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香椿

丁是丁卯 2025-03-31 10:32:45
虽然只有不到三百公里路程,临沂的春天来得比青岛早。青岛的香椿树还没发芽,临沂的香椿已经是“大秧里”了。大秧里是方言,意思是正当季。一大早开车去滨河早市,买了土豆,铁皮柿子,韭菜,还有两把香椿。卖香椿的摊位很多,跟那个女摊主买香椿,是因为她家的土豆个头小,蒸来吃的话,不用对半切开。香椿一把把捆得整整齐齐,用粉色橡皮筋,像绑大闸蟹的那种皮筋。我说要一把香椿,我老公说“两把”。那女的说:我给挑把好的。回家拆开橡皮筋,准备清洗、焯水、腌渍。香椿散开,看到中间捆着这样的一小把。显然是,为了压秤。捡出来扔进垃圾筐,就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这代人学做家务,从小学会的一项技能可能就是“淘米”。那时的大米里往往有沙子,必须一遍遍淘洗才能把沙子淘出来,不然,做成米饭或煮了稀饭,说不定能硌掉谁的大牙。淘米要用两个盆,把大米放入其中一盆,加适量水没过米,轻轻搅拌使大米翻滚,让沙子分离,沉淀到盆底。接着倾斜盆,将水和大米缓慢倒入另一盆,避免沙子倒出。随后在装米盆里再次加水搅拌、沉淀,又把水和米慢慢倒回原盆。一遍淘不干净,还要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盆底没有沙子为止。如今我们吃的大米基本上“免淘洗”,没有沙子,只需要清水过滤几遍就ok了。当年大米里有沙子,与加工水平有关,稻谷晾晒场地大多未硬化,人工作业,翻动稻谷过程中沙土和杂物也极易混入,再加上加工大米的工具简陋,无法将混入的沙土和杂物完全筛选出来,导致大米中混有沙粒的情况较为常见。但也有专门往大米里掺沙子的。过去粮食短缺,经济欠发达,掺沙子增加重量,能多赚个块儿八毛的。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当年报纸上有一则新闻,那时好像还没315呢。报道的是南方某地往大米里掺沙子增加重量是“公开的秘密”。读到这样的新闻,当年的感想是:人太坏了。在一把香椿里捡出这一小撮不能食用的香椿梗,在一桶草莓底部发现烂掉的草莓……这样的滥竽充数和坑蒙,遇到太多次,早就麻了。昨天的文章,有读者留言说她多年前买过一棵金雀花,栽到楼后园里,被人偷了,连根挖走了。我本来想回复:那偷花之人,每次看到花开不觉得羞愧吗?想不起来花是自己偷的吗?又想:偷花之人,如果会这样想,就不会偷了。季羡林老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写过一篇文章,《坏人是不会变好的》。他说: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他还说:坏人是不会变好的。那咋办?发展经济。衣食足才能知廉耻。能这样做的人,还是太穷了。迭代。让一代坏人先死光。这个社会会好吗?下午去游泳还想:真的想再活五百年,看看那时候的社会,是不是比现在更好。把香椿梗掺在一把香椿里,把烂草莓放在桶的底部……以次充好,滥竽充数,那但捆扎香椿的人,那把草莓装桶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能发大财吗?才怪。功德池里的水都漏光了。买到这样的香椿,我也并没有生气,或者特别讨厌谁。我最近才意识到讨厌任何人都需要消耗自己能量。没必要,不值得。那卖香椿的,也可能只是个菜贩子。中午我妹妹去我妈家,又送给我两把香椿。也是滨河早市买的,也用粉红橡皮筋捆着。拆开来看,都是好的。
0 阅读:0

丁是丁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