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峪沟地区名胜古迹、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以柳看旅游 2023-03-10 21:05:02

吐峪沟大峡谷位于新疆鄯善县境内火焰山中段,距吐鲁番市40多千米,西南距高昌古城约13千米,是火焰山各峡谷中历史文化最悠久、自然景观最壮美的峡谷。这里既有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的千佛洞和藏传佛教大寺院遗址,也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相互交汇,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驿站,也是伊斯兰教圣地之一,素有“东方的麦加”之称。保存完好的具有“民俗活化石”之称的维吾尔族古老村落和优美的葡萄园风光共同体现着大峡谷独特的魅力。

古今吐峪沟

吐峪沟得名于维语译音,意思是“走不通的小山沟”。古往今来,由于山体陡峭无路通行,所以人们无法目睹峡谷的全貌。直到1992年,一条名为“连心路”的简易公路的建成才结束了大峡谷“走不通”的历史。今天,站在纵系峡谷西岸山腰的“连心路”上往下看,只见山道蜿蜒、谷深千尺,谷底流水潺潺、芳草如茵,远望群山起伏、重峦叠嶂,令人不由得心胸浩然、气息开朗。

吐峪沟大峡谷

吐峪沟大峡谷的东西两峰,素有“天然火墙”之称,温度最高时可达60°C。这里浓缩了火焰山景观的精华。沟谷两岸山体本是赭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便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且色彩浓淡随天气阴晴、雨雾而变幻万千。山涧小溪斗折蛇行向南流去,漫步谷底,足浴清溪,仰望千姿百态的五彩奇石,红、黄、褐、绿、黑等多种色彩杂陈眼前,仿佛传说中女娲炼五彩之石补天的地方就在这大峡谷内。这些当年曾作为“女娲补天原料”的奇峰异石,如今默默无语地耸立谷中,有的刀削如砥,有的壁立如屏,有的突兀如柱;有的像飞龙腾空欲起,有的像野马奔驰嘶吼,有的像顽猴嬉戏耍闹……在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之下,峡谷风光给人无尽的遐想。吐峪沟峡谷山体之奇、山岩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其他峡谷少有,被近百年来观光考察的游客、学者称之为“火焰山中最壮美的峡谷”。

吐峪沟石窟

吐峪沟的千佛洞石窟、佛像最早出现在两晋、十六国时期。在南北朝,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王国最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吐峪沟古代佛教圣地的面貌尽管已不再有当年的辉煌,但至今还吸引着世界各地研究佛教历史、佛教艺术学者们的目光。吐峪沟“麻扎”(穆斯林墓园)在伊斯兰教圣地中的地位显赫,是新疆最著名的两个麻扎之一。它位于土峪沟千佛洞西南沟谷口,相传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后,其弟子、古也门国传教士叶木乃哈等五人最早来中国传教,去世后被埋在今吐峪沟的一个山洞中,即现在的麻扎。按照当地穆斯林的说法,到中东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沟麻扎朝拜。

葡萄园

吐峪沟大峡谷底部的土壤呈黄红色,穿谷而过的天山雪水将黄红色土壤冲出南谷口,在峡谷南端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这种土壤最适宜培植无核白葡萄,所以葡萄最早落户中国正是在吐峪沟,是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的故乡,也是无核白葡萄的出口基地之一。这里出产的无核白葡萄颗粒最大、甜味最浓,素有“葡萄中的珍品”之美誉。吐峪沟的葡萄种植不同别处,藤蔓爬满一地而无须搭架。而在葡萄地里搭起的凉棚,是为了让远道而来的人们可以在棚下一边品尝新鲜的葡萄美果,一边饱赏眼前的自然风光。

吐峪沟民居

黄粘土生土建筑在吐鲁番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老宁静的吐峪沟居民继承了2000年前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

房屋建筑均是以黄粘土建成的窑洞式建筑,有高有矮,有平房,也有两层以上的,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吐峪沟东西两岸山坡上现存的鳞次栉比、绵延不断的古老民居,年代最久的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至今还闪烁着独特的“黄粘土文化”的光芒。

吐峪沟居民还用黄粘土修建避暑的地下窑洞。一般挖修的窑洞为四方形,也有长方形,深度1.5~2米;坚硬的土质可以不盖顶,土质差的可以用木料草席盖顶。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0 阅读:27

以柳看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