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肿瘤疼痛相关的问题(1)

晋瑞谈健康 2024-06-29 09:10:08

说到疼痛,这还真的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感觉,也正是由于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着特殊性,人类对于疼痛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才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对于疼痛而言,他可不是一个在我们单纯认识上的简单问题,在肿瘤性疼痛的诊疗过程中,疼痛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心理性的问题。

对于痛觉的外周机理研究,我们可以简单的把他理解成为一种机体对于疼痛的感受、神经传导、中枢神经感知的过程。全身各处的致痛性物质被身体的感受器所接受,再经过神经系统经由中枢神经系统传导、感知的过程而获知疼痛的发生。

机体中常见的致痛物质很多,主要包括各种离子,如钾离子、氢离子;胺类,如5-轻色胺、组织胺;肽类,如缓激肽、P物质;乙酰胆碱等。临床上,常规使用的各种消炎止痛类药物的作用就是控制各种内、外源性致痛物质的释放和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疼痛的口服药物治疗模式。

此外,疼痛刺激也是需要转换为痛传入冲动,经由神经纤维和神经传导系统来实现的。各种止痛手术及麻醉技术,就是破坏了这些神经传导通路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这样说起来,对于疼痛问题和疼痛治疗的事情是不是就变得简单了。其实,你如果真的是这样想的,那你可真的是把疼痛给小看了,先不说人们对于疼痛的作用机制还有很多不是很清楚的地方,但就是人们对于疼痛的认识也有着很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与疼痛评估、评价直接相关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疼痛从其定义上就被明确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受到精神和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的感受与机体的反应。在某些时候,精神和心理性因素甚至可以是疼痛的唯一原因。大量的研究和临床事实表明,疼痛的发生和认知程度与患者本人的众多心理活动、周围环境、社会属性等多因素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为疼痛的诊疗、评价、评估和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对疼痛的认识直接相关

人们对于疼痛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疼痛程度、治疗效果的差异。这样的说法其实也很好理解,众所周知,如果我们可以假定具有着同样的损害程度所导致的疼痛发生,在不同的人群中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疼痛评价和疼痛诊疗效果。一般性的外伤、创伤导致的疼痛,经过积极的治疗处理以后,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这样的疾病本身不会对患者产生太多、太强烈的心理压力,患者实际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往往可以比较轻。

而如果是肿瘤疾病所致的疼痛,患者的感受则不然,由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质以及目前对于肿瘤疾病诊治过程中,其效果还是具有着一些尚不如人意的地方,患者对于疼痛则是会具有着较为强烈的敏感性、恐惧感,哪怕是一点与肿瘤疾病无关性的疼痛发生,患者也会将疼痛与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直接联系到一起,担心这样的疼痛是否是由于肿瘤疾病的病情复发、转移所致,患者所感受到的疼痛有的时候被精神、心理性因素给扩大化,感觉上自然也会严重得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