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说大家都想除掉晋绥第19军军长,刘伯承:糊涂,必须设宴款待

桂花飘香中秋夜情怀 2025-02-20 19:34:08

1945年,我军在上党战役中取得空前大捷。在这场战斗中,国民党晋绥军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也成为了我军的俘虏。

战士们竞相庆贺。因为大家敬爱的刘志丹同志就是牺牲在了他的手上,现在人已经抓住,所以众人纷纷请求除掉这个人。

结果,等陈赓将这件事告诉刘伯承时,却引开了一顿训斥:糊涂,必须设宴款待!

面对这样一个“罪人”,刘帅为何就如此轻易放过了他呢?

曲折的从军路

史泽波出生在河北泊头的一个小山村中,父亲是当地的中医大夫。靠着这门救人的手艺,父亲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史泽波从小也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壮志。

当时他一心想着读书救国,只是因为家中条件太差,在他考到中学时,父亲就已经无力承担他的学费。

即便是这种情况,史泽波依旧没有选择回家种地,而是报考了当时免学费的保定军官学校。

就这样,他正式弃文从武,开启了战斗的一生。

1922年,毕业之后,他来到北洋直系第十五混成旅,当了一名见习军官,并参加了直奉大战。

由于作战出色,他在不久后便被升为营长,并得到了上级徐永昌的赏识。

徐永昌是山西人,与阎锡山关系很好。因此,在直系开始逐渐没落后,他便带着部队,投靠了阎锡山。

就这样,史泽波也跟着成为了晋绥军中的一员。

此后,他先后经历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著名战役,并慢慢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

凭借着优秀的作战能力,他的职位也开始步步高升。在短短的几年内,他便从排长一步步升到了团长。

而他之所以升为团长,正是因为他在与我军作战时立下了“大功”。

那是在1936年,我军经历了漫漫征途后,刚刚抵达陕北。面对我军如劲草般又重获新生的趋势,老蒋焦急不已。

随后,他便立即给阎锡山传信,命其更加“猛烈”地围攻我军。

阎锡山也不愿自己的“地盘”被别人占领,于是立即派了史泽波过去作战。

彼时我军还未在陕北站稳脚跟,便又立即陷入了危机之中。万般无奈之下,我军便下达了东征阎锡山的命令。

而作为与晋绥军交手已久的刘志丹,则当仁不让地主动请缨了。之后,在他率领下,我军一路高歌猛进,把敌人打得节节败退。

然而,就在我军抵达三交镇时,忽然遇到了在这里埋伏已久的史泽波部队。

敌人一见到我军便开始凶狠阻击。刘志丹同志为了掩护部队撤退,壮烈牺牲……

得知敬爱的刘志丹同志牺牲后,战士们既悲痛又愤恨。

他们也深深记住了史泽波这个名字。大家都期待能有一天将这个“罪人”抓住,为首长报仇。

不过没过多久,全面抗战便爆发了。大家还没来得及抓住史泽波,便要与他联合抗日了。

爱国名将

不得不说,史泽波的军事能力确实很强。他也确实是一位真正的爱国将领。

在抗日战争中,他每次都争当先锋,为抗日大局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7年,日军调集了近万人的师团,开始猛攻晋西的门户柳林,试图西渡黄河,向陕西进军。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史泽波利用柳林“两山夹一沟”的地形,以“诱敌深入”的战术,将敌人引诱至我军的包围圈,最终将其一举消灭。

在这场战斗中,晋绥军歼敌一千五百余人,给予了敌人一次重创。而这大捷,也成为了太原战场上为数不多的胜利。

1941年,日军在一个风雪的深夜,再次调集数千重兵,开始偷袭晋绥军把守的战略要冲——华灵庙。

当时驻守在这里的只有史泽波的一百四十几人。敌众我寡,敌人又来得极其突然,士兵们瞬间陷入了绝境。

就在危急关头,24名勇士挺身而出。他们在身上绑满手榴弹,毅然冲向了敌人的阵地。

就在爆炸声响起的下一秒,史泽波抓住时机带兵冲了上去,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这24名勇士的壮举很快就传遍了全国。而作为指挥员的史泽波也成为了抗日名将。

但即便如此,战士们依旧没有忘记他对我军犯下的罪行。

刘帅的命令

1945年,日军刚刚投降,阎锡山便为了抢占地盘,派此时已经是19军军长的史泽波,进攻我军解放的上党六城。

见敌人如此蛮横,刘伯承立即派陈赓过去给予还击。

由此,上党战役正式打响。

陈赓一出手,便直接解放了数座县城,随后兵锋直指上党中心长治。

史泽波见大事不妙,连忙向阎锡山请求支援。随后,两万晋绥军便从四面八方赶来,准备驰援长治。

结果,这正好随了陈赓的意。他利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对长治只围不攻,最终将两万敌军全消灭了。

此时敌人已经无力回天。我军原本试图向史泽波招降,岂料对方并不领情。

别无他法,陈赓只好发动攻城战役,全歼了守城敌军,并生擒了史泽波。

昔日的仇人终于落网,战士们无不激动万分。他们联名上报,请求处决敌军长。

陈赓有些为难,于是立即将这件事告诉了刘伯承,解释大家都想除掉史泽波,为刘志丹同志报仇。

然而,刘帅听了这话却眼睛一瞪,连说了几声“糊涂”。他不仅不同意处决对方,还吩咐一定要设宴款待对方。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时两党正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而上党战役就是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行动。

毛主席临走前还表示,只要他们打得越好,他就越安全。现在战斗胜利了,这就意味着我军在谈判中占了上风。

但若是将敌人杀掉,难保敌人不会借此大做文章,所以史泽波一定不能杀。

况且他确实是一位抗日英雄,对全国抗日有着巨大的贡献。基于此,我军也应该宽大处理。

就这样,在刘帅的谆谆教诲下,战士们逐渐放下了仇恨,开始给予史泽波优待。

在史泽波被关押的几年里,徐向前还亲自找他谈过话,想让他留在我军做事。

但对方却直接拒绝了,表示“一人不事二主”。从这里就能看出,其实他脑子中还存留着旧军队思想。

徐帅见他态度坚决,便也没再强求。最后,我军还贴心给他发了路费,将他释放了。

但他回去后,却并未受到国民党的表彰,反而遭到了怀疑,开始处处受排挤。

后来阎锡山又建立了一支名为“雪耻立功团”的队伍,又让史泽波担任团长,命他继续与我军对抗。

结果,这支部队的成员早就不想受国军的气了,刚上了前线便一股脑地投靠了我军。

队伍散了,史泽波也就成了一个“光杆司令”。他料想阎锡山不会再相信自己,于是便回老家务农了。

建国以后,他便像父亲一样,当了一名针灸医生,过上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1986年他在河北老家病逝,享年87岁。相较于其他流亡的国军将领,他也算落叶归根了。

0 阅读: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