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国历史上最早去世的开国上将,也是少有的独臂将军,他去世的时候刚刚47岁,可即使追悼会当天天降暴雨,20万军民却无一人离去,他究竟是谁,竟有这么大的“魔力”?
一、“贺小龙”图|左侧第一人为贺炳炎1913年,贺炳炎出生于湖北宜都的一户贫苦农民之家,或许是家中没有什么好吃食,贺炳炎的个子一直不高,九岁的他甚至赶不上同村六七岁的孩子,虽然个子小,但贺炳炎的胆子极大,如果有人以为他个子小就欺负他,他总会挥起拳头,积极反抗,这也让他成为当地少有的不受纨绔子弟欺负的孩子。
中国红军打响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后,各地有识之士纷纷响应,参加革命。
宜都地理环境优异,群众基础好,因此,1928年秋,贺龙就带领部分红军路过宜都,为了让中国改天换地,贺炳炎的父亲加入贺龙的队伍中,成为一名红军战士。
一年后,贺龙率军回到宜都进行游击战,贺炳炎的父亲也跟随大部队回到自己的家乡,同时,看望一直在家中务农的妻儿。
贺炳炎看着父亲一身戎装内心十分激动,他总是缠着父亲让他讲述战场的故事,其实,战场上的事情有什么好讲的,不过是你死我活罢了,可是儿子爱听,那他就尽量将战场的血腥美化一些。
听到父亲讲的故事,贺炳炎的内心瞬间燃起熊熊火焰,“我想当兵”,这句话脱口而出,这让在一旁给他讲故事的父亲愣住了,他不想儿子感受战场的凶险,于是,拼命拦着儿子,不让他参军,可没想到,儿子还是来到了营地,来到了贺龙面前。
当时贺炳炎只有15岁,人还没有枪高,而且十分瘦小,一度被招兵员拒绝,不过,贺炳炎说:“我会喂马,我可以给你们喂马!”
此话一出,旁边经历过战争的士兵们都劝他“等你长大后再来也不迟。”
不过,贺炳炎却无论如何都不愿离开,直到吵闹声惊动了在营地办公的贺龙。
贺龙走出营帐后看到是一个小孩子吵着闹着要参军,于是,走到贺炳炎身边,摸了摸他的头,说:“既然要当兵,那就当,不过你还小,不能上战场,去宣传队帮忙吧!”
就这样,贺炳炎参加了红军,跟随部队辗转各地,为了保护他,贺龙任命贺炳炎为自己的警卫员,跟在自己身边。
有一天,贺龙率部遭遇一批国民党军,为了避免过大伤亡,尽快结束战斗,贺龙命令贺炳炎向红六师传达进攻命令。
贺炳炎领命到达红六师传达完毕命令后,并没有快速回到贺龙身边,而是在途经战斗部队阵地时顺手拿出枪参与战斗,甚至不小心正面遇上几十名逃出红军包围圈的国民党士兵,好在那几十位国民党士兵已是惊弓之鸟,贺炳炎自己就将那些人吓唬住,对于那些想要反抗的敌人贺炳炎直接扔过去两枚手榴弹,让他们彻底老实。
在贺炳炎的威慑下,剩下的47名国民党士兵沦为俘虏,被他押着朝营地方向走去。
图|中间坐者为贺炳炎就在贺炳炎一心参与战斗的时候,贺龙见到贺炳炎这么久还没回来,就知道出事了,这孩子肯定手痒痒参加战斗了,于是赶紧派出警卫连沿着前沿阵地寻找贺炳炎。
警卫连长刚刚将人派出去,贺炳炎就带着俘虏回了营地。
贺龙知晓后赶紧跑过来,看了看贺炳炎,又看了看他押回来的俘虏,笑着说:“不错,好样的。”
有过这次的经历后,营地里都称贺炳炎为“贺小龙”,想当年贺龙两把菜刀搞革命,大胆至极,贺炳炎也无出其右,因此也就获得这样一个“浑号”。
经历过战斗后的贺炳炎正式成为一名战士,而他因为作战勇猛,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提拔为骑兵连长兼政委。
二、木锯断臂贺炳炎在战场上英勇无双,每次与敌作战都会一马当先,因此,国民党军听到贺炳炎的名号后都不敢继续追击。
1935年12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在贺龙的带领下,红二、六军团踏上了长征之路,不过,长征途中并不安稳,蒋介石调兵遣将对红军进行拦截。
在长征途中,贺炳炎的红五师担任先头部队,没想到遭到敌军疯狂进攻,贺炳炎在指挥作战的同时向后方的贺龙传递消息。
在作战过程中,一发发弹药向贺炳炎袭来,贺炳炎躲避不及,右臂不幸被炸伤,一时间钻心之痛遍布全身,但贺炳炎还是忍了下来,在简单地包扎后依然淡定指挥部队作战,直到这次战斗胜利,贺炳炎才松了一口气,晕了过去。
贺炳炎被身边的警卫员赶紧送往急救棚急救,贺龙听到爱将伤重后也飞马来到急救棚看望。
为贺炳炎医治的是军团卫生部长贺彪,贺彪医术高超,许多重症将士的命都是他救回来的,当贺龙知道是贺彪在医治时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可没想到贺彪出来后告诉贺龙一个坏消息,那就是“要想保住贺炳炎的命,就必须截掉右臂。”
听到贺彪的话后,贺龙怔了怔,说:“他还年轻啊,你不知道他的右臂多重要吗?有没有别的方法?”
