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大众,终于回来了

阿寒懂车 2025-04-26 11:19:58

“大众”又回来了?黄浦江畔的一场大戏,到底说了啥?

大众汽车,这次真的回来“搞事情”了!你是否还记得,2023年的上海车展前夕,大众的“之夜”却透着迷茫,那时候的高层,眉头紧锁,眼里藏着焦虑,不少人甚至认为,这家曾叱咤风云的车企,可能真的要在新能源的浪潮中掉队了。然而,两年后,黄浦江畔亮起的灯光,却仿佛在宣告:那个熟悉的大众,真的回来了!

从焦虑到笃定,两年“蛰伏”大众做了什么?

咱们得先捋一捋。2025年的上海车展,对大众汽车来说,绝对是个大日子。这不仅仅是一场全球汽车行业的大秀,更是大众集团“交作业”的时刻。过去两年间,这家德国巨头在干嘛?其实,他们在憋大招——全新的战略布局、更本土化的研发体系,以及对未来市场的前瞻眼光,全都暗搓搓地“攒着劲儿”。

大众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奥博穆,有个很形象的比喻:中国市场像是一座健身房,竞争激烈,发展迅速,但机会无限。想在这里立足?你不仅得有实力,还得跑得快、学得快!所以,他一上任就启动了“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翻译过来就是——扎根中国,完全按照中国市场的节奏走!为此,大众干了不少实事。他们重组了研发团队,把成本控制得更紧,全球软件战略也找了靠谱的合作伙伴一起推进。换句话说,大众这是完全切换成了“中国模式”,要在这片土地上重新抢回属于自己的位置。

那么,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他们到底憋了哪些大招呢?这次的上海车展给了我们答案。

五款新车全球首发,这次是真拼了!

如果只用一句话总结车展,那就是:大众的“全家桶”来了,而且款款有亮点!五款新车全球首秀,包括三款纯电动车,还有两款混合动力车型,看得人眼花缭乱。你可能要问了,这些车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咱一个一个来看。

先看奥迪的“A6L e-tron”,这款车是基于奥迪高端电动平台PPE打造的,是奥迪在华投产的第二款纯电动车。重点是,这款车的轴距比海外版加长了132毫米,后排的舒适度直接拉满!想象一下,一家人出门,后座坐满了,还能翘着二郎腿,这体验多爽。而且,它还搭载了一整套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自己会“思考”,老司机的福音啊!

再来看看新品牌AUDI的首款量产车——奥迪E5 Sportback,一款四门纯电轿跑。光听名字是不是就觉得够酷炫?咱来看看硬实力:车身尺寸4881×1959×1478毫米,动力方面有四种组合,最大功率579千瓦!百公里加速3.4秒,这个速度,妥妥的性能车了!而它的续航表现也很硬核,CLTC工况下能跑770公里,开着它从北京跑到济南,中途都不用充电。

除了纯电动车型,大众也没忘了插混市场。比如,来自上汽大众的ID. ERA概念车,这车一亮相就让人眼前一亮。它最大的亮点是,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这个续航能力,直接把同级竞品甩在了后头。而且,它还搭载了L2++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一个超级酷炫的“Smart Surface交互屏”,车里看着就像科幻片里的场景。

如果说上面的车型都还是“未来感”十足,那大众安徽的ID. EVO概念车就是一款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的车。动感、趣味、不拘一格,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潮到炸裂!”它搭载的800伏平台充电更快、动力更强,再加上L2++驾驶辅助,日常开真的很爽。

当然,还有专为中国打造的ID. AURA概念车,这款车是基于中国市场的需求,完全为中国用户量身设计的紧凑型轿车。驾驶辅助系统精确、直观,关键是,它将在2026年上市,售价应该会很“亲民”。

“自研ADAS”亮相,大众也开始搞技术硬核了!

除了车,这次大众还甩出了一样杀手锏——自研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这套系统由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和国内的地平线合作开发,叫“酷睿程”。这名字听着就像个科技狠活儿,实际上也确实是。它基于高效能芯片,具备学习能力,能针对不同的驾驶场景提供高度拟人化的支持。翻译一下,就是开车会更简单、更安全。而且,这套系统未来还能持续迭代,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打下基础。

从失落到回归,大众在中国市场还能再现辉煌吗?

从两三年前的迷茫到现在重新发力,大众的转折点,就是他们找回了“中国节奏”。从本土化研发到市场洞察,再到产品落地,这家百年车企开始用全新的方式拥抱中国市场。你可以说他们慢了半拍,但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执行力——两年时间,迅速调整策略,推出这么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未来的大众,会继续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吗?没人能打包票,但至少从这次车展来看,他们的决心和诚意,毋庸置疑。

黄浦江两岸的夜色,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大众的诞生。

0 阅读:19

阿寒懂车

简介:看车总有不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