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汗国,到底有多厉害?凭什么能死磕大清70多年?

小爱客拍车 2025-04-19 17:15:44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头,陈道明老师演得那叫一个绝,加上导演和编剧的细心雕琢,最终整出了影视圈里最让人难忘的康熙皇帝角色。

剧里头的康熙,那可是个厉害角色,一位超级牛的皇帝。他这辈子最牛的事儿,就是搞定了三番,把台湾给收服了,还有把准噶尔也给摆平了。

《康熙王朝》这部剧火得一塌糊涂,让好多对历史不太熟的人误以为准噶尔汗国真的就像剧里演的那样,被康熙大帝给打败了。但事实可不是这样。

实际上,在以前,康熙、雍正还有乾隆这爷孙三个都打过准噶尔。准噶尔和大清之间的关系挺复杂,有时候挺和睦,没啥冲突,可有时候又打得不可开交。

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一共花了七十多年时间,动用了清朝大堆的钱财物资,还牺牲了好多将士,才算是把准噶尔给摆平了。这整个过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付出的代价可真是不小,实在是太大了。

这真的让人挺纳闷:准噶尔这个部落联盟,怎么就有能力和强大的清朝对着干呢?他们这个政权,到底是怎么做到在大清的猛烈攻打下,还能撑上好几十年的?

【准噶尔:蒙元的残余】

现在聊起准噶尔,大多数人都晓得它指的是个有名的大盆地,但很少人了解,准噶尔在变成地理名词前,它还是个政权的名称。

这个国家以前在中亚那是响当当的大国,最牛的时候,地盘有七百多万平方公里大。他们的军队厉害得很,跟大清比起来也不逊色。几十年来,他们老来骚扰大清,烧房子、抢东西、杀人放火,干尽了坏事,让清朝的好几位皇帝都头疼得不行。

准噶尔的起源得追溯到元末明初那会儿。元朝最后一位皇上,元顺帝,被朱元璋带领的农民起义军给赶到了漠北,之后他就地盘踞,搞了个小朝廷,人们管它叫北元。

北元这个王朝命不长,撑了不到三十年就没了,后来分成了鞑靼和瓦剌。说起来瓦剌是个国家,但其实跟以前的蒙古政权差不多,就是好几个大部落和小部落凑在一起的联盟。在这个联盟里,有个挺重要的部落,叫准噶尔,是其中最大的四个部落之一。

清朝建立后,他们开始把瓦剌叫做卫拉特。卫拉特里头有四个部族,其中离清朝近的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都一个个地乖乖投降了清朝。就剩下最西北边儿的准噶尔,因为离清朝太远,所以才没被收服,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立。

从清朝军队打进关内,到顺治皇帝稳稳当当坐上龙椅这几十年间,卫拉特蒙古和大清朝一直相处得挺融洽。但这种情况在准噶尔部落冒出个厉害的头头后,就变了样。这个头头,就是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很有名气的准噶尔大汗——噶尔丹。他一来,清和准噶尔之间的和平日子就到头了。

【从部落联盟到集权国家】

很少有人了解,噶尔丹这位统一了众多卫拉特蒙古部落,并创立了准噶尔联盟的大汗,其实有着佛门的背景。他一出世,就被认定是某位活佛的转世灵童,打小就被送往西藏的寺庙里养育。

由于他亲哥,也就是准噶尔前任头领僧格大汗,因为跟沙俄对着干被杀掉了,噶尔丹没办法,只能放弃当和尚,回到卫拉特蒙古去收拾准噶尔那一堆烂事。

噶尔丹治理手段很厉害,他先扔掉了准噶尔以前那种土司头人管事的做法,接着搞了个新制度。就这样,他把准噶尔从一个像一盘散沙的部落联合体,变成了有头有脸、经济、行政、军事啥规矩都有的中央集权国家。

因此,准噶尔完成了从蒙古部落到部落联盟,再到国家政权的转变,准噶尔汗国就这样诞生了,接着它就开始了对清朝的试探和攻打。

从噶尔丹这位头一号的领袖开始骚扰清朝,一直到阿睦尔撒纳这位最后的头头被清军追得没路逃,最后病死,这68年间,准噶尔部落对大清是投降了又反叛,反叛了又投降,来来回回折腾了三回。这样一来,清朝可真是吃了不少大亏,损失惨重。

大清对准噶尔一直忍让,给了很多机会,但准噶尔却始终没有完全真心归顺大清。康熙和雍正两代帝王,一共对准噶尔发起了六次大战,却都没能彻底摆平他们的叛乱。一直到乾隆皇帝上位,他才下定决心,调动全国的力量,对准噶尔发动了场大规模的战争,最终给西北地区带来了真正的安宁。

