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里,日本总共派出了720万的军队,这可是一支相当吓人的庞大队伍。可是,等到战争结束后,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数字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最终能作为战俘回到日本的,居然才37万人。这么大的差距,着实让人忍不住琢磨。那些没了踪影的日军士兵到底跑哪儿去了?他们是在战场上牺牲了吗?或者是在战后选了别的活法?说不定,这当中还藏着一个不怎么被人知道的秘密呢。
一、日本军队的肆意扩张
大伙都清楚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一下变成了军事强国,可谁能想到他们的军队扩张会走上这么一条特别极端的路子呢。
1931年秋,日本关东军的炮火在沈阳北大营炸响之时,谁都没料到,这支仅32万人的队伍,会在14年里猛增到720万人。这一数字的背后,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东京帝国大学有位老教授曾讲过:“那时征兵处门口,队伍排得老长,可真正能参军的没多少人。”这话虽不长,却把日本刚开始扩军时的实际状况给讲明白了。
1932 年春,日本大藏省发布了一则征兵统计报告。该报告表明:在 20 万达到征兵年龄的青年当中,通过体检的还不到 3 万人。此数据令军部高层大为震惊。
然而,更为让人吃惊的是接下来出现的情况。在1933年2月,日本军部骤然宣告更改征兵的标准:身高的要求由原先的1.6米降低至1.55米,视力的标准也从1.0下降到了0.6。
一位曾参与制定该新标准的军医其后表示:“当时军部向我们下达了硬性指令,要求我们得在半年时间里,把合格率提升一倍。”
实际上,日本军队的扩张进程比军部预想的还要快。在1934年的夏天,一则机密电报从东京传向了各地的征兵之地:“从现在开始,文化测试项目予以取消,合格率必须保证在45%及以上。”
当时负责大阪征兵工作的田中大佐是这份电报的收件人之一。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述:“今儿个又收到了50份体检表,依据新的标准,居然有47人是合格的,这可太让人吃惊了。”
在 1935 年的时候,状况愈发疯狂了。本来新兵得训练三个月,这下可好,训练时间被压缩到了一个月,有的部队更夸张,仅仅进行两周的简易训练,就被送上前线了。
据陆军省的一份内部报告表明:在1936年初的时候,日本军队的人数已然超过了100万,然而真正接受过完整训练的士兵还不足四成。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变发生了。这时候,日本军部又一次把征兵标准放宽了:智力测试给取消掉了,对体能的要求也降低了,就连患有慢性病的人都被编进了后勤部队。
一位亲身经历过的人回忆道:“那会儿征兵的地方就跟赶集的集市似的,早上八点开始进行体检,下午三点就能把入伍通知书拿到手了。”
伴随战事不断加剧,日本军队的规模以几何级数的态势开始扩增。1940 年,其军队人数超过了 300 万;1942 年,达到了 500 万;1944 年,更是猛增到令人吃惊的 720 万。
然而在这 720 万人当中,真正完整地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到底有多少呢?一份战后被解密的美军情报表明:截至 1944 年年底,在日本军队里,完整训练时长超过三个月的士兵,或许连总数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
回顾这段过往,有个值得留意的细节:1943 年年底的时候,日本陆军省给各个征兵处发了一则特别的通知,规定所有新兵在入伍前得写好遗书。这好像也在暗示着,这支迅速扩张的军队将会遭遇何种命运。
二、军队当中的权力争斗
大家都觉得日本陆海军在对外作战时战无不胜,可实际上他们内部早就暗潮汹涌,正进行着一场扣人心弦的权力较量。
1936 年 2 月 26 日,东京清晨的安宁被一阵急匆匆的枪声给搅乱了。一伙陆军青年军官领着 1400 名士兵,冲进了海军大臣齐藤实的私人宅邸。这位做过首相的海军老资格,在他自己的书房中被一阵乱枪给击毙了。
在日本,“二二六事件”令人震惊,它掀开了陆海军争斗最为血腥的篇章。然而在此之前,陆海军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然持续了好几十年。
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上,日本海军无奈之下只得接受“五五三”海军限制条约。那时的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含着泪在条约上签了字。然而陆军这边却暗自高兴,有个陆军中将居然还当众人的面讲:“这下子海军总归该收着点了吧!”
