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这杯,再喝这杯,最后再来一杯!"这段酒桌上的"老三件",你一定不陌生。
但对于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蓝亮亮来说,这"最后一杯"可能格外苦涩。
就在农历大年除夕前夜,这位年仅35岁的年轻部长,因为酒后驾驶被警方查获。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因为同样的原因"栽跟头"了。
要说这位蓝部长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你说他傻吧,人家从一个大专生愣是在14年间当上了县委重要部门一把手;你说他精明吧,却在酒驾这种低级错误上栽了两次跤。
说起蓝亮亮的履历,简直堪称开挂。
2011年,大专毕业的他进入体制内工作,八年后,30岁就当上了副科级干部。去年5月,35岁的他更是坐上了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的位置。
在当下这个"学历社会",一个大专生能有这样的升迁速度,简直像是开了外挂。
要知道,在基层,普通公务员想提副科的概率都不到20%,提正科更是难上加难,可蓝亮亮偏偏就走了这么一条开挂的路。
县委办、组织部这些重要部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人才济济的官场上,他就像一匹一路狂奔的黑马。
可这匹黑马也太狂了点,大过年的,别人在家陪老人孩子,他倒好,喝到凌晨一点多还想着开车。
警察同志大冷天在寒风中坚守岗位,蓝部长却在这个时候开着车出来"遛弯",这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吗?
这种行为,就像是小孩子得了糖就忘乎所以。
2018年第一次酒驾不但没受啥影响,反而官运亨通,这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是特殊的,是可以不受规矩约束的。
殊不知,这种心态正是他今日之果的开始。
酒后驾车的背后,是权力的傲慢有句老话说得好:酒后吐真言,酒后开车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个人对权力的真实态度。
有人说,这只是被查的两次,那平时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普通人酒驾被查一次,这辈子都不敢再犯,蓝亮亮倒好,还来个"二进宫"。
北京大学的庄德水教授分析说,这背后是某些干部的侥幸心理和特权思想在作祟。
你看,专家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了。
蓝亮亮或许觉得,凌晨一点多了,这个点谁还查酒驾?再说了,就算被查到,县里这么大点地方,摆不平的事情也就那么几件。
但蓝亮亮没想到,现在的执法环境早就不是从前那样了。异地用警、信息联网,想用权力"摆平"?门都没有!
贵州有个寇永华,也是两次酒驾被查,结果从副镇长直接被降为一级科员。
现在轮到蓝亮亮了,从前程似锦到前途尽毁,从"亮亮"变成"凉凉",这一地的鸡毛可不是开玩笑的。
回头看看他这些年的升迁之路:大专毕业、县委办、组织部、团县委、社会工作部,一路青云直上,不知道羡煞了多少同龄人。
可惜啊,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酒驾,就把这么好的前程给毁了。
写在最后通过蓝亮亮的例子,笔者想给年轻干部们几点忠告:
第一,再大的权力也大不过法律。别以为自己有关系、有后台就可以为所欲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不是一句空话。
第二,出门在外少喝酒,喝酒了就别开车。现在的代驾这么方便,花几十块钱能保住前程,何乐而不为?
第三,年轻有为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年轻干部要戒骄戒躁,守住底线,不要因为一时得意就忘乎所以。
毕竟官帽子再大也不能当伞使,权力再大也大不过法律。
守住这个底线,才能走得更远。
这都21世纪第三个十年了,居然还有在职大专学历?社会工作部?以前没听说过。
婆罗门。
双开+劳改[点赞]
在职大学,应该是工作前根本不是大学毕业
反正不会开,根本无所谓
都当上领导了,也不配个司机?
二逼玩意
社会工作部是负责什么的?[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