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4万余名志愿军战俘被遣送台湾,这些人最后结局如何?

方圆文史 2024-01-02 20:27:53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

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军民的胜利,美帝国主义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在近3年的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人,其中志愿军歼敌71万余人,另击落敌机12200余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坦克3000余辆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当然了,由于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差距较大,所以在此战中我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共消耗各种物资560万吨,战费开支620亿元人民币,战斗损失30余万人。

战斗损失的兵员中,除阵亡、受伤、失踪外,还有2万左右的被俘人员,其中被俘最多的是第五次战役,有1.7万余人被俘,而第六十军第一八〇师的被俘人员就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根据停战协定中的要求,交战双方需在规定时间内将“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且不得加以任何阻拦。到9月6日,双方直接遣返战俘“交换完毕”。

然而,当时仍有1.4万余名志愿军战俘尚在美方手中,他们称这些战俘拒绝返回社会主义阵营。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美方之所以没有按协定要求遣返这1.4万余名战俘,是因为他们早与台湾国民党当局商量好,准备将这批战俘遣送至台湾,以达到他们那所谓的“政治目的”。

为此,台湾“国防部政治部”专门派来数百名特务,千方百计在被俘志愿军中做策动工作。

这些被俘的志愿军,大部分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由国民党军投诚改编而来的,他们虽然经过了思想教育,但并未真正根除其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复杂因素。

尤其是曾在国民党军中担任过军官的那些人,当他们听到蒋介石也派兵参加了朝鲜战争的错误消息时,更是萌发了前往台湾的心思。因此,这些人的心理防线也最容易被突破。

至于那些普通士兵,他们内心的复杂因素,则跟双方当下的优劣态势有关。

解放战争时期,数百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在我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兵败如山倒,在此优劣之势极为明显之际,他们的复杂心理自然就会被生存的现实所取代。

而现在他们成了美军的俘虏,加上又有国民党特务在一旁煽风点火,他们的复杂心理一下子就重新活跃了起来,于是,新的偏向也就产生了。

所以,选择去台湾的大部分志愿军战俘都是原来国民党的官兵,他们此刻的行为就跟当初选择向解放军投诚一样。

当然了,也有少数志愿军战俘并不是原国民党的官兵,而是具有一定革命资历的共产党干部。

而他们去往台湾的原因基本是一样的,都是担心回到大陆后不再被组织上信任,而且还很有可能会受到无休止的审查,所以还不如索性去往台湾,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最起码也能相对安全一些。

不过,这些人只占极少部分,更多的还是“无奈”之举。

很多被俘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决与敌人抗争。

比如时任第60军第180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被俘后遭到了敌军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守信念、宁死不屈,拒绝与敌人合作。

后来被遣返时,吴成德从原来的130多斤,降到了只有90来斤,身体十分虚弱。

此外,还有那位著名的年轻战士“张子龙”,因拒绝参加反共游行,在遭受毒打后被剖腹挖心,敌人还强迫其他战俘分食他的肉。其残忍程度,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些被俘的志愿军战士中,有很多都是热血男儿,尽管身陷囹圄,但他们依旧在使用各种方式与敌人做斗争。

然而,面对武装到牙齿,且心狠手辣的敌人,手无寸铁的他们又怎是对手呢?

为了让这一部分志愿军战俘“自愿”去台湾,敌人对他们采取了各种威逼利诱的方式,凡是不听话的、反抗的,就会他们被残忍杀害,林学逋烈士就是典型的例子。

之后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台湾,他们更是在这些志愿军战俘身上刺上反动文字,如果拒绝刺字,就会被他们以“路线不同”为由扔进大海里喂鲨鱼。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志愿军战俘只能被迫选择前往台湾。

1954年1月23日,1.4万余名志愿军战俘被要求换上国民党军装,于当天上午8时许,由仁川港搭乘16艘美国军舰,浩浩荡荡地向台湾基隆港驶去。

那么,这些志愿军战俘被遣送台湾后,结局如何呢?

1月25日,运送志愿军战俘的舰船正式抵达基隆,此刻,岸上已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挥舞着旗子欢迎。很显然,这是美方和台湾国民党当局特意安排的。

登岸后,这些志愿军战俘又按要求分乘225辆军用卡车,并分成5个支队,向台北驶去。

策动1.4万余名志愿军战俘来台,这对于蒋介石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

而在此次接运战俘返台中立下大功的“赖名汤”,更是从国民党“国防部”第二厅厅长,一路升迁至空军总司令、参谋总长等要职。从赖名汤的晋升之路,也不难看出老蒋对于此事的欣喜程度。

这批志愿军战俘在经过仔细审查后,被安排到国民党军基层“监视使用”,此后数十年再未有人提起过他们。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陆续从国民党军中退伍,其中文化水平低、能力较弱者成了普通的劳力工作者,终身过着清贫的生活;而那些文化水平较高、能力强的人,则一步步做强做大,当上了老板。

两岸关系改善后,当年的一些志愿军战俘还以“台商”的身份回到大陆探亲,期间受到地方政府的热情款待。

相对于美、台方面以残忍的手段逼迫志愿军战俘去往台湾的行为而言,中方对于战俘的处理方式,却才真正表现出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该有的风度和格局。

在中方的战俘营里,没有残忍的刑具,只有热腾腾的饭菜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当时很多“联合国军”的战俘,都不愿被遣返回国,他们大都自愿留在中国。

比如那位被称为“老温”的原美军步兵第二师的一位列兵,他就毅然选择留在了中国,后来还在山东大学当了一名教授,直到1976年中美关系解冻后,他才回国探亲。

而除了“老温”外,还有21名美英战俘也都选择在中国定居,其中有的上了大学,有的被安排了工作。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常常自诩为自由、民主、文明的某些西方国家,背地里做的却全是野蛮之事。

但可悲的是,即便他们表面文明、本质野蛮,却还是有那么一些人对他们无限地崇拜。

28 阅读:20223
评论列表
  • 阿海 35
    2024-01-04 23:01

    整篇文章有多少可信度

    当年明月 回复:
    你说呢[呲牙笑]
    1111 回复:
    台中市长卢秀燕的父亲好像就是这些俘虏中的一位。
  • 2024-01-17 16:11

    被俘的战士也是英雄,不要诋毁!

  • 2024-01-17 12:29

    既然老美不把咱们的人放回来,那为啥同意停战呢,而且咱们还是胜利者,这是怎么回事呢

  • 2024-01-04 14:38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 2024-01-03 18:46

    仁义之师

  • 2024-01-19 16:02

    抗美援朝的志愿军都是英雄

  • 2024-01-03 05:54

    看看台湾的街道名字。有多少四川的城市名。

  • 2024-01-18 19:15

    当时的美国空军总共有多少架战机?

  • 2024-01-19 11:59

    对付米日战俘必须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