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体纷纷回顾了雷军在2024年初提出的两大宏伟目标:一是小米手机超越苹果和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二是实现小米汽车的量产。、
如今,这些目标的结果已然揭晓,它们的命运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向。
手机业务的重重挑战
雷军满怀豪情壮志地宣称,小米手机要在2024年达成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的宏伟目标。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尽管小米手机凭借着12%的增速在前五大手机厂商中一马当先,表现极为出色,但最终还是只能屈居于三星和苹果之后,位列第三。
尽管其与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差距仅仅只有约3%,但这看似不大的差距却宛如一道短期内难以跨越的天堑。
这一结果毫无疑问给小米手机业务带来了严峻且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凸显出了全球手机市场竞争那令人咋舌的激烈程度。
小米汽车的惊艳突破
相较于手机业务的坎坷,小米汽车在2024年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突破。
自从2024年4月正式交付开始,小米汽车在短短8个月内就成功交付了13.5万辆,超额且出色地完成了预先设定的目标。
小米汽车平均每月交付量达到1.7万辆,这一卓越成绩不但成功超越了小鹏汽车(平均每月1.58万辆),而且也与蔚来汽车(平均每月1.85万辆)相当接近。
考虑到小米汽车成立仅仅只有3年,推出新车也不过才一年,如此这般出色的表现无疑给竞争对手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雷军为小米汽车设定的2025年30万辆的销售目标,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平均每月需要交付至少2.5万辆,这无疑将是一次更为巨大且艰难的挑战。
市值与股价的迅猛飙升
小米汽车的卓越出色表现直接有力地带动了小米的市值一路狂飙突进。
从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成功上市一直到2025年2月7日,小米股价从14.70港元一路迅猛飙升到42.45港元,累计涨幅高达令人震惊的189%,市值更是增加了高达6968亿港元之巨。
截至2月7日,小米市值成功达到1.066万亿港元,从而成为仅次于腾讯和阿里的港股市值第三高的中国企业。
从全球范围来看,小米市值也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排名第三,甚至一举超过了奔驰、宝马等声名远扬的车企巨头。
小米集团已然成功实现了从“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向全球100强企业名单的华丽跨越,一举超越了波音、招商银行等业界巨头。
雷军财富的急剧增长
伴随着小米市值的如火箭般飙升,雷军的个人财富也如同搭上了高速列车般水涨船高。从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7日,小米股价涨幅接近60%,持有小米24.16%股份的雷军身价也随之大幅增加。
截至2025年2月8日,雷军个人财富已然急剧升至342亿美元,成功超越王传福、马云、丁磊、何享健家族以及曾毓群,位居内地富豪榜第五的位置。
雷军的财富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富豪,与首富钟睒睒的财富差距被大幅缩小至214亿美元,距离第四位的黄铮差距只有61亿美元,距第三位的张一鸣差距也只有114亿美元。
雷军那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和巨大的潜力,使得他极有可能在未来成功登上首富的宝座。
从500强到100强的惊人跨越
小米自从2019年正式跨入世界500强之列以来,仅仅只用了短短5年的时间就成功完成了从500强到100强的惊人跨越。
2019年小米营收为2058亿元,净利润为100.4亿元;而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小米营收已然达到2569亿元,净利润更是高达146.3亿元。
小米的营收和净利润在近五年内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大幅增长。
雷军的个人魅力与巨大影响力
雷军绝非仅仅只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还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公众人物。
他的抖音和微博账号拥有着令人咋舌的海量粉丝,2024年全年涨粉数量超过2500万,一举成为车圈拥有粉丝最多的车企大佬。
雷军那强大的营销能力和近乎痴迷的工作狂精神成为车圈众人争相模仿和全力学习的对象。
他不仅极为注重个人形象,更是以低调谦逊的态度成功赢得了公众由衷的尊重。
小米汽车的未来严峻挑战
小米汽车在2024年虽然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就,但未来的挑战却依然无比严峻。
雷军为小米汽车设定了更高的销售目标,并且精心计划推出更多高端车型。
小米SU7 Ultra的成功推出,标志着小米汽车正式向高端市场发起强力进军,与特斯拉等豪华品牌展开了一场激烈且残酷的竞争。
尽管面临着诸多难以想象的挑战,但是雷军和小米团队所展现出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让人们对小米汽车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雷军仅仅只用了14年就把小米成功带至世界100强的辉煌高位,如今更是让库克和马斯克坐立难安。
雷军的上限或许远远不止中国首富,他所取得的成就和拥有的影响力已然超越了企业家的范畴,已然成为了一位备受全社会尊敬的社会领袖。
未来,雷军和小米团队将会继续全力以赴地努力拼搏,为实现更高远、更宏伟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你们不上路的吗?有几个车?
都说雷总小米变大米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