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清越
来源 | 产业科技
共享充电第一股怪兽充电,被寒气吹得遍体鳞伤。
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怪兽充电净亏损9580万元,虽环比收窄48.08%,亏损状况在转好;但连续五个季度都陷入亏损状态,自2021第三季度到今年二季度,怪兽充电分别亏损7940万元、6850万元、9640万元,1.845亿元。
毫无疑问,今年反复的疫情给线下实体消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进而影响共享充电宝的收益。然而,怪兽充电的长期亏损,也不能全部归因于疫情。2021年下半年疫情并未像2022年严重,却仍出现了亏损。
着眼共享充电宝本身,兴起不过数年,每小时的使用价格却翻了好几倍,就算没有疫情影响,用户的买单意愿也大大降低,带给以怪兽充电为代表的共享充电宝企业的难题则是:当提供的服务趋向一致,还不得不提价挽回亏损局面时,增长的空间何在?
扭亏承压
怪兽充电近期营收情况承压,扭亏信号暂未出现,各项业务的收入均出现下降。
2022年第三季度,怪兽充电的营收为8.15亿元,比2021年同期下降12.4%。怪兽充电在财报中给出的解释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移动设备充电业务的收入在本季度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今年前两个季度,怪兽充电营收分别为7.37亿元、6.91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2.97%和28.98%。
共享充电业务支撑主要收入,业务结构单一。今年第三季度,共享充电、充电宝销售和以广告服务及新业务为主的其他业务分别为怪兽充电贡献了7.91亿元、1810万元和580万元的营收,共享充电收入占比高达97.06%。
今年上半年,怪兽充电的三部分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共享充电业务的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8.95亿元下降至7.91亿元,降幅为11.7%;充电宝销售的收入从2021年三季度的2740万元下降33.9%到1810万元。
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广告服务和新业务计划的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720万元下降到今年的580万元,降幅为19.0%。对于业务收入的减少,怪兽充电解释的原因统一为新冠肺炎的限制,导致中国的线下客流量大幅下降。
第三季度,怪兽充电的新增用户数据尚可,但整体业务处于收缩态势。怪兽充电的第三季度新增用户1470万,相比一季度新增的1200万、二季度新增的1160万趋向乐观,尤其在疫情防控政策保持收紧的大环境下,也能看到怪兽充电恢复的潜力。
怪兽充电的整体成本支出呈收缩趋势。收入成本同比下降10.2%至1.255亿元。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7%至2430万元,销售和营销费用从去年同期的8.14亿元下降7.5%至7.525亿元。
财报中给出的原因有维护成本和出售电源库的成本下降、支付给地点合作伙伴的入场费和奖励费减少、人事有关的费用减少等。
纵使原因多种多样,总体传递着一个信号,怪兽充电目前的财务状况不足以支撑其进一步扩张,短期内,生存已成为主要目标。
用户厌倦涨价
怪兽充电盈利难,归根结底是用户不愿意或是太少用户买单。在已经饱和的共享充电宝市场,断断续续的涨价,同质化的服务,正在逐渐让用户厌倦。
几年内价格翻倍,用户使用意愿降低。据沙利文报告不完全统计,从2017-2020年,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的租赁价格从0.5元上涨到了4元。且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客流量较高的商圈,5-10元/小时的共享充电宝也时常能见到。
更让用户诟病的是,一些共享充电宝的充电效率对不起高价。有网友表示,某共享充电宝以前充一小时能充满电,现在一小时只能充20%甚至10%。尽管该品牌不是怪兽充电,但用户反复遇到此类情况,对街边共享充电宝的使用意愿大概率会降低。
在共享充电宝不断涨价的情况下,转向自带充电宝,对大部分用户而言更为划算。在某主流电商平台,搜索充电宝,销量最高的产品仅需70元左右,贵一些的大概在100元左右,购买后可以多次使用,且无需担心借还的问题。有足够的时间做出门准备的情况下,自带充电宝成了更多人的选择。
从整个共享充电行业来看,已进入饱和状态,单个品牌突围难。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格局较为稳定,三电一兽,即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充电占有的市场份额已超过95%。这些品牌在发展初期,需要大量资产投入,因此经历了战略性亏损阶段。
如今市场格局稳定,这些共享充电企业提供的服务也趋于同质化,用户在选择的时候不会过多关注品牌。怪兽充电虽是其中第一个上市,照目前五个季度亏损4亿的情况,能否持续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产业特殊,折旧也需耗费成本。怪兽充电选择的折旧方式是按时间折旧,而非按照充放循环次数来折旧,因此不论是否被用户使用、是否带来收入,到了折旧期就需折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现金流,带来盈利压力。
共享充电宝还能走多远,时间会给出答案。已连续亏损、身处饱和市场的怪兽充电,或许应在排除外部疫情原因后,思考业务的瓶颈与支点。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