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一些投研谈策略和市场,谈一下感受。投研是大脑,是做出投资决策的核心。如果投研以一种封闭的态度开展工作,结果大概不会太好。
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缺乏像欧氏几何那样的“公理”来直接应用。这使得投研人员在分析和预测市场走势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随着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科技发展的不断变化,过去积累的知识可能不再适用。因此,投研在应用这些投资逻辑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与时俱进。
市场中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部分关键信息可能被少数人或机构掌握。同时,信息的传递也可能存在滞后性,导致投研人员难以获得全面、及时的信息来支持其决策。
投研人员获取的信息有限,研究方法论的局限,研究成果的快速迭代是投研人员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
投研人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觉得保持开放特别重要,在不确定情况当中建立可观察可调整的分析框架非常重要。
打个比方,我们不知道QDII基金,美债基金,美国医药基金好不好。我们没有精力去研究,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出如何测量他们好不好的方法论。
就像是我们不知道一个人发烧的原因,不知道他能不能好,但是我们可以找一根温度计,去量一下他的温度,如果发烧了分成一类,如果没发烧就分成另一类。
这本质上是一个投研流程优化,而不是投研方法论。
再举个例子,我们做基金组合,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首先就是资产配置大方向的选择。我们该选择权益资产还是固收资产,选择中国还是美国。
如果我们不知道美国究竟好在哪里,也不知道中国究竟有哪里不好。那么我们就可以找一个简单的衡量指标,在这两者之间做取舍。
比如营收增速,或者净资产收益率,甚至PEG,ROIC都可以,我们只要做选择,就一定会需要参照系。
投研人员一定得有参照系。或者说投研人员一定得有搭建分析框架的能力。但同时也需要肯及时认错,根据业务需要调整自己的框架。
好,资产配置大方向确定了,要配权益资产,权益资产那么多应该怎么配置呢,是按照行业轮动,风格轮动,策略轮动,还是按照市值,趋势。就需要一个温度计来判断。
比如行业轮动策略,采用估值分位数来挑选性价比高的行业,风格策略是按照流动性来挑选,重要的是,你得有一个分析框架来打开局面。而不能束手无策。
以人手不足作为理由就太被动了。如果是这样,只要是新东西出来就要加人,那投研得有几百人才够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也是一种能力。
投研的困境往往并非真实的存在的,而是自己认知的困境,同样一个投资机会放在谢治宇面前,他视若珍宝,而放在我面前,我可能完全看不懂。其中的差异何在呢。
认知不到位。
这并不丢人,每个人都有认知边界,所以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好奇心,去探索边界之外的东西,不断拓展能力圈。
如果大门一关,说这个不在能力圈,人手不够,就不看了。这样的认知永远也不会真的提高。
在投资的世界当中,环境,资源,人手都是无法困住你的,只有自己才能困住自己。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面对困难的霸气,需要一种勇于挑战未知的勇气。
如何提高投研效率?
即便是嘉实,他有300人的投研团队,他同样会觉得投研力量不够。做投资研究和做学术研究还不太一样,我们不需要穷尽所有可能,而是要在众多可能性当中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一种解决方案。
这跟人工智能的算法有点像,我们需要尽可能高效的找到相关性,然后往前走一步。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借助外力的,投研的独立性往往就没有那么重要。
总之还是一句话,你怎么看待问题,决定了你会采用哪一种算法来应对和处理。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问问自己,我是想解决问题,还是想让别人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