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与东吴、蜀汉,相持在长达数千里的边境防线上。可是曹魏的防守兵力却不是沿着国境线平均布置的,不是这留一些人,那留一些人,而是集中兵力扼守在几个关键地方,便成功地阻止了东吴与蜀汉的多次北伐。合肥与汉中及其周边地区就是其中的关键处。
咱们先来说合肥。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东吴在208—278年这70年间,对曹魏和后来取曹魏而代之的西晋,一共发起过34次进攻,其中在合肥方向上的进攻就有12次,这其中有6次还是国君御驾亲征。可见,合肥重要的战略地位。
东吴的都城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建业(今南京),经济最发达的是太湖流域,因此淮南便是其重要的外部屏障。如果东吴不能占领淮南,仅仅是凭借长江与曹魏对峙,那么长江所能发挥的天险作用就将极为有限了。
首先,其都城和重要经济区将会直接暴露在曹魏的威胁之下。其次,长江长达数千里,而东吴兵力有限,无法沿江处处设防,这导致曹魏可以找到大量适合渡江的口岸,随时渡过长江,出其不意地攻击东吴,令东吴防不胜防。
因此,对于东吴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淮南,使对方的边境与自己的核心区域之间形成缓冲地带,从而把防线北移,使曹魏的军队不能顺利渡江,只能沿着几条南北方向的水路进攻,这样吴军就可以集中兵力防守。
不仅仅东吴这样想,此后大部分位于南方的政权也是如此,但凡有能力,就一定会控制淮南,一旦失去了淮南,那危险就要到来了。所以有句话叫:守江必先守淮。
当时淮南东部地区,也就是苏北平原,地势低洼、水网密布,不利于大军行军作战。且此地的中渎水道及其经过的湖泊,水位较浅,受到季节和雨量的影响,经常干涸淤塞,不能保证常年通航,所以曹魏与东吴都不重视。
双方争夺的焦点在淮南西部地区,也就是江淮丘陵、皖西山地、长江沿岸平原,合肥恰恰就处于淮南西部地区的中心,因此只有占据合肥,才能牢牢控制住淮南西部地区。
而如果是从进攻的角度讲,东吴希望北伐中原,逐鹿天下,那么合肥也必须要拿下。因为曹魏的首都在洛阳,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东吴要想进入这一地带,其中距离最近、威胁最大的路线,就是要途经合肥所在的淮西地区。
这条道路需要通过濡须水进入巢肥运河,再进入肥水,从而抵达淮河。东吴北伐一般要走水路,因为大军征伐往往会有兵马粮草的运输,相比陆路运输,水运速度快且成本低,这条路线也是当时南北交通最重要的路线,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几次南征东吴,也走过这条水路。
而且占领了合肥,向北可以到达寿春,抵达淮河,淮河支流众多,通过这些支流,可以到达黄淮之间的大量地方,抵达曹魏统治的核心区域。向南可以通过巢湖,进而抵达长江。向西,陆路可以到豫州南部诸郡,向东沿着江淮丘陵南麓可以抵达历阳的横江渡,其对岸就是建业以西的咽喉所在——牛渚(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
敌军如果兵临历阳,就会直接威胁东吴的首都。后来西晋灭吴的时候,其中一路大军就是从合肥走的这条陆路到横江,打败了吴军主力,迫使东吴投降的。
另外,还有一点,由于曹魏与东吴在淮南西部地区连年征战,消耗的大量粮草均需从后方运来,耗费巨大。为了节省成本,双方在淮南各自控制的地方开始屯田,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曹魏主要是在以寿春为中心的地区屯田,东吴主要是在庐江皖城地区屯田。
为了给对方造成损失,双方都曾多次出兵破坏对方的屯田,而彼此攻击对方,最为便利的行军路线都要经过合肥,因此谁能控制合肥,谁就能掌握主动权。事实也证明,由于曹魏一直控制着合肥,所以东吴对曹魏屯田造成的破坏较小,而曹魏多次从合肥南下,给东吴的屯田造成巨大的破坏。
正是因为控制合肥存在着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曹魏与东吴为了争夺合肥,爆发了多场战争。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215年,孙权带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张辽率七千人迎战,逍遥津之战前期,张辽率八百人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后期的时候,率领追兵差点活捉孙权。以至于有人给孙权起了个外号叫:孙十万,现在在网上疯狂被人调侃。
到了三国后期,合肥的战略价值就下降了,双方都不把合肥视为必争之地了。一是因为曹魏改变了策略,它把经营两淮屯田当做是首要任务,于是战略重心就转向了合肥以北的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持续加强此地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曹魏决定不再在合肥全力阻击东吴了,而是诱使敌人一路进攻到寿春附近,自己以逸待劳,给以反击。
而东吴也不再把攻占合肥作为重点了,曹魏内部的两次叛乱——毌丘俭叛乱和诸葛诞叛乱,都是发生在淮南地区。他们两个都曾放弃合肥,但是东吴并未派军占领。原因在于随着三国后期的到来,曹魏与东吴之间的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东吴即使占领了合肥,也无力长期驻军防守,其中涉及的粮草运输、兵力补充等,以东吴的实力,无法长时间供给,因此它占领了也没用。
所以,国与国之间的长期对抗,最根本的靠的还是综合国力,在有些地方取巧,即使一时能获得好处,也不会长久。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花招都是徒劳的。
说完了合肥,咱们来说汉中。曹魏与蜀汉争夺的焦点是在汉中,后来汉中被蜀汉夺去了,但是双方长期对抗的关键地带也是在汉中附近地区。