这话把海军方面给惹火了。转过年,海军部在横须贺悄悄搞了个特殊训练基地,专门用来培养“陆战队员”。很明显,这支部队的组建,就是要跟陆军争地面作战的权力。
陆军当然不肯居于下风。1925 年,陆军参谋本部组建了一个“水上特别支队”,装备了众多小型舰艇。该部队的任务说是“守护沿海区域”,实际上就是想跟海军抢夺近海的掌控权。
1930 年,两军的纷争变得极为激烈。在那年的军费预算会议中,海军提出要建造新型航空母舰,陆军却极力表示反对。双方谁也不让谁,最后居然把这事儿闹到了天皇那儿。
一位亲身经历者回忆道:“那天的预算会议持续了整整12个小时,海军大臣与陆军大臣险些在会议现场打起来。”
让人觉得特别荒唐的是,两边军队为了争军费,居然在同一个地方重复搞军事设施建设。就拿台湾来说,陆军在高雄建了个机场,结果海军在旁边又建了一个。这两个机场相隔还不到10公里,可它们各干各的,谁也不理谁。
1940 年,美国驻日本使馆的一份密电中如此形容:“日本的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关系,仿若两个毫不退让的武士。他们宁愿眼睁睁看着对方消亡,也不肯给予帮助。”
在战争的后期阶段,这种内斗简直荒唐到了极点。1944 年,美军对东京实施轰炸,陆军与海军的防空部队,竟然为抢击落敌机的功绩,在战场上相互厮打起来。
一位当时身处东京的德国军事顾问这样描述:“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如同两个发狂的人,哪怕敌人的轰炸机从头顶掠过,他们也要先把彼此之间的矛盾解决了。”
这种内斗对军队的作战效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太平洋战场上,常常有陆军向海军请求支援遭到拒绝的事儿,也有海军呼唤陆军增援却得不到回应的情况。
就算到了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处于探讨要不要投降的关键时候,陆海军的代表依然在为各自的好处争个不停。一直到原子弹在长崎爆炸的消息传来,他们这才总算结束了没意义的争吵。
三、那些战场上鲜为人知的隐秘之事
大家都晓得诺门坎战役中日本关东军吃了大败仗,可好多人不清楚这场战役里还藏着个没多少人知道的秘密呢。
1939年5月,关东军第23师团发来的一封电报,让日本参谋本部重视起来。电报里说:“我们在诺门坎地区碰到了身份不明的装甲部队,盼着紧急增援。”那会儿,谁也没料到,这场遭遇会成为能改变整个战局的重大战役。
一名曾投身于这场战役的日军军医,在其回忆录里这样记述:“我头一回见到那么多的坦克,苏联人的装甲部队如潮水般袭来,我们的战壕眨眼间就被压平了。”
让人更为吃惊的是,日军指挥部接到前线发来的紧急电报后,很长时间都不愿相信战局已经如此险恶。有一位参谋官在当天的作战记录里写着:“前线说苏军有300辆坦克,这数字肯定是被夸大了。”
然而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从战后解密的苏联档案来看,参加诺门坎战役的苏军装甲部队并非300辆,而是有498辆之多的坦克。面对如此的钢铁大潮,日军的轻型火炮全然没了用处。
1939 年 7 月 2 日,有一份标着“绝密”的电报从诺门坎前线传到了东京,内容为:“咱这边军队伤亡很严重,第 23 师团真正能作战的人还不到编制的三分之一呢,得赶紧派人来增援啊。”但是,这封电报到了东京后,却引起了一场特别激烈的争辩。
陆军部觉得得赶紧派出增援部队,可关东军司令部却硬说:“没多严重,就是个小冲突而已。”就因为这种认识上的不一样,结果增援部队来得很晚。
8 月 20 日的时候,战局彻底乱套了。有个从前方逃回来的日军通信兵,带来了一则让人震惊的消息:“第 23 师团被全部消灭了,就连师团长都死在战场上了。”
然而,更为沉重的打击还在后头呢。9 月 15 日,从前线医院传来的一份统计报告表明:光是在 8 月的最后那一个星期,就有逾一万名日军伤员被送进医院,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法再参战了。
诺门坎战役的失利,迫使日本军部需要对其军事战略予以重新考量。一份1940年初的内部报告表明:关东军于这场战役里折损了近乎一半的战斗力,当中有众多富有经验的老兵。
太平洋战场上的情形同样不容乐观。1942 年 6 月的中途岛海战里,日本海军那支精锐的航母舰队近乎被彻底摧毁。有个幸存下来的飞行员日后回忆道:“那天咱们折损了四百多位经验老到的飞行员,这可都是没法挽回的损失啊。”
让人更为震惊的是关东军的秘密调遣规划。1944年8月,鉴于苏联军队的威胁不断迫近,日本军部下达了一则秘密指令:把关东军的主力派往太平洋战场。这一决定实质上等同于舍弃了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力量。
这秘密调动计划实施起来特别匆忙。有个那时管后勤的军官讲:“我们连人数都没来得及数,就把部队往火车上塞了。不少士兵枪都没拿到,就被派到前线去了。”到最后,这些匆忙调动的部队,多数在太平洋战场上被打得一个不剩。
四、战俘的生存实际情况记录
大家都清楚日本战俘的数量比实际参战的军队数量少很多,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些活下来的人当中,有着不少让人吃惊的事儿。
1945年9月,苏联西伯利亚集中营的大门初次对外敞开。有个美国记者去参观后写道:“我所见到的压根不是战俘营,那简直就是一处人间炼狱。”
