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绝望了:一旦开战,火箭军首波瘫痪美军亚太所有空军基地

退休教书匠书房点兵 2024-12-24 22:36:45

我们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让美国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尤其是我们火箭军的发展速度和装备更新换代进度,更是让美国一部分专家智库学者甚至美军高层“如鲠在喉”。

就在最近,美国著名智库史汀生中心在12月份发布了一份新的报告,题目为《弹坑效应:中方对美国印太空军基地的导弹威胁》,在这篇报告中,美国智库的专家们感受到的已经不是压迫感,而是绝望!

这篇报告由凯利·格里科、亨特·斯林鲍姆、乔纳森·沃克,三位专家主导编写,其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如果一旦未来中方与美方爆发战争,那么在关键的头几天甚至头几周内,中方的导弹袭击可能会瘫痪美国在日本、关岛和其他太平洋地区的前沿空军基地的跑道和滑行道。而美军现在采取的策略只有,分散飞机、提高跑道抢修能力和加强反导战力。然后,这份报告给出的最终结论就是:美军这么干,没什么用,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当然,美国这些专家花这么多时间,这么大篇幅写出来的报告,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绝望”,更多的还是要给美军想招。但是他们想的招也不过就是现有方法,所谓“敏捷作战理念”,把美军战机分散部署,尽可能利用太平洋上的民用机场,日本自卫队基地,还有日本的民用机场等。这其实也都是近年来老生常谈的内容。

西方关注我们的火箭军建设不是一天两天了。毕竟我们火箭军的作用,从战略上执行威慑任务,在战术上担当远程打击任务,而且还是常态化核常兼备的部队。因此,从火箭军的前身“第二炮兵”开始,西方就一直炒作它是关键时刻的“王牌”力量。这一点很显然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一旦中方真的与美方发生冲突,美国人是不是太限缩自己的思路了?只会有火箭军去“招呼”他们?

两大相争,第一时间其实最怕就是核武器对轰,就算双方有“默契”,刻意限制只打常规战。我们火箭军炸有美军驻扎的机场,只是他们的一项作战任务,美军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头一波的“东风”导弹雨,天上飞的轰炸机,后续补刀的战斗机,还有确认战果顺带防备反扑的无人机,这些都是美军要面对的对手。

另外,美国人进行基地升级,叫“战场建设”。那我们就不会提前做“战场建设”?这事我们不仅仅是提前做,而且是在一直做,是常抓不懈的工作。平时的侦察加上天基卫星可见光、不可见光、SAR成像 ,只要过顶就肯定会进行拍照存档。对于分米的精度来说,美军用什么车运什么材料,做什么动作,都可以清楚地显现出来。知道目标类型,目标位置,到时候就更容易制定打击计划,那美国人做的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美国这些智库花这么多心思写报告,最终要配合的就是为了多要军费。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只不过,这份报告唯一有点新意的内容,就是这些美国智库专家最后还留了一个带“尾巴”的结论:美军战术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所有人员,所有设备,所有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且这些机场都准备好干这些军用用途了。言下之意,就是美军这些条件达不到,这事就不具备可操作性。

就算美军最后真的按照这些专家的思路,花了大价钱升级机场,储备弹药和油料,培养足够多的地勤人才,但是我们火箭军仍然可以确保在战争的头几天内有效瘫痪美军战机的起降。至于是瘫痪72小时还是96小时,那就无关痛痒了。

0 阅读:48

退休教书匠书房点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