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男3女科学家,没有隐私共处封闭仓一年,出来后每个人都很麻木

萌熊萌喵宝 2024-12-05 17:11:33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六个科学家,三男三女,在一个比家里客厅大不了多少的“铁罐头”里,没白天没黑夜地闷了一整年,出来后整个人都麻木了。确实这环境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窒息,而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模拟未来火星生活。

在这个“铁罐头”里别说个人隐私了,连上厕所都得排队。吃的是压缩饼干和罐头,喝的是循环利用的“再生水”。

实验结束后,这六位科学家走出“罐头”的那一刻,脸上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和喜悦,反而是一片麻木。对外界的一切都失去了感知,就好像灵魂被掏空了一样。难道这就是未来火星移民的真实写照吗?

“生物圈2号”的失败

1991年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出现了一座巨大玻璃建筑,它的名字叫做“生物圈2号”。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水晶球,里面藏着一个微缩版的地球,有茂密的热带雨林,波光粼粼的迷你海洋,甚至还有一片金黄的“稀树草原”。

四男四女八位科学家,当时肩负着探索未来生存的使命,成为了这个“小地球”里的首批居民。一开始走进这个封闭世界的时候他们还是很兴奋的,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有过这种经历。

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新奇和希望,但其实他们在里面也是有工作的,需要记录每一个物种的生长情况,分析数据的变化。

这么做的目的是因为当时美国科学家对于移民到外星,有着很强的期待,想要通过这样的建筑来模拟在外星的生活,看看该怎么解决食物、氧气之类的生活问题。

但是这里的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田园牧歌,很快一些问题就开始出现了。“海洋”里的藻类疯狂繁殖,几乎覆盖了整个水面,导致鱼类缺氧死亡,水质也开始恶化。

“雨林”的土壤出现了肥力降低的问题,最终能收获的农作物,比他们之前预估的数据少了一截。更让人头疼的是“大气圈”的氧气含量开始神秘下降,科学家们逐渐感到呼吸困难,需要更加费力地呼吸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

经过一番调查,科学家们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生物圈2号”的混凝土结构。这些混凝土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微生物的过度繁殖又加剧了氧气的消耗,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不得不从外往里输入纯氧。食物的短缺也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农作物歉收,他们不得不减少食物配给,开始体验“饥饿游戏”。

饥肠辘辘的滋味并不好受,再加上缺氧和与世隔绝的环境,团队成员之间开始出现摩擦和冲突。曾经的和谐团队,逐渐被焦虑和猜忌所笼罩。

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八位科学家走出“生物圈2号”时,他们的脸色苍白,神情疲惫。这次耗资巨大的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

虽然他们成功地在封闭环境中生活了两年,但“生物圈2号”的生态系统其实是没能实现真正的自给自足。

“模拟火星”也失败了

这项实验过去24年之后,人类还是没有放弃类似的实验。2015年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荒凉的北坡上,六位科学家开始了在一座白色圆顶建筑里的生活。

这座白色建筑就是他们要度过一年的“火星”,这次实验没有“生物圈2号”那样宏大的生态系统模拟,密封舱的空间直径只有11米、高也才6米。

这一次实验他们想要攻克的是实际操作和心理困境。六位科学家,三男三女,他们需要在这个空间里一起生活、工作和研究,模拟未来人类在火星上的生活。

入住的第一天大家的心情都比较兴奋,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他们把各自带来的私人物品摆放好,熟悉舱内的各种设备,就像是在布置一个新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家”的新鲜感逐渐消退,生活的单调和局限性开始显现出来。每天的饮食都是千篇一律的粉状奶酪、罐头食品和冻干蔬菜。

为了节省宝贵的水资源,他们甚至要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污水。比如每天刷牙用的水,可能就是昨天用过的。他们和外界的联系也是非常受限的,电子邮件有20分钟的延迟,就像是从火星发回地球一样。

这意味着他们想要和家人朋友实时沟通是不可能的,任何突发状况都得靠自己解决。这种信息延迟带来的孤独感,是难以想象的。为了让生活不那么枯燥,也为了收集更多有价值的数据,科学家们给自己安排了满满的日程。

他们穿着笨重的太空服,在火山坡上进行模拟太空行走,采集岩石样本,进行地质勘探。回到密封舱内,他们还要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测试虚拟现实技术在太空探索中的应用,学习怎么远程操控机器人进行火星表面的探测和建设工作。

每天晚上,他们会记录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分享彼此的感受,也会一起看电影、玩游戏,尽量让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在这样一个没有隐私的狭小空间里,六个人朝夕相处,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有时仅仅是因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能引发一场争吵。

更让他们感觉煎熬的是,长时间的封闭生活,会让人对时间的感知变得模糊,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几,也不知道现在是几点。一年时间,终于熬过去了。当密封舱的门打开,六位科学家再次呼吸到新鲜空气时,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喜悦和激动,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麻木。

未来火星移民太难了

从“生物圈2号”,到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上的密封舱,这些在地球上进行的“火星之旅”,就像是一场场预演,提前揭示了人类探索宇宙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

“生物圈2号”的失败,证明了想要复制地球生态系统,然后移动到另一个星球上供给人类生活,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一个看似微小的失衡,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而冒纳罗亚火山的实验,把焦点放在了人类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极限上。

这些实验也暴露了未来火星移民可能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食物、水和氧气这些生存必需品,怎么才能在火星上实现可持续供应?

两次实验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放弃探索宇宙的梦想。在踏上火星之前,人类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结语

想想冒纳罗亚火山上那个“铁罐头”,六位科学家经历的“火星一年”也许就是未来人类要在外星球上几十年要过的生活。走出“铁罐头”的那一刻,他们不是英雄,而是幸存者。他们脸上写满的不是征服的喜悦,而是麻木和茫然。

这比任何数据和报告都更能说明问题,在通往火星的路上,最大的困难也许不是技术,而是人心。如果连在“模拟火星”上都无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那又该怎么在真正的火星上生存下去?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