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后引进棉花,冬天古人是怎么扛过去的?佩服古人的取暖智慧

阿离言 2024-12-20 16:38:09

文| 赵公子

编辑| 赵公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寒冬腊月冰天雪地,裹着厚实羽绒服,手捧一杯热饮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抵御严寒的。

要知道直到宋代之前,古代的人们都是没有棉被可以御寒的,更不用说其他的过冬手段了。

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更没有便捷的电热毯,古人是如何在漫漫长夜里安然入睡?又是如何在冰雪覆盖的大地上保持活力?

原始时代的御寒智慧

试想一下,在远古时期,面对凛冽的寒风和冰雪,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在那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他们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本能与大自然抗争。

相互依偎,互相取暖,用身体的温度对抗严寒,又或者来回奔跑,让血液加速循环,产生热量,甚至是将树叶或兽皮裹在身上,形成简陋的“保暖衣”。

随着人类的进化,火的出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北京猿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用火和管理火堆的痕迹,这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用火取暖和保存火种的技术。

熊熊燃烧的火焰,不仅驱散了寒冷,也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火花。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御寒不仅仅依靠衣物和住所,饮食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古人深谙“药食同源”的道理,巧妙地利用食物的特性来抵御寒冷,增强体质。

古代的楚地,也就是如今以湖北省为中心的地带,是北方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冬季阴雨潮湿,体感温度较低,为了抵御湿冷的侵袭,楚人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冬季饮食文化。

热食是楚人冬季饮食的重中之重,考古发现的鬲、陶鼎、铜鼎等炊煮器具,正是他们享用热食的佐证。

这些器具底部可生火加热,让楚人在寒冬腊月也能随时享用热饭热菜,这种“围炉煮茶”的场景,与今日湖北、四川一带的火锅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人们对热食的钟爱。

试想一下,在寒风呼啸的冬日,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谈笑风生,该是多么惬意和温暖!

还有就是饮酒也是楚人冬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楚汉墓中出土的大量酒具——形态各异的耳杯、精致的铜樽,可见当时饮酒风气的盛行。

而这并非简单的喜好,在寒冷的冬季,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抗寒保暖的作用,一口烈酒下肚,暖流涌遍全身,驱散了寒意,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除了热食和饮酒,楚人还非常注重食疗养生,生姜和花椒是他们冬季常吃的两种调味料。

望山一号楚墓、包山二号楚墓以及凤凰山168号墓中都曾出土过生姜,这说明生姜在当时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生姜性温,可以暖胃散寒,增强人体抵抗力,正如民间谚语所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

花椒同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可以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人们更好地吸收营养,而为了补充能量和增强体质,肉类也是楚人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信阳一号楚墓中发现的活殉小鹿,以及其他楚墓中出土的水牛、黄牛骨和幼山羊,都表明肉食是楚人冬季重要的营养来源。

无论是鹿肉、牛肉还是羊肉,都具有暖胃驱散寒邪的功效,为人们提供抵御严寒的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楚人的祭祀用牲也体现了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庶人所用的祭牲各不相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的差异。

而为了营养均衡,楚人还会食用丰富的蔬菜和瓜果。

《战国策》《吕氏春秋》以及《庄子》中提到的葵、芥、杼栗、棘等蔬菜,都是楚地特产,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他们保持健康,抵御寒冷。

当然如果只是吃吃火锅喝喝小酒,想要熬过满满冬季也是不现实的,古代的衣物和居所在冬季是如何保暖御寒的呢?

衣物与居所的保暖艺术

除了从饮食上获取温暖,古人还巧妙地利用衣物和居所来抵御寒冷,他们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自身财力,创造性地发展出各种保暖措施,构筑起温暖的港湾。

在棉花普及之前,古人御寒的衣物可谓五花八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常见的御寒衣物是纸裘。

这种用楮和藤纸制成的衣物,从魏晋到唐宋时期一直在民间流行,纸张成本低廉,易于获取,使得纸裘能够被广泛普及。

唐代陆长源的《辨疑志》中提到的“纸衣禅师”,以及陆游的诗句“幸有藜烹粥,何惭纸作襦”,都说明了纸衣在当时社会中的普遍性。

除了纸衣,还有一种名为“纸被”的御寒物品,在南宋文人圈中十分流行,这种以野生藤条为原料制成的被子,光泽好,保暖性强。

只不过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纸被并非普通百姓所能负担得起,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对于富贵人家来说,他们则可以选择更加保暖舒适的皮毛制品,羊皮、狐皮、貂皮等动物皮毛制成的裘衣,不仅保暖效果极佳,也彰显了穿着者的身份和地位。

史料记载的名士陶弘景,每年冬天必披狐裘,衣物甚至几层叠加,这在当时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由于家境贫寒,只能穿着破旧的裘衣,在诗中感叹“裘敝金张子”,表达了冬日御寒的艰难。

