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果西兰花
前言
3月29日,央媒光明网发布了一篇关于“水果塌房”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该文章曝出:近期有一部分水果商家,通过一系列造假手段,营造了一件件欺骗消费者的水果骗局。
对此, 有不少网友表示:越看其加工流程,就越害怕,甚至以后都不敢吃水果了、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不良商家都是如何“包装”的吧。

报道
“水果西兰花”近期,一颗“水果西兰花”顶15根香蕉的话术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博主的宣传作品当中。
他们宣称:只要你吃了这一款“宝藏”产品,每天就不用再为膳食纤维发愁了,甚至有时候还能达到一周瘦8斤的奇效。
当你去网上搜索“水果西兰花”的时候,还会发现这小小的蔬菜价格可不便宜呢,其1斤价格甚至要10块往上。

博主们纷纷推荐
要知道,网上普通的西兰花,十几块钱就能买4斤以上呢。
这水果西兰花到底是什么来路?从外观来看,也仅仅是个头小了一点,怎么就突然贵了2、3倍呢?
后来小编看到了央视农业的视频后才得知,所谓的“水果西蓝花”,其本质上仅仅只是把大个头的西蓝花削成小的,或者干脆拿顶上长不大的小西蓝花充数!



央视农业
好家伙!只换了一下农作物的个头,再起个“洋气”一点的名字,就敢直接翻两、三倍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不纯纯的“诈骗”吗?
后来,有“不死心”的记者,拿着西兰花,找到了专家鉴定,问其是不是有网上所吹嘘的“1颗顶15根香蕉”这么神奇。


水果西兰花与普通西蓝花价格对比
结果专家回应道:所谓的“水果西兰花”,其实就是一正常农作物,其口感、营养价值根本就没有什么差别!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网友感叹道: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啊,为了多赚那一点钱,真滴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但小编告诉你,这还仅仅只是不良水果厂商们,最肤浅的骗术,下面这几个水果,才是让人真正的“大开眼界”。

报道
“Q弹、甜美”的“金”西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去逛街的时候,总能在景区周边或者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发现有小贩卖着这种看起来“金灿灿、香甜可口”的小水果。
当我们揣着好奇的心思去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商贩就会告诉你这是“大名鼎鼎”的“金”西梅!
什么?金西梅?
要知道西梅可是不便宜啊,1斤怎么着也到20块往上了,这金西梅又有什么独特的说法吗?
谁知,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那叫一个齁甜啊!咬下一口就感觉自己的口腔,被糖和香精给占领的感,一丁点水果味都没有。
后来一查才知道,所谓的“金”西梅不仅和西梅没什么关系,更不是什么水果!其本质上就是一些“烂”桃子组成的废品,根本就不适合人吃!
我们知道,在桃子种植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桃子的质量,让其长得硕大饱满,就得在生长前期的时候进行梳果。






金西梅的来源
在梳果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会把个头大的桃子留下,把上个头较小的桃子摘下,从而让桃树能所有的能量,都供给到大桃子体内。
而那些“废品”小桃子,经过厂家的加工、处理,最终摇身一变,就成为了比大桃子还贵的“金”西梅。
这时候可能会有网友提问了:这些桃子,连生长流程都没走完,味道能好吃吗?

金西梅配料表
诶!所以这个时候,商家就开始给小桃子做起了“美颜手术”,像添加剂“柠檬酸、糖精钠、甜蜜素”等更是不要命的往里加。
虽然,食品添加剂没那么可怕,大部分商品也都有添加剂的成分存在。
可你想想,连原材料都给你弄虚作假的厂家,在添加剂方面又能有多好呢?

金西梅
以后看见这种水果,还是离远一点吧,一时图个新鲜尝一下到是没什么,可一旦吃出事甚至致癌了,那就要命了。
其次,如果你认为,只是将发育不良的水果给你,就已经是极限的话。
商家会用行动告诉你,什么叫做真正的“营销天才”,一个简简单单的梨子,都能在他们的嘴里称为“西藏明珠”。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藏乌梨
“西藏明珠”藏乌梨
近期,这个藏乌梨正是火遍了大江南北,什么时候拿起手机都能刷到它的视频。
在商家的宣传视频中,这款梨子汁水丰富、外表独特,是来自“西藏高原的稀奇品种”,有着润肺止咳的奇效。
可随着央视的报道,这颗“西藏明珠”,也被打假了。

央视打假
西藏根本就没有什么藏乌梨!中国农业科学院负责梨种的专家薛华柏还专门对此作了回应:这种梨子应该是普通的梨子通过了高温处理,才变成了这样,跟一般的水果没什么区别。
可就是这样和普通水果没有任何区别的梨子,加上了“产量稀少、抗癌”等名头,就能卖到2、3十块一斤,实在让人难评。
要是这样让商家搞下去,以后估计就没有什么农民在种梨了,他们辛辛苦苦一年育种、施肥、摘果还卖不到5块钱一斤。

藏乌梨
结果这些“骗子”随便搞点营销套路,就能套取10倍的利润,真是太可恶了!
好在,现在经过央视和正义之士的科普,现在大部分网友都知道了真相。
现在再去某东平台搜藏乌梨,也已经全部下架了,也算是给那些真正辛苦劳作的果农们,一个交代。
信源:光明网 2025年3月28日关于“果断曝光!水果界确实有一批“大忽悠””的报道

信源截图
结语从水果西蓝花到金西梅,再到藏乌梨的经历,也可以得出当网上突然冒出来一款“网红水果”的时候,千万不要贸然购买。
那些看起来色彩鲜艳,名气好听的水果,很可能就是商家针对冤大头的“智商税”。
为了保险起见,在这些水果还没有得到权威机构证实之前,还是先吃传统老牌水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