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三载作训情——陈启军戎马祁连43

绿拂晓 2024-02-16 06:24:37

作者:陈启军

看 地 形。左 起 作 者、侦察科副科长范志欣、参谋龚聪慧

我从1971年调入团作训股,到1984年离开师作训科,先后在团、军、师作训部门工作了 13 年,占去我军旅生涯三分之一多的时光。作战训练工作给我留下永久的回忆,作训部门的工作生活经历,已经成为影响我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作训部门工作期间,我有幸接触到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新四军、老八路、老前辈等团师军乃至大区和总部首长。他们的精神境界、思想情操、人格风范、领导艺术和工作作风,无时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激励着我一路前行。

在作训部门工作期间,我有幸与同行中的各类尖子一起工作。“活地图”孙继武、“一口清”隋元昌、“一笔成”惠广寿、“活资料”刘德山,参谋尖子龚风森、苗逢雨,以及既熟悉参谋工作又懂得带兵的杨志成、陈杰、杨俊峰,作训工作的好带头人陈家夫、孙升合处长、邱衍汉副处长等。他们一流的参谋业务、无私的奉献精神、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厚的作训情怀,使我受益匪浅,成为我学习看齐的榜样,努力的方向。

作训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紧张忙碌。无论哪一级的作训部门,一年到头,一天到晚,总是不知疲倦地高速运转。逢年过节,要战备值班;野营拉练、军事演习,要早起晚睡,上下联络;执行急难险重任务,要昼夜连续奋战,协调指挥部队;平时要掌握了解部队最新动态,实施及时有效指导。有人用“四多”总结概括作训部门工作生活特点。即“干的工作多、吃的苦头多、挨的批评多、受的委屈多”。在我看来,还有三多,即“接触首长高层多、参加各种活动多、眼界开阔见识多”。作训参谋们,正因为有这“七多”的历练,才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我军建设的杰出人才。

我所熟知的团师军乃至大区军事首长,也包括有的政工首长,很多人都有在作训部门工作的经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坚毅果敢、临阵不慌的意志;雷厉风行、干脆利落的作风;独立思考、沉着冷静的品质;缜密周全、协调各方的风范,不能不说,与他们曾经的作训工作经历有关。

与我同期共事的作训参谋,一个个都成长为团以上指挥员,其中不乏将军级人物。我 1980 年到 165 团工作时,3 个营长、作训股长和参谋长,都是当年作训股同期参谋。其中参谋杨志成(后任股长)担任参谋长,1、2、3 营营长分别由陈杰、陈启军、杨俊峰担任,张绪胜担任作训股长。

年初团召开党委扩大会安排部署年度工作任务后,一位团首长和我们开玩笑说,今年的军事行政工作,就由杨股长带领他的参谋抓落实了。后来,我们 5 人都走上了团以上主要领导岗位。一个团的作训部门尚且如此,全军作训战线的精英们,在我军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不言而喻。

作训科长虽然说也是参谋人员,但又是职能部门领导。如果说我在作训科长任上有什么可圈可点的话,那就是重视人才培养。我在抓思想作风建设的同时,着重抓参谋能力素质的提高。除正常业务训练外,还每周安排两个晚上学习交流,互学互鉴。平时工作中,有目的地培养提高参谋综合素质。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一份电报让大家分头起草,而后集体讨论评议,择优选用;有时有目的地分配各自不熟悉不擅长的工作任务,使大家在不断学习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经常有意识地给表现优秀的同志压担子,让他们在独当一面的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

我任科长期间的 17 名参谋后来都发展到团以上领导岗位,其中李亦辉、马宏伟、王时、袁振光、庞奇、步志强等 6 位同志被选调到总参、军队院校或军区机关工作,有的成长为将军。

我始终认为自身努力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决定因素,但作训部门这个平台,则是难得的条件和环境。

说作训部门锻炼人,丝毫没有其他部门埋没人才的意思。只是由于自己出身作训,对作训部门和搞作训的人有一种特殊感情而已。人才的生长途径很多,因人各异。司令机关其他部门也各具特点,各有千秋。同样锻炼人,培养人,出经验,出人才。

(待续)

1983年12月出席19军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1 阅读:41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