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到底怎么死的?朝鲜人记录证据,学者:原来他不是病死的

小僧乱翻史书 2024-02-28 10:35:4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星河

编辑|t

引言

“太祖天锡智勇,神武绝伦……”

公元1626年,在位10年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这位清朝的实际奠基人以智勇双全著称,但在其死后,留下的不仅是伟大的事业,还有扑朔迷离的死亡之谜。

尽管清史明确写着努尔哈赤因病去世,至今后人仍有别的猜想。

(清太祖努尔哈赤)

一、半生辉煌

努尔哈赤生于女真族一个官员家庭,可惜当时已赶上家道中落时期。身为建州左卫指挥使的儿子,他也常常要帮忙采集山货来补贴家中。

少年时期的艰苦,没有磨灭努尔哈赤的志气。他虽年轻却骁勇善战,上了战场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屡屡立下战功之后,努尔哈赤成功接任父职,走上了仕途。

时值明朝末年,天下混乱,一大批英雄女儿揭竿起义,常有战乱。而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还与现实原因有关。

(努尔哈赤征战)

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的父亲与祖父为劝说王杲之子阿台投降明军,不料却遭明军攻城,父子二人也死于战火之中。

彼时,努尔哈赤仅25岁,为与父亲和祖父报仇,他就此走上攻明之路。

为此,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历经二十多年奋战,于58岁时成功建立政权,史称后金,彻底走上了与明王朝斗争的道路。

(起兵攻明)

努尔哈赤之名,几乎令明军闻风丧胆。正如《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所记载: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努尔哈赤所到之处,明朝城池无不被攻陷。但就在天命十一年,也正是努尔哈赤登基第十年了,他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滑铁卢,本人也在那场惨败的战役不久后便猝然长逝。

这场令努尔哈赤难以释怀的战役,便是1626年与袁崇焕交手的宁远之战。

(后金攻明)

自1618年誓师攻明之后,努尔哈赤屡战屡胜,以至于他带兵攻打宁远的消息传出之后,大量明朝臣子建议弃城而逃。

唯有袁崇焕主张守城,要来军马钱谷之后他死守宁远城,竟真的防住了后金军队的进攻。

原来,努尔哈赤军队战斗力虽强,但袁崇焕当时已有了西洋大炮的助阵。原本放置在城外的大炮尽数收入城内,待到努尔哈赤大军打来了,攻城队伍只有普通兵器,而城内用上了大炮,打得后金军队死伤惨重。

努尔哈赤见局势不妙仍不甘心,与明军对峙十一日,后因大势已去而无奈退兵。

(宁远之战)

此次宁远之战,于努尔哈赤而言打击巨大,罕见的惨败令他深感颜面无存。当年正月双方交战,几个月之后他便突然去世了。

据清史记载,努尔哈赤因病去世。但因与宁远战役惨败时间过于接近,世人常对此怀有争议:是病死,亦或是重伤而死?

对此,朝鲜人有着不同的记载。

二、死因成谜

努尔哈赤之死,千百年来仍存有争议,也不奇怪。毕竟,正月时还雄赳赳气昂昂攻打明军,到了八月,竟就此驾鹤西去了。

(努尔哈赤)

对于他的死因,清史有明确记载:(七月)癸巳(二十三日),上不豫(生病),幸清河坐汤。八月丙午(初七日),上大渐(病情恶化),欲还京(沈阳)……庚戌(十一日),未刻,上崩。

这也是清朝对清太祖死因的统一对外口径。努尔哈赤所生的病,很有可能是背生恶疮,也因此而“清河坐汤”,缓解症状。不料坐汤效果不大,病情发展之迅速,令他在短短时间之内便驾崩了。

但“病死”并非为世人所接受的真实死因,也有人提出了“受伤而死”的看法。其中,以一个朝鲜官员的“记载”流传最广。

(网络图片)

后金与明交战,为何会有朝鲜人牵扯其中?

原来,所谓的朝鲜官员韩瑷,其实是个翻译官。他恰好在当时随朝鲜使臣而来,曾在宁远观战。

在袁崇焕的邀请上城楼观战,韩瑗亲眼看见后金军队在西洋大炮攻势下无还手之力,随后溃败而退兵的场景。或许是见识到了在大炮攻势下双方力量的差距,此人也自己想象代入了一些莫须有的“惨状”,如他回到朝鲜之后所写下的记录:“努尔哈赤已重伤……因愤懑而毙云。”

(宁远之战)

这番言论随后被朝鲜人李星龄收录成书,也给努尔哈赤死因“盖了章”,宣称清太祖非病死,而是负伤难治而死。

事实果真如一个朝鲜翻译官所言,清朝因努尔哈赤“死得不光荣”而有所隐瞒。实际上,这番“因被大炮击中、负伤而死”的言论,也实在是经不起推敲。

三、战死或病死

韩瑗虽确实见证了宁远之战,但毕竟只是旁观者,其写下的记录实际并没有太大可信度。旁观者坚称努尔哈赤负伤,但真正与其交手的袁崇焕却从未提起这个说法。反而在明史记载中,明确记录着袁崇焕对努尔哈赤之死的说法:

“皆云奴耻宁远之败,遂患疽,死于八月。”

(袁崇焕)

倘若袁崇焕真的用大炮重伤了努尔哈赤,必然会被拿出来大肆宣扬,毕竟多次交战都未能伤他分毫。但明史中对此毫无记载,也侧面印证了负伤一事不可信。

更何况,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之后,又很快亲自带兵攻打蒙古。倘若是负伤之人,又有何能力出兵?

宁远一战爆发于正月,而四月时努尔哈赤已兵临蒙古。人生七十古来稀,彼时已经68岁的努尔哈赤如果身负大炮之伤,又何苦冒险出兵,且照旧还是亲自出征。蒙古一战,后金再次赢得轻松,也击碎了他早已负伤的猜测。

(努尔哈赤)

至于如今仍有努尔哈赤实为重伤而死的说法,也可能不甘于一个传奇人物死得如此“平淡”。数十年枪林弹雨尚能安然无恙,却死于恶疮,说来确实少了些英雄血性。

但努尔哈赤所生之恶疮,实际也于他的悲凉心境有关。他战败之后愤恨而回,苦闷不已,短时间内再次出兵作战,也是为挽回一些信心。人生暮年,他似乎无法接受再难轻松打败明军的现实,毒火攻心,也因此苦闷成病。

在医学技术尚且落后的古代,恶疮倘若不能及时化解,致死也不过是一瞬之间。所谓扑朔迷离的死因,也可能只是后人多了一些疑心罢了。

(士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努尔哈赤.[OL].

百度百科.宁远之战(1626年明朝与后金在宁远爆发的战役).[OL].

中华文史网.努尔哈赤死因再辨析.[OL].2021.09.0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