在西伯利亚的赤塔集中营里,有个叫山本的日军少尉对他们的日常情况进行了记录。每天早晨4点,囚犯就得起身去砍树。那里的气温常常降到零下40度,而他们却只能身着单薄的军服干活。山本在他的日记里记述:“今天又有12个人倒在雪地上,再也没起来过。”
让人更为吃惊的是集中营里的饮食情况。据一份战后被解密的苏联档案表明:在1946年的整整一个冬天,每名战俘每天仅能拿到200克黑面包,外加一碗稀汤。就这点儿少得可怜的食物,连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都不够。
然而在中国的战场上,对待战俘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1945 年 8 月,在东北的一处战俘营里,一名日本军医很吃惊地看到:中国这边不但给战俘供应了充裕的食物,而且还专门预备了医疗用品。
这位军医在日记里记着:“今儿个又收到了一批青霉素,这东西在日本军队中那可是稀缺玩意儿,真没想到中国人会把它用在战俘身上。”
然而,并非所有战俘都能理解这种人道主义待遇。1947 年 1 月,在江苏的一个战俘营里,一帮日本战俘居然由于营区提供的“伙食太好了”,搞起了集体绝食抗议。他们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
战俘们回国后的日子颇具戏剧性。1947 年 10 月,首批战俘乘船抵达横滨港,迎接他们的并非欢迎仪式,而是一片沉寂。就连当地报纸都不愿对这一消息予以报道。
一位叫田中的战俘在其回忆录里讲道:“我们变得不招人待见了。邻居们都躲着我们,就好似我们身上带着啥传染病似的。”
特别让人心酸的是,不少战俘了解到自己的家人要么在战争里没了,要么由于贫穷而四处流浪。一份1948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东京地区的2000名回国战俘当中,超出60%的人都没有家可以回。
挺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在咱中国战俘营待过的日本兵,回到日本后反倒适应得更为顺利。有个曾在河北战俘营干活的日本军官表示:“在那地方,咱学会了种地跟修理机器,这些本事在战后的日本可太有用啦。”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最后一批战俘自西伯利亚回到日本时,他们看到自己的国家完全变了样。往昔趾高气扬的军国主义已然消逝不见,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亟待重建的和平国家。
五、最终归属的谜底究竟是什么
大家都晓得战后回到日本的战俘是37万,可却不清楚在这个数字的背后,还隐匿着一个让人震惊的实情。
1946 年 2 月,美国战略情报局拿出了一份绝密报告。报告里讲:“日本陆军省给出的伤亡统计数据有很大问题,他们用了一种特别的统计方式,把好多阵亡的将士都没算进去。”
1947年的春天,有个极为惊人的发现被公开。中国政府给联合国呈交的一份报告表明:单单在中国战场上,向中国投降的日本军人多达140万以上。而这一数字,跟日本官方所公布的37万战俘总数相比,要多得多。
一位负责统计工作的中国军官回忆道:“那时在东北地区,不少日本士兵决定隐姓埋名,留在当地过日子。这些人压根没被列入任何统计数据之内。”
1948 年,苏联发布了一组数据:在诺门坎战役以及后续的对日作战里,苏军总共俘获了 64 万日本军人。这当中有不少人在西伯利亚集中营干苦役的时候死去了,最终没能回到日本。
颇为引人深思的是,据1949年美国驻日本使馆的一份电报显示:“有不少日本军人在东南亚地区实行了当地化,他们结婚生子,融入了当地社会。而这部分人并未被列入战俘的统计当中。”
在 1950 年,有个美国的历史学家在对日本战时档案展开研究时察觉到:日本军方在统计伤亡情况的时候,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倘若一个部队彻底覆灭,且没有幸存者来汇报详细状况,那么这个部队的伤亡便不会被纳入官方的统计之中。
这种统计方式致使众多数据丢失。有位曾于日本陆军省工作过的官员其后坦言:“在太平洋战场上,存在不少小型部队彻底失联了,我们着实不清楚他们确切的伤亡状况。”
1952 年,在最后一批战俘自西伯利亚归来后,日本政府表示战俘问题已然全部处理妥当。然而实际情况是,直至 20 世纪 60 年代,在东南亚的各个地方,仍不断有日本老兵的行踪被发现。
一份 1955 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菲律宾的某些偏远山区,尚有好几百名日本士兵以打游击的形式存活着,他们不肯承认战争已然终结。而这些人当然也没被列入任何官方的统计数据当中。
日本在战后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挺耐人寻味的。1957 年,日本防卫厅发布的一份报告里,依旧沿用 37 万这个数字。要是有记者对这数字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官方给出的答复是:“这是当下能确定的最为准确的数据。”
1960 年,在东京的一个私人聚会中,有位匿名的日本前陆军军官讲道:“真正的数目到底是多少,或许只有老天爷才清楚呢。那些在战场上消逝的兄弟们,早就跟这个数字似的,变成了历史的一团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