“唉!我知道,可是如果不截肢,他的上半身都会受感染,到时候他性命难保。”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截吧!”
这时候贺炳炎一直昏迷着,所以,在得到贺龙的命令后,贺彪就准备在破庙中为贺炳炎做截肢手术,只见他从老乡家中借来一把锯木头而锯子,用酒精简单消毒,并卸下庙中的门板,当做手术台,然后将贺炳炎固定在门板上,就在此时,贺炳炎醒了。
图|贺炳炎夫妻身为贺炳炎的老领导,贺龙将他右臂需要截肢的事情告诉他,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贺炳炎明显慌乱起来,随后,他便流着眼泪说:“那就截吧,不过我知道吗啡那东西,虽然止痛好,但是后患极大,我就不用吗啡了,你们多帮我一下,到时候我要是忍不住,记得摁住我。”
于是,一场没有麻药的截肢手术开始了,一条手臂,活活用锯子一点一点锯下来,手术进行了两个半小时,贺炳炎早已将口中的毛巾咬烂了,但他还是挺了过来。
六天后,在长征路上的贺炳炎不愿再被士兵用担架抬着走,他开始练习用左手骑马、用刀、打枪......
三、鏖战雁门关1937年10月,按照八路军总部要求,贺龙命令贺炳炎率领716团前往雁门关袭击日军。
当时忻口战役正在进行,日军每天都通过雁门关向前线的日军运输大量弹药,因此,夺取雁门关是保证忻口战役胜利的关键。
接到命令的贺炳炎率领716团日夜兼程前往雁门关,一路上,战士们看到数不清的村屯化为焦土,无数百姓只剩残骸,战士们的牙齿咬得吱吱作响,一路马不停蹄地朝着雁门关冲去。
经过三天的急行军,贺炳炎带着部队来到了距离雁门关只有十多里的老窝村,老窝村地形隐蔽,空空荡荡,适合藏军,驻扎在这里后,贺炳炎开始派遣士兵对公路沿线进行侦察,摸清日军汽车运送物资的规律。
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贺炳炎就已经掌握了雁门关一带的地形和车辆往来规律。
10月17日拂晓,贺炳炎带着警卫员和各营干部亲自察看地形,他们经过讨论后,一致决定在雁门关西侧的石拱桥进行设伏,很快,伏击计划就已经确定,只等18日黎明前夕,鬼子的车队进入伏击圈。
随着公鸡的鸣叫声传来,天也渐渐亮了,一向身先士卒的贺炳炎也来到阵地上,等候日军车辆的到来。
图|贺炳炎现在贺炳炎手中只有两个营的兵力,而根据调查,日军此次出动300辆车运送物资,这对于第一次与日军交手的贺炳炎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他和手下的士兵并不害怕。
就在士兵们的耐心即将耗尽之时,日军车辆携卷尘土而来,在他们全部进入包围圈后,贺炳炎终于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一声令下,枪炮之声迭起,很快,贺炳炎拿着大刀就冲了过去,有他带头,战士们更加勇猛,不一会儿,战争就告一段落,这次雁门关战役获得圆满成功。
贺炳炎也因此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主席甚至特准他“不用敬礼!”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贺炳炎多次负伤,以致建国后数病缠身。
建国后,贺炳炎也一直工作在第一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虽然贺炳炎的地位水涨船高,但是他一直关心百姓,关心士兵,当时,成都军区为了照顾贺炳炎司令的身体,专门为他拨了一笔钱盖新房,没想到他却用这笔钱为军官盖了宿舍,自己一家人依旧住在又旧又破的房子里,生病了,房间中没有暖气,组织上给他送去了暖气片,没想到他转手将暖气片送给医院,他说:“那里的病人更需要这些。”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因为积劳成疾在成都病逝,享年47岁,他离世前还在担忧军区营房建设问题,他的战友都说他是“苦死累死”。
贺炳炎离世后,追悼会在成都举行,20万军民冒着大雨为他送行,贺龙、谭政亲自书写挽联以示哀思。
结语贺炳炎在少年时期就以身报国,刚刚成年就断了右臂,那是他打枪、用刀、骑马勒缰绳的右臂,失去了右臂,相当于丢了半条命,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革命生涯,而是积极锻炼左臂,终于,他能和正常人一样冲锋陷阵,开枪杀敌。
在近二十年的战争中,贺炳炎始终冲在最前线,用鲜血和生命书写英雄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