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学科教学的智慧,是在无边界学习生态中走向“合一

蒲公英智库 2024-04-27 08:21:17

作者丨李斌

来源丨2024第七届小学课程周开幕致辞

题图丨Midjourney

2024小学课程周共横跨七个学科,主题是“回归学习本质,跨越学科壁垒”。这一课堂变革方向,引发了一线教育人的关注与共鸣,为什么?

“回归学习本质”,究竟是让一线师生与课堂回到哪里?我的理解是,教育教学要致力于回到学科的总体目标、回到万物的智慧源头、回到生活的复杂现场、回到心智的完整塑造、回到大脑的“神经计算”、回到成长的内生动力。

这里面有非常多值得研究与讨论的课题,小学课程周各场次峰会的学习内容都多有触及,在这里我简单和大家讨论其中一个“回到”。先举个例子:

高等数学运算方式的可视化表达

这是一张在纽约上大学的女儿果果妹前不久给我发来的图片——高等数学运算方式的可视化表达。果果妹从小擅长写作,爱读杂书,原来的专业也是社会人类学,大半年前居然主动选择转学到电气工程系,让我们猝不及防。她告诉我说:爸爸,工程学背后的硬件设计,才是强人工智能时代造福世界的最有力途径。

果果妹从小建立的人文功底,到今天开始生发主动的社会责任感,开始有了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过更有意义的价值判断。

大家请想一想,一个海外求学、从小爱好写作的文科生,高中阶段可能连数学都没有认真学过,转头要去啃要求极高的工程系高等数学,这是何等大的难题。

但今天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相是:目标难定,方法易得。果果妹的中小学没上一个培训班,全部课外时间都是在读书写作、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度过的,所以她能主动买来各种数学书独立攻读,选全世界最好大学或者机构的课来自我进阶,用一个暑假恶补了自己几乎没有根基的高等数学。她选修的一套“全世界可视化数学教得最好的”免费网上课,其中就有这张图。她拿着图告诉我们说,数学好美呀,这就是宇宙最微观的样子,是理解这个世界本质的最好方式......

于是,高等数学就这样被一个文科生攻克了,最近甚至学到了“痴迷”的地步。一个月以前放春假,她打来电话说,最难的这门学科考试,只学了一个学期的她全班第一个交卷,拿了全班第一的成绩。

她的这个学习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各位老师,最近学习科学领域诞生了一个新的研究成果,叫“神经计算高于逻辑推导”。它意味着当AI时代降临,教育的目标发生位移,教育中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培养人在复杂条件下自主进阶、迁移学习,并做出正确价值选择的“智慧”,重要程度将远远超过在既定目标下,推导出正确答案的“智能”。

所以今天以及面向未来的学校课堂,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重新定义学习目标,重置课堂学习方法,放弃知识本位,让知识点、背诵法和训练题只是作为思维进阶、心智培育、学习力进阶的“沙袋”,而不是目的;应更多将学习重点转移到需要奔赴什么目标的价值判断、心智能力,而不是对如何实现目标的“答案预设”或者“轨道划定”。

第二点我们需要讨论的,什么叫“跨越学科壁垒”,老师们究竟怎么跨?我的主张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学习设计中不断打通与其他学科、真实世界、未来人生的连接,一方面是直接以真实问题、真实挑战“拉高学习维度”。

这意味着学科教育要推动学生从“纸上的二维学习”,走向“世界的三维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关乎二维知识、三维场景、复杂世界和个体经验情感的整体性学习;

意味着学科教育要指向如何连接世界、走进生活、生成素养,以真实问题为支点,重新定义知识、学科、学习、资源、素养能力、成长目标的边界;

意味着学科教育要指向不断超越学科本身,把学科化身为学生理解大千世界的有力工具,增加课堂的宽度与深度,培育学生融会贯通、化知成智的信心与能力。

最后,我们再一次回到学习的本质做一点延展: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我的认识是,学习的根本目标,指向大脑神经元强连接-行动内驱力高水平-人格无意识自完善-学习无边界自运行——而且是以最饱满充分的目标,最有效的进度,最节省能量的过程来实现。

我们还认识到,大脑神经元强连接-行动内驱力高水平-人格无意识自完善-学习无边界自运行,是一个环环相扣、彼此递进的学习过程。所以最有效节省时间与能量的方法,就是学会“合一”——让核心原理、生活课题、世界万象、价值判断、素养生成、人格养成等教育目标,在一个个学习生态中合一,在一个个学习主题中合一,在一个个学习行为中合一。

当学科与价值合一,知识与万物合一,阅读与创作合一,学习与生活合一,学生就将与学习无边界,老师就将与学生零距离——这也是蒲公英教育智库常用的方法论:回归第一性原理,把很多事情做成一件事,化繁为简;同时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出完整的生态,做出多层次的价值。

当学科课堂展开这样的设计,我们就能致力于营造学科学习的科学生态,调用生命内在的生长潜力,创造本能,让学习变得对于学校、老师和学习者本人,都是节省能量又目标充分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的学校就会松弛下来,我们的教育就会饱满起来。

各位老师,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好的学习是生态的样子。

只有在充沛的生态中,学习者才能产生不竭的自我生长、创新创造的动力。因为,生长与创造,是人的基因自带的本能。

2024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步入“深水区”,时代呼唤一线教师重新聚焦“学习”,实现课堂突围。如何让新课标所指向的素养目标落地学科课堂与日常教学,成为每一位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打磨的年度最重要课题。

新时代的学科教学,将有无数可挖掘、可开拓的全新空间,你和我都将以科学精神迎接全新课题。这也正是教育抬头看向未来的转型时期,每一位学科教师的人生使命和成长契机。

责编丨黄耀庭

美编丨张天禹

执行主编丨安迪

0 阅读:0

蒲公英智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