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兵团驰援西北,毛主席电告杨得志:勿轻视马家军,不然会吃亏

桂花飘香中秋夜情怀 2025-02-21 11:08:45

“告诉杨得志,千万不要轻视二马,不然就会吃亏。”

解放大西北的战前前委会议上,彭老总拿出了毛主席的电报,递给了刚刚远道而来的杨得志等人。电报上的一字一句,都是毛主席对19兵团的担忧。

就像毛主席说的,他们没有接触过马家军,一旦有轻视心理就会吃亏。

在会上,彭老总还给杨得志仔细分析了马家军的优缺点。他告诉杨得志,马家军的惯用手法是绕到背后突然袭击,这是必须要防范的。

只要能防得了他们这一手,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毛主席和彭老总为什么对马家军这么谨慎呢?

西野成立

按照我党一开始的计划,西北是不打算成立专门的野战军的。因为当时有晋绥野战军,西北的边防问题完全可以由他们解决。

然而随着解放战争的变化,军委逐渐意识到,西北地区必须有野战军。要不然,西北的作战力量实在太弱了。

而且当时老蒋全面进攻的战略马上就要破产,西北地区肯定是他重点进攻的方向。因为这里有马家军,有养精蓄锐的胡宗南集团。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延安。延安作为党中央所在地,若是落入敌手,将会对我军造成巨大的打击。

延安可是众人心中的圣地,落入敌手可了不得。而且党中央离胡宗南非常近,如果西北没有作战力量,恐怕胡宗南一个突袭,党中央就在劫难逃了。

基于这种考虑,中央还是决定成立西野。但想要成立西野非常困难,这些困难就是之前为什么西北没有野战兵团的原因。

这些困难是什么呢?是西北的贫瘠。

就算现在说起西北,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沙漠和戈壁,那就更别说当时那种情况了。

身处戈壁滩的西北人民,富庶程度远远没办法和中原以及南方的人比。

西北人民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很难供养军队。

我军和马家军不一样,不靠掠夺老百姓生存。在最艰难的时候,我军宁愿自己生产自救,也不愿意从老百姓身上掠夺。

但大军要作战,就只能靠老百姓筹集粮食。我军打仗是为了老百姓,不可能为了打仗把老百姓饿死,所以能筹集到的粮食实在有限。

战士们需要吃饭,要不然他们根本没力气打仗。因此,粮食决定了部队的上限,但很明显,西北这边部队的上限很低。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中央选择组建晋绥野战军。然而在我党的战略方针中,晋绥地区又不是首要作战目标,所以才有了西北野战军。

艰苦作战

西野成立之后,面对的是胡宗南和马家军这两大强敌。

1947年,老蒋调整了战略行动,开始重点进攻。毛主席决定放弃延安,带着党中央和敌人周旋,等朱老总等人找新的根据地。

彭老总则带领西野,抓紧一切机会削弱敌人的力量。

西野的力量实在太弱小了,弱小到战役刚开始的时候,还需要毛主席亲自带人和胡宗南的部下周旋。靠着毛主席的周旋,西野迅速布置好了一切。

刚占领了延安,还在沾沾自喜的胡宗南,猝不及防在青化砭地区翻了车。在西野的伏击下,胡宗南损失惨重。

胡宗南自然不愿意吃下这个亏,于是他决定联系二马和自己一起作战。但要是二马真的能和他一条心,国民党早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

国民党失败的很大原因,就是他们喜欢各自为战,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放弃友军。这一点,在山东战场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所以即便胡宗南联系了二马,二马也不可能跟他一条心。不过彭老总还是非常谨慎,在和胡宗南打的时候,时刻防备着二马。

马家军的劣迹在我军中流传,当年的西路军就是败在他们手里。有西路军作为前车之鉴,彭老总绝不会轻易中他们的圈套。

二马也乐意看胡宗南挨打,两边一直不对付。不过在真正触及到他们的利益时,他们也不是不可以放下一切进行联手。

而我军对付胡宗南的时候,马家军趁机占了不少地盘。百姓们受到他们的剥削,他们还趁机扩充兵员,派人四处抓壮丁。

一时间,马家军的势力急速扩张,彭老总也将矛头指向他们。然而在第一次和马家军的作战中,我军就遭到了失败。

战斗结束后,彭老总总结了这次失败的原因。我军对马家军的实力评估不够,而且当时新兵较多,部队之间的协调配合也不到位。

接下来,彭老总的重点就是主抓新部队的整训工作。在彭老总的严厉监督下,新兵们快速成长着,越来越多的地方被解放。

然而,眼看全国即将被解放,老蒋着急了,开始不惜代价拉拢二马。老蒋希望他们能和胡宗南联合起来对付西野,保住西北作为国民党的最后基地。

驰援西北

面对联合起来的“一胡二马”,彭老总明白,靠西野当前的实力是做不到歼灭他们的。

为了能彻底解放大西北,彭老总决定出去借兵。但当时我军正在进行反攻,不仅西北缺兵,哪里都缺兵缺将,根本没有多余的部队可以借给彭老总。

毛主席也发愁啊!西北不能放任不管,这该怎么办呢?毛主席想了想,想到了当时正在山西的十八、十九两个兵团。

这两个兵团原本隶属于华北,去山西是为了解放太原的。但因为三大战役的原因,太原被暂时搁置了。

徐帅当时身患重病,没办法继续指挥解放太原的战斗。但只要解放了太原,山西就基本宣告解放了,这些兵就能让彭老总借走。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彭老总来到太原,接过了徐帅手中的指挥权。善打硬仗的彭老总,丝毫不怕阎锡山的坚固堡垒。

在他的指挥下,我军成功解放了太原。根据毛主席的命令,彭老总带走了这两个兵团,西野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扩充。

然而这两个兵团都有一个缺点,他们没有和马家军正式交过手。对他们来说,马家军非常陌生,他们也不熟悉马家军的战术。

为了防止战场出现问题,也为了能尽快解决马家军,毛主席专门给杨得志发了电报。毛主席在电报上叮嘱他,让他一定要小心马家军。

这还不算,在和彭老总联系的时候,毛主席让他告诉杨得志不要轻敌,不然就会吃亏。毛主席之所以这样担忧,都是因为他们没有经验。

彭老总其实和毛主席态度差不多,都认为他们对马家军没有经验,一开始不适合担任重要任务。

但毛主席坚持让他们担任钳制二马的任务,彭老总只能同意。

当时两大兵团刚来西北不久,彭老总原本应该给他们时间休息的,但实在是战事紧急。

两支部队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就这样匆匆加入了战斗。

这一战,彭老总带着必胜的决心去打,而猖狂了几十年的马家军,也即将迎来他们的终结。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