汉中夹在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之间,北边与关中平原隔着秦岭,南边与四川盆地隔着大巴山脉,是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往来的必经之地,存在着一些著名的交通要道,比如关中平原与汉中往来的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汉中与四川盆地往来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汉中周边都是崇山峻岭,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东出襄樊、西抵陇右。曹魏得到它等于是打开了统治中心位于四川盆地的蜀汉的北大门,可以通过多条路线,出其不意地攻打蜀汉,令蜀汉防不胜防。
蜀汉得到它,就可以截断由关中穿越秦岭的多条道路,使得曹魏无法由关中南下,从而保证成都平原的安全,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且还能通过关中与汉中之间的多条道路,自由选择,出其不意地攻入曹魏的关中地区。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给刘备规划的统一天下的方式就是:占领荆州、益州,然后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要想从益州出秦川,就必然要经过汉中。
因此,此地成为了曹魏与蜀汉争夺的焦点,经过曹操与刘备的激烈争夺,汉中最终还是落到了蜀汉的手中,蜀汉因为握有汉中,得以以区区一州之地,多次北伐,与曹魏长期对抗。
而后来蜀汉被灭,就与其在汉中的失策、最终丢掉了汉中有很大的关系。从258年开始,掌握了蜀汉军权的姜维对汉中的军事部署做出了重大调整,他更改了之前拒敌于汉中盆地边缘山区,不让敌人进入汉中平原的作战方针。
下令放弃了汉中外围的据点,将驻军撤守至汉、乐二城,汉城位于今天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乐城位于今天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这两个地方位于汉中中部,一东一西,以此作为防御核心,同时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到盆地内部,再予以歼灭的做法,同时加强陇西方面的防御。
姜维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希望可以抽调汉中的驻军加强陇西方向的兵力,巩固攻占的曹魏的领土,甚至进一步从陇西方向北伐曹魏。蜀汉军队比较少,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大约有10万人,汉中驻军2万,由于之前曹魏的进攻屡遭失败,后来更是长时间没有敌人入侵,且地势险要,姜维觉得调整军事部署,即使留下比较少的人,也能防守好。
二是,姜维认为之前的军事方针,虽然可以抵抗敌人的入侵,但是无法歼灭更多的敌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三是,姜维是外来户,他是从曹魏投降过来的将领,在朝野内外无人支持,多次北伐又不胜,因此,他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所以即使知道这个方针存在着风险,他也不得不铤而走险。
后来的事实证明,姜维的这种军事部署存在着重大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战术方针。姜维想的特别好,关门打狗,全歼敌人的有生力量。
但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依靠汉中外围地形复杂、地势险要、难以通行的优势条件,利用自己有限的兵力进行防守作战,御敌于国门之外,根本不给敌人进入汉中平原的机会。现在允许曹魏大军不受损失的进入汉中平原,使其优势兵力得以开展,那么汉中就存在陷落的风险,一旦汉中陷落,蜀汉北部的防线就会崩溃,从而打开通往四川盆地的通道。
再加上,当时姜维与朝中不和,由于担心被夺兵权,又想北伐陇右,于是将主力从汉寿(位于今天的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转移到沓中(今甘肃省舟曲县),沓中离汉中比较远,中间又隔着山水,通行不便,一旦汉中告急,也很难率主力支持。
在263年,曹魏讨伐蜀汉,利用姜维在汉中军事部署的弱点,攻占了汉中,并以此为基地,最终灭亡了蜀汉。
汉中虽然很重要,但是对于蜀汉与曹魏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对于蜀汉而言,汉中是必争之地,没有汉中,蜀汉就时刻面临着被敌人灭亡的风险。从防御的角度来说,一旦丢失汉中,位于汉中西部的陇右地区的武都、阴平二郡,就不能自保,四川盆地也会失去缓冲地带,敌人可以从多条道路进攻四川盆地,令蜀汉防不胜防。
从进攻的角度来说,占有汉中,蜀汉则可以从多条道路进攻曹魏的关中、陇右、荆襄三个地区,使敌人防不胜防,只能分兵防守,削弱各地防守的力量。这也是后来诸葛亮、姜维多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负,但基本上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原因之一。
对于曹魏而言,汉中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其迫切需求的程度没有蜀汉那么强烈。如果从进攻的角度讲,得到汉中,曹魏就能从多条道路入蜀。但若是从防御的角度来讲,没有汉中,曹魏的防守虽然会比较被动,但是不会有致命的威胁。
尤其是考虑到,由于汉中复杂的地势地形,交通不便,大军如果长期驻扎在此,需要从关中、中原地区运来大量的兵马粮草,耗费巨大,曹魏无法负担。所以最后曹操还是放弃了汉中,将防卫蜀汉的防线收缩到关中地区。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曹操的战略判断,蜀汉得到了汉中,虽然多次北伐,对曹魏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由于秦岭的阻隔,蜀汉多次因为缺粮而被迫撤兵,在此地的领土扩张上,也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反而是曹魏,以防守为主的策略,蛰伏待机,最后找到机会,一举攻占了汉中,并灭亡了蜀汉。
参考资料:宋杰《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