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来
120 工作人员到患者家后,拒绝抬病人下楼到救护车上?近日,黑龙江网友发布的视频引发关注。
视频内容显示,家属要求两名 120 工作人员抬病人下楼,急救人员称「我们抬不了,我们腰间盘(不好)」。家属则反问:「身体不好能干这活?」家属认为,前两次 120 来了之后都有人抬了,为什么这次不能抬?
在视频记录的争执中,急救人员反复表示:「我们是医生,不是担架工,我们单位不给配担架工」「没有抬病人的义务」「只能临时搭把手」。
据极目新闻报道,2 月 26 日,黑河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关注到此事,急救人员确实没有搬运患者的义务,目前正推进医疗机构担架员配备工作。[1]
极目新闻报道截图
配备不足,有地区六成救护车无担架员
患者到底该由谁来抬?
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规定,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除了医师和护士之外,还包括医疗救护员。在这一分工中,经过培训考核上岗的医疗救护员,可以从事搬运、护送患者等相关辅助医疗救护工作。
在 2017 年 3 月起实施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担架员」这一岗位。其中指出:每辆院前救护车应当配齐包括驾驶员、医师、护士、担架员等急救人员,具备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搬抬服务的能力。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截图
设置了岗位,但不代表这一岗位上有充足的人手。
一份研究调查显示,东南地区某省救护车出诊无担架员占 66.05%。[2]而在常住人口超千万人的北方某市,该市急救中心只有 12 名担架员,平均年龄 47 岁,均为劳务派遣。[3]
「绝大多数新招的担架工,跟急诊上一天班,第二天就走了,有一个担架师傅就已经很幸运了。」丁香园社区医生留言道。
研究认为,因正式编制门槛高、自身学历低等原因,担架员不能成为正式编制人员,劳务派遣方式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低,同时劳动强度大、职业发展空间小等因素,担架员从业积极性不高,招用困难、来了留不住,导致了各地担架员的配备不足。[3]
按《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要求,每辆院前救护车应当配齐担架员,但暂未规定具体每车几名担架员。在患者的现实需求下,担架员岗位的人员缺口问题显得更为严峻。比如,即使随车 4 名人员,但在老旧小区仍难以护送患者下楼。
据北京市大兴区一名网友反映,去年 8 月,家里老人突感不适,她拨打 120 求助时反复说明家住无电梯老旧小区,需要急救车配足人手抬患者下楼。但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表示,四人里只有两个人能抬人,还需要患者家属再另外去找两个人。最终,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才顺利护送患者入院。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临时顶上的医生,能真正解决患者搬运问题吗?
在黑龙江本次的新闻事件中,据中国青年网新闻中心@青蜂侠报道,当地医院 26 日回应称,医院目前已与病人家属达成和解,涉事工作人员已被停职。[4]
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其中只规定了医疗救护员的工作包括搬运、护送患者,但对于医师、护士是否有责任、有义务搬运患者,并没有明确列出。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截图
而在实际救护过程中,面对院前急救担架员缺乏这一共同难题,医务人员常常都会选择搭一把手。「无论是从治病救人,还是帮助有困难的人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去协助搬运患者。」张元春说。
「急诊患者病情多样,呕吐病人需要侧卧搬运,有的病人需要坐立位搬运,这些都需要根据病情来决定。」曾在北京急救中心工作的张元春介绍道,「面对不同病人的需求,光一个担架员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胜任的。因此,医务人员在治病救人的这个环节中,也会需要参与到搬运工作中来。」
除了医生们自己顶上担架员的岗位缺口,为了能快速、顺畅地运送病人到救护车上,实在缺人手时,患者家属、小区保安、装修工人、废品回收站工作人员等都是张元春和同事们求助的对象。
只是,无论是搭把手的医务人员,还是现场临时救急的普通人,面对复杂的楼道环境,光有力气和人手并不一定能保证患者安全。
「窄陡楼梯、难拐弯,只能容两个人抬。」重症医学科医生李山(化名)在急诊干了 5 年,在一次出诊中,他和同事需要把一名 170 斤的糖尿病患者从 8 楼抬到 1 楼。在楼梯拐弯处,由于楼道过于狭窄,担架必须举过头顶才能通过。高高举起的担架差点滑下楼,但幸好李山「反应快,死死顶住」,才避免了危急情况的发生。
对此,张元春也深有同感:「尤其在下楼拐弯的那个地方,没有真的去实践过的人,非常容易把病人摔到地上。」
当患者家属等普通人协助帮忙时,「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在身边,能临时指导一下怎么搬、怎么运」。而当楼道通行条件实在不好时,急救人员们也会联络更专业的 119 消防员帮忙。
医警联动,10 人组成搬抬队伍救治 500 斤患者,图源:北京急救中心
在张元春看来,对于已经在院前急救工作多年的医生来说,他们会想尽办法护送患者顺利达到医院,但更期待的是让「搬运患者」的责任与义务明晰下来。毕竟,「就现在的规定而言,搬运患者确实是工作之外的要求」。
而对于焦急拨打 120 急救电话的患者家属而言,「病人到底该谁来抬」这一问题的悬而未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东南地区某地级市,有医生表示,他所在的地区「让医生去轮转急救就是当免费担架工的」。张元春认为,如果明确搬运患者是急救医生的义务,在前期岗位招聘中,就应该筛选出胜任「搬运患者」这一工作要求的医生,或许可以避免 120 出车医生到达现场却无力搬运患者的情况。
参考资料:
[1]https://www.ctdsb.net/s546_202402/1110006.html
[2]陈兵,张宇杰,林才经,等.福建省救护车出诊相关人员现状的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002):256-258.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2.026.
[3]张玲妍,王淑先.院前急救担架员配置及社会化服务方式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5):3.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20.05.039.
[4] https://v.douyin.com/iNtdWK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