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大家俞贞木三幅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听月工作文化 2024-12-14 17:30:54

明代书法大家俞贞木三幅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俞贞木,明代书法大家,其书法融小楷之精与草书之逸,尽显文人风骨。今赏其《跋天民知命帖》、《楷书书怡颜堂诗卷后》及《楷书深翠轩记跋文》,笔走龙蛇,气韵生动,实为书法瑰宝。

——题记

明朝(‌1368-1644年)‌历经12世、‌16帝,‌国祚276年,‌为巩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思想控制。‌明代书法以帖学为主流,‌法帖传刻盛行,‌受士大夫清玩风气影响,‌以行楷为主,‌追求纤巧秀丽之美。‌明初书法继承元代风格,‌成祖迁都北京后,‌台阁书风兴起,‌并推动习书之风。

我们一起分享明代著名书法家俞贞木书法作品。

俞贞木(1331-1401),初名桢,字有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士。他精通经史,擅长古文辞写作。元末选择隐居,洪武初年因才被起用为韶州乐昌知县。俞贞木擅长小楷书法,用笔娴熟,但在结构布局上稍显不足。他享年七十一岁,一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俞贞木书法以小楷见长,用笔娴熟,但结构稍显不足‌‌1。其草书作品《跋天民知命帖》运笔流畅自然,有笔走龙蛇、潇洒出尘之意味,线条厚重而灵活,章法和谐,兼具宋人“意”与晋唐之“韵。

代表作品有:‌《跋天民知命帖》《楷书书怡颜堂诗卷后》《楷书深翠轩记》‌等‌

明代书法家俞贞木《楷书书怡颜堂诗卷后》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贞木《楷书书怡颜堂诗卷后》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他的小楷用笔精妙,但结构稍显不足。该作品笔力遒劲,字里行间透露出文人墨客的闲适与高雅。其书法风格独特,既有古人的韵味,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理解,堪称明代书法艺术的佳作。

明代书法家俞贞木《草书跋天民知命帖》赏析

俞贞木《草书跋天民知命帖》之一

明代书法家俞贞木《草书跋天民知命帖》,是对黄庭坚草书作品的精彩诠释。此跋文以草书书就,笔走龙蛇,流畅自然,尽显潇洒出尘之意。俞贞木在运笔时,连带丰富,字势一气呵成,多处展现出“一笔书”的独特魅力。同时,其线条厚重而不失灵活,质感十足。在章法布局上,此作和谐美观,既蕴含宋人的“意”,又透露出晋唐之“韵”。与黄庭坚的《天民知命帖》正文相比,俞贞木的跋文同样精彩纷呈,相得益彰,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造诣。

释文:“余在武昌时,得此黄太史帖。伏而玩之至再三,不忍去手。见其冲澹悠深,出入平易近民,书者其可及哉。然公之风不大声色严重,崇高隐然,太山岩岩之势,又岂翰墨之所不精者乎。俞贞木题。”

俞贞木《草书跋天民知命帖》之二

俞贞木《草书跋天民知命帖》之三

附:明代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与天民知命书》赏析

明代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与天民知命书》是其书法风格的典范‌。他早年受宋代周越影响,启蒙书法研究;后汲取颜真卿等人精髓,大字行楷初显独创风貌;最终,在怀素、王羲之等大家的启迪下,行草书风格独树一帜,流传至今。其书法融合诸家之长,展现出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明代书法家俞贞木《楷书深翠轩记》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贞木《楷书深翠轩记》俞贞木所作的小楷跋文,为文徵明的《深翠轩图》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魅力,此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俞贞木以其精湛的楷书技艺,将跋文书写得端庄秀丽,与文徵明的画作相得益彰。这篇跋文不仅是对《深翠轩图》的赞美与解读,更是俞贞木书法艺术的展现,其笔画细腻、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明代小楷的精髓与韵味,成为了故宫博物院中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

俞贞木《楷书深翠轩记》之一

俞贞木《楷书深翠轩记》之二

俞贞木《楷书深翠轩记》之三

俞贞木《楷书深翠轩记》之四

俞贞木《楷书深翠轩记》之五

欣赏了俞贞木的书法作品,我深感震撼。史书上多记载他擅长小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其小楷作品笔触细腻,结构严谨,尽显大家风范。更令我惊喜的是,偶然间我还欣赏到了他的草书作品。那肆意挥洒的笔触,如龙飞凤舞,展现了他高超的草书造诣。俞贞木的书法,无论是小楷的精致,还是草书的奔放,都让人叹为观止,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书法大家。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明代俞贞木这些书法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敬请您的关注、点赞、评论、收藏、分享哦。

0 阅读:18

听月工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