疯,一箭射死了给牛弘家的牛,古时候牛是一家的重要财产,这让牛弘的妻子非常生气,于是就给丈夫告小叔子的状。

但是没想到牛弘听了之后毫不在意,只是让妻子去给家人做饭吃,妻子还以为丈夫没听见,于是就在吃饭的时候又说了一遍。

但是这次牛弘依旧无动于衷,反而对妻子说:“我知道这件事了,我们要对家人宽容。”可见牛弘的性格有多么君子。

二、任职高官

到了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是个非常重视人才的皇帝,因此自然对牛弘也很尊敬,让他担任了主持礼乐工作的高官。

别以为这项工作没什么实权,实际上,礼乐在古时候是朝廷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想要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官员必须要是既有好名声又有真本事的。

更何况当时隋朝刚建国不久,前面更是有南北朝几百年的动乱,很多礼乐方面的程序都已经遗失了,因此牛弘要做的工程量其实是相当繁重的。

但是牛弘义无反顾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在他的建议下,隋文帝从民间中计了很多遗失的文化典籍,可见牛弘为我国的文化传承也功不可没。

这项工作完成之后,牛弘就被任命为了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可以说非他莫属,而牛弘当上了六部长官也仍旧不骄不躁,依旧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时不时还会对隋文帝进献一些非常有帮助的谏言。

因此,隋文帝对牛弘也越来越尊敬,不仅如此,百官也对牛弘相当敬重,毕竟当时能当官的大多还是世家子弟,是通过举荐当官的

而牛弘当时不仅是礼乐方面的权威,更晋升为了吏部尚书,对官员任命和升职降职都有着很大影响,世家都指着能巴结好牛弘发展自己的力量呢。

但是即便如此,牛弘也依旧本本分分做自己的事情,他经过他举荐上去的官员都是既有品行又有本事的,因此隋文帝更加欣赏牛弘的眼光了。

三、圣旨考验

然而随着牛弘的官职越来越高、隋文帝越来越倚仗他,也有眼红的官员看不过去提出了异议,认为朝廷这样事事倚仗牛弘,很容易导致他大权独揽。

毕竟隋朝之前就是政权最为混乱的南北朝,人们都数不清有多少权臣僭越皇帝的先例,防备牛弘绝对不是毫无理由的。

尽管隋文帝非常信任牛弘,但是也不能否定这种建议是错误的,毕竟他自己就是通过篡权建立的隋朝,于是开始试探牛弘的忠诚之心是否坚定。

众所周知,最容易导致大臣僭越的原因就是皇帝放权,只要大臣手中握有超越自己身份的权力,就很难不想去染指更多权力。

于是隋文帝就将给朝臣们颁布圣旨的工作交给了牛弘,这项工作可以说太危险了,如果大臣有僭越之心,那就会假传圣旨,隋文帝就要看看牛弘会不会这样做。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将圣旨口头告诉了牛弘,牛弘离开之后没多久竟然又回来了,还满脸惭愧地告罪道:“臣头脑昏聩,转眼就忘了陛下说了什么了。”

隋文帝笑着骂他:“传话这点小事你都办不好,看来你还不是能当宰相的那块料啊!”随后又将话告诉了他一遍。

如果仅仅一次这样隋文帝还会怀疑,但是此后时不时又有几次这样的情况发生,隋文帝就彻底放心了,连话都记不清楚的大臣,他怎么会有本事篡权呢?

结语

因此,在此之后,隋文帝更加放心也更加器重牛弘,毕竟虽然牛弘年老了记性不太好,但是本事确实朝廷上下一等一的,而且还不用担心他有僭越之心。

于是牛弘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并且人品还一成不变,不管身居什么地位都谦卑恭敬,让朝廷上下都对他非常信服。

0 阅读:23

陌闻上下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