【准噶尔的底气】

准噶尔和清朝打了七十年的仗,这事儿得从两边找原因。准噶尔那边,有他们自己的独到之处,让清朝头疼不已。而清朝这边,也有一些不顺心的事儿,让这场战争拖得这么久。准噶尔的优势嘛,挺明显的。他们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兵马强壮,战斗力强,这些都是他们能跟清朝周旋这么久的资本。清朝这边呢,也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是内部不稳,有时候是兵力不足,还有时候是粮草跟不上,这些都对打仗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所以,尽管清朝是大国,但在跟准噶尔的较量中,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总的来说,准噶尔和清朝的这场持久战,就是两边各显神通,互不相让。既有准噶尔的独到之处,也有清朝的种种难题,这才让这场战争持续了这么久。

清准战争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咱们就按这三位皇帝在位时期,把平定准噶尔叛乱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来讲。简单聊聊在这几个阶段里,准噶尔和清朝各自有啥长处短处,看看两边是咋从进攻防守来回变换的,还有准噶尔最后是咋被灭掉的。头一阶段,咱们得瞧瞧两边刚开始动手那会儿,谁占优势谁劣势。清朝国力正盛,但准噶尔在地方上也挺有势力,不好对付。到了第二阶段,形势就开始有点变化了。清朝慢慢摸透了准噶尔的套路,攻势越来越猛。准噶尔那边呢,内部出了点问题,实力就有些下滑了。最后这个阶段,清朝那是越打越顺手,准噶尔是越来越挡不住。清朝一步步收紧包围圈,准噶尔的地盘越来越小,最后终于被彻底打垮了。这就是准噶尔覆灭的大致经过。

头一阶段,康熙皇帝当家做主那会儿,准噶尔部落在噶尔丹的头儿带领下,自个儿找上门来,往咱们西北地界打过去,这样一来,清朝和准噶尔之间的仗,就算是正式打响了。

现在的准噶尔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完备管理体系的集权国家,后勤保障、粮食运输和军事策略都告别了以前松散部落联盟时的那些问题,军事上的力量相当强大,不能小看。

准噶尔人其实就是蒙古族,他们天生就会骑马射箭,跟蒙元军队一样厉害。就算碰上骑射也很牛的满清八旗军,他们也一点不虚,打得难解难分。

这时候的大清,刚打完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的几场大战,还在喘口气呢,不过康熙皇上还是咬牙下了决心,要重新整备军队,自个儿带兵去打准噶尔。

康熙皇帝三次亲自带兵出征,到了1697年,他成功给了准噶尔部落沉重打击,逼得首领噶尔丹走上了绝路。不过,尽管大清在这场战斗中赢得了大胜,却也没法再继续不顾一切地追杀准噶尔的残余力量。这样一来,就给日后准噶尔叛军再次起兵反抗留下了后患。

到了雍正当家做主的时候,他又对准噶尔那边动手了,连着打了三场平叛的大仗,可结果呢,没咋见效。雍正吧,跟康熙比起来,文治方面还行,但武功这块儿,真的不太行。他指挥的那些仗,清军吃了不少亏,连北京城里的八旗人家,那时候都流行穿白戴孝,你说这仗打成啥样了。

雍正皇帝只坐了13年皇位,他指挥的最后一次平定准噶尔的战役大获全胜,逼得准噶尔只能求和。那时候,要是雍正皇帝铁了心要继续打,准噶尔肯定得被彻底收服,西北也就安宁了。

不过雍正皇帝早早地就离世了,他在带兵打仗这方面也确实不太行,所以准噶尔部落又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到了第三步,乾隆皇上把准噶尔部落全给灭了,从那以后,准噶尔汗国就成了历史,只剩下个准噶尔盆地了。

康熙和雍正当皇帝那会儿,清朝的日子可不太好过,不是内部出问题就是外面有麻烦。所以,他们既没有那个决心,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跟中亚的大国准噶尔拼个你死我活。

不过,有了康熙和雍正这两位明智皇帝的精心打理,等乾隆接手大清时,国家已经是军事力量雄厚,国库满满当当,国内外局势一片安稳的大一统王朝了。

中原的汉族文化碰到游牧民族骚扰时,大多时候追不上他们。一来是因为粮食和物资跟不上,二来是就算打赢了,抢到了地盘,也没足够的人马去守住。

再说了,游牧民族的天性就是,要是打赢了,那就烧杀抢夺;要是打输了,干脆就投降求和,等啥时候力量恢复了,再继续动手。

但乾隆爷掌管的清朝,那可是封建时代生产力最牛的时候,以前的粮食和物资供应问题,压根儿就不是啥大问题。

乾隆对准噶尔三番五次投降又反叛的无耻做法彻底失去了耐心。他瞅准准噶尔内部闹矛盾的机会,动用了全国的力量,一举把准噶尔给摆平了。从那以后,准噶尔这个名字,就不再代表一个民族国家,而是变成了一个地理上的称呼。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5-04-20 02:05

    西藏新疆秦汉唐元就是中华民族的疆域,中外历史,生态环境,地理政治贡献形成,不是满遗清吹清朝鹰犬的贡献,是满清把近代的中国带进了阴沟。

小爱客拍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