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很多的头巾、帽、手套裙、衣、鞋等,种类繁多,做工精细,体现了,为我们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古代服饰文化。

除了衣物,古人对居所的保暖也颇为讲究,楚地常见的“穾厦”式建筑,不仅注重房屋装饰,还特别关注墙体用料和地面设施,以保证冬日的保暖性。

老河口五座坟3号西汉墓的椁室,模仿墓主生前的住宅,建成了一座双层多室的建筑,内有大门、楼台、楼梯、大厅,甚至还有向阳的温室和冬暖夏凉的地室。

从原始的火塘到奢华的温室殿,古人的取暖设施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半坡和姜寨等遗址中发现的灶炕,是早期人们取暖和做饭的场所。

咸阳宫殿遗址的壁炉,以及秦长乐宫的火墙,则是更为先进的取暖设施。

到了汉代,汉武帝建造的温室殿更是奢华至极,以花椒和泥涂壁,披挂锦绣,设火齐屏风和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营造出一个温暖如春的室内环境。

而椒房殿则以椒和泥涂壁的方式,散发出温暖芬芳的香气,为后宫增添了一丝暖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不断探索和改进取暖方式,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取暖工具,从简单的木柴炭火到精巧的手炉,无不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和对温暖的渴望。

最初人们利用木柴和炭火取暖,普通百姓通常使用木柴,而贵族则更青睐燃烧时间更长、热量更高的炭火。

在火炕的基础上,富裕人家和官宦人家又发明了火墙,他们将炕下的烟道延伸到墙体中,形成一整面的火墙,将火炕的热量传递到整个房间,使室内温暖如春。

火墙不仅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还能够保持室内干燥,防止湿气侵蚀,成为当时北方地区冬季御寒的“奢侈品”。

与北方不同,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冷,更适合使用火盆取暖,火盆制作简单,只需一个铜盆或铁盆,倒入炭火即可。

它不仅可以在室内使用,还可以移动,方便家人围坐取暖,贵族家中的火盆通常造型精美,不仅是实用的取暖工具,也是一件精美的装饰品。

南方的湿冷天气,使得火盆成为居家过冬的必备之物,家人围坐在火盆旁,烤火聊天,享受冬日里的温暖和惬意。

除了固定的火盆,还有一种更加便携的取暖工具——手炉,手炉小巧玲珑,可以随身携带,尤其受到富贵人家和文人墨客的喜爱。

冬天出门时,将燃烧过的木炭放入手炉中,温暖的热度便会散发出来,驱散寒意。

明清时期,手炉非常流行,许多文人墨客甚至以手炉为题材创作诗词歌赋,例如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提到的“瑞脑销金兽”,就是一种燃烧香料取暖的器具。

瑞脑是一种珍贵的香料,燃烧时香气扑鼻,兼具温暖和香气的双重功效,深受富贵人家的喜爱。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取暖工具,还有一种名为“汤婆子”的器具也值得一提。

汤婆子是一种盛热水保温的器皿,通常由铜或陶瓷制成,外形酷似茶壶,可以放入被窝中取暖,是古代常见的寝具之一。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的这些取暖用具也都慢慢的演变为更加便捷的方式,那么宋朝棉被出现之后,古人又是如何御寒的呢?

纸衣与宋代棉被的初现

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古人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来改进御寒方式,纸衣和纸被的发明,以及棉花的引入,标志着古代御寒技术的重要进步。

宋代开始棉花传入中国,为人们带来了更加温暖舒适的棉被,棉花最初在南方沿海地区少量种植,由于其优良的保暖性能,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棉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麻布和丝绸的依赖,被誉为“不麻而布,不茧而絮”的神奇材料。

随着宋元时期贸易的扩展,棉花的种植逐渐在中国推广开来,元代官方甚至设立了“木棉提举司”,专门负责推广棉花种植,为棉布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明朝时期,棉花种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深知百姓冬季御寒的艰辛,他颁布了植棉令,强制推广棉花种植。

根据政策要求,每户农户必须种植一定比例的棉花,用于制作棉衣和棉被,如有违反,将面临牢狱之灾,而积极种植棉花的农户,则会获得税收奖励。

在官方的大力推动下,短短二十多年时间,棉花种植便普及到全国各地,曾经是奢侈品的棉衣和棉被,终于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用品。

明朝末年,中国开始向菲律宾等国出口棉布,到了清朝,每年向沙俄出口棉花的利润高达一百多万卢布。

棉花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善了百姓的生活,也为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结语

从原始的相互依偎、奔跑取暖,到利用火、发明各种取暖工具和御寒衣物,再到棉花的普及,古人御寒的方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这其中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棉花的普及,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御寒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古人御寒的智慧,如同星星之火,温暖着千家万户,也照亮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古人的经验中汲取智慧,珍惜来之不易的温暖,并将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0 阅读:29

阿离言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