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 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离家25年的父亲突然发来电报,这让重庆的李继东一家慌乱了,他不是早就死了吗?这件事发生在2011年,李家人因为一通电报进入恐慌。

电报上写着重病,接报后请速回电,署名是父亲李光清的名字。问题是李光清25年前离家,期间音讯全无根本找不到,一家人乃至全村人,都默认他早就死了,死人怎么会发电报呢?如果他一直活着,为什么25年间从不联系家人?
电报的地址是云南昆明,联系人名叫钱尚宣,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李继东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钱尚宣说出一件惊人的事实,李光清确实还活着,但如今已经瘫痪在床。为了证实自己所言非虚,钱尚宣还寄来一份报纸,是昆明本地的春城晚报。

报纸有一篇半个月前的报道,半个月前李光清因为喝多酒中风瘫痪,被好心市民钱尚宣送去了医院,还为他垫付1000多元费用。李家兄妹看着报纸上的照片,怎么看都不像是父亲。电话那头的钱尚宣继续催促,你们赶紧把李光清接回去,不然我就丢到养老院了。
李家人都不太愿意动身,他们的记忆回到25年前。李光清当年是个很能干的男人,和妻子冉顺芝育有4个子女,生活充实而富足。1986年的一天,李光清慌慌张张出门,说要去贵州收账,此后便一去不复返。这年大女儿才15岁,小儿子仅仅4岁,母子5人就这样被李光清抛弃了。

妻子冉顺芝苦思不得其解,此时又传来噩耗,李光清欠下信用社4000元,这在80年代属于巨款!此后冉顺芝一边赚钱还债,一边努力养大4个孩子,一家人过了许多年苦日子,好不容易才熬过来。欠债还清了,4个子女都长大成家了,李光清这时候想回家了。
男子抛妻弃子25年独自潇洒,晚年瘫痪了又想找子女养老。得知父亲李光清瘫痪在床,李家兄妹四人的心酸苦楚回忆涌上心头。4人不确定照片里的人是不是父亲,也好奇如果是他,这些年他为啥不回家。母亲冉顺芝坚决反对,不愿把无情丈夫接回家。

4个子女纠结一晚,决定对父亲尽一尽孝道,第二天一大早,李继东带着妹妹和小叔一起去昆明接人。他们见到了好心人钱尚宣,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一个潮湿的小巷子,走进一个破旧的小屋。小屋环境差又十分阴暗,一个虚弱的老人躺在床上,大小便已经无法自理。
李继东和妹妹嘴上说已经忘记父亲的模样,但从他们心疼的表情可见,他们已经认出眼前的男人。兄妹俩不停埋怨父亲太不负责,当年抛妻弃子让一家人受尽了委屈。李光清躺在床上默默垂泪,他想道歉都已经说不出话。
在外风光25年不回家,瘫痪了才想到让子女养老,行为的确很缺德,他的离开让妻子和子女,过了25年的艰苦生活。工友李大爷急忙替李光清开脱,说他确实有难言之隐。二人4年前在工地相识,当时李光清已经被骗光了所有积蓄,不得已在昆明的工地打零工。

本来李光清已经决定回家,已经买好了火车票,兴高采烈十分开心。就在出发前一夜,李光清突然中风,严重到瘫痪在床。看李家兄妹不信这说法,钱尚宣继续劝说,父子团聚是好事,他这些年没赚到钱不好意思回家,之前还给人家做护理十分辛苦。
在众人的劝说下,兄妹俩的心慢慢融化。
男子抛妻弃子25年,晚年瘫痪了想回家。在邻居们的帮助下,联系到了李光清的子女。李继东和妹妹有些犹豫,不管不顾父亲必死无疑,接回家母亲又坚决不让,谁来照顾也是个问题。兄妹俩决定先把父亲接回重庆,一行人和父亲的热心邻居告别。

李继东背着父亲踏上回家路,内心也不免忐忑,回家后母亲会作何反应呢?家里的大姐和四弟又会怎么想呢?李光清也忐忑啊,他抛弃妻子和子女离家25年,回村后家人该怎么看他,村民该怎么指责他?
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来迎接李光清回村,很多人看见他的现状都心疼哭了,李家大女儿李继权和三女儿李继香围着父亲哭。当年离家时最小的四弟才4岁,如今四弟都有孩子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李光清愧疚哭了,妻子冉顺芝一直不愿出现。冉顺芝愤愤不平,25年前甩下一堆烂摊子跑了,好不容易一家人熬出头了,你又瘫痪了继续回来糟践我们?李家母亲有两栋楼房,老二李继东一家住一栋,老四李继胜一家带着母亲住一栋,瘫痪的父亲安顿在哪呢?

李继东决定发扬长子的风格,主动接纳父亲回自己家,岂料妻子朱岳红不乐意了,谁劝都不好使。自从嫁到李家就以为公公死了,谁知道现在突然活着回来,但凡你手脚正常也能容忍你,你没钱又瘫痪回来干嘛?
冉顺芝听到正常也止不住哭了,李继东决定安抚全家人,喊来小叔一起坐下商量对策。小叔是父亲李光清的三弟,他认为不能让村里人看笑话。李继东和大姐李继权,都愿意承担照顾父亲的责任。冉顺芝一言不发,也许是看到李光清心软了,最终松口不再阻挠。

李光清时隔25年终于回家,子女们重新接纳了他,用宽容和孝心来回应25年的冷漠无情!
信息来源:《拍客行动》
https://ent.cctv.com/2012/01/15/VIDE13556329165407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