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罗斯也没能躲过美国的“关税风暴”!特朗普自打再次上任,就没闲着,加征关税加上了瘾,目的就是逼中国“低头”!可惜中方的反击让特朗普头疼不已。
正当大家认为中美的关税大战会持续恶化时,特朗普竟然转了枪口,直接对俄罗斯开火,500%的关税让俄国经济遭遇了“血洗”。
然而,普京作为一位“战斗民主”的代表,似乎一点也不慌张,反而对中国抛出了一个“暖心大礼包”。
那么,俄罗斯如何应对这波制裁?中方的“奉陪到底”究竟是如何见效的呢?
俄罗斯“自讨苦吃”
说到俄罗斯,不得不说确实是有点没苦硬吃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知道,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本来就像火星撞地球,互相看不惯,又互相干不掉。
可就在前段时间,在俄乌冲突的停火谈判中,双方似乎达成了一点共识,美国和俄罗斯不再像以前那样针锋相对,反而似乎开始在“合作”。
他们把北约的那些同盟国拒之门外,专心研究起了乌克兰的未来分配问题。
说白了,就是坐下来商量,怎么“瓜分”乌克兰的“蛋糕”,这种局面,真是让人感到有点错愕。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特朗普在挥舞着关税大棒的时候,居然没有把俄罗斯列入其中,真是让人有些意外。
本来以为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会让俄罗斯被“牵连”,可谁知,正当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时,俄罗斯竟然开始了自己的“作妖”。
事情发生在4月8号,当时正是中美两国关税战的焦头烂额时刻,俄罗斯驻肯尼亚的大使馆居然发了一条推文,配图调侃了一下中美欧的关税战。
图片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在说,美国和中国、欧洲互相打关税战,唯独俄罗斯在一旁悠哉地看戏。
这种“冷嘲热讽”的态度,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大使馆不仅发了图,还贴上了“关税战”的英文解释,生怕别人看不懂他们的意思。
看得出,俄罗斯大使馆这波操作真的是在“为自己站台”,生怕被美国遗忘。
这自然让美国很不爽,美国一直是那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国家,看到俄罗斯这么“安逸”,怎么可能忍得了。
没过多久,美国参议院的50名议员联合起来,准备投票支持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
要知道,这次制裁可不是闹着玩的,计划包括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铀的国家征收500%的关税。
美国的态度相当明确:“如果俄罗斯不愿意拿出诚意和乌克兰进行持久和平谈判,或者在和平达成后再做出军事干预等破坏乌克兰主权的行为,那就得承受这些制裁。”
这种直接的威胁,可见美国已经开始失去耐心,准备加大对俄罗斯的压力。
俄罗斯的选择
特朗普挑起这场风波,意图把中国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制造一场看似“正义”的贸易战。
然而,美国这个号称“霸主”的帝国,在面对中国的强大回应时,却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中国的反击让美国这只“大象”有些踉跄,毫无办法之下,特朗普和他的团队自然要找个“出气筒”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俄罗斯,成了最理想的替罪羊。
美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素来讲究“名正言顺”,他们可不敢直接对俄罗斯动手,可这招“关税战”,却是一把利刃,能让任何对手吃得苦头。
要知道,关税可不是美国随便乱打的,这一招他们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不仅仅对中国,就是对全世界展开了大规模的关税轰炸。
特朗普和他的团队想得很明白:俄罗斯的石油,几乎占据了全球能源市场的一大块蛋糕。
而且俄罗斯是以石油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石油对俄罗斯经济的意义几乎就是命脉。
无论是俄罗斯本土的利益,还是与国际社会的合作,石油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
俄罗斯的石油客户,全球一大片,尤其是一些依赖能源进口的小国家,它们自然不能承受这么高的关税。
一旦美国实施这一政策,那些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小国家,想要从美国进口商品,就得多掏五倍的钱,这就好比把这些国家给逼进了死胡同。
原本一些依赖美国出口的国家,可能会因此陷入“困境”,美国的这个算盘,打得非常精确,但它忽略了一个关键点:俄罗斯的铁杆伙伴——中国。
4月12日,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在接受采访时直接说:“中国想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会准备给中国送去多少。”
这是把中国送上了“领奖台”,也为中俄之间的合作打下了更牢固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是全球最大的之一,特别是在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石油的需求更是不断攀升。
对于俄罗斯来说,送石油到中国,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不仅帮助自己缓解了欧美国家的压力,同时也让两国的关系更密切。
美国自食恶果
特朗普的500%关税政策,原本就是要让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吃个大亏,目的是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用美国的说法,就是“让俄罗斯的油气出口受创,逼俄罗斯低头”。
看似一石二鸟,既能打击俄罗斯,又能让美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可谁能想到,这个精心设计的政策,反而把美国自己给整了进去。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还通过增持美国国债的方式,给自己在这场关税战中留了一手。
记得去年2月初,特朗普政府因为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加征关税,中方虽被打压,却并没有急于反击,而是有条不紊地增持了美国国债。
那时候,很多人都在猜测,中国会不会因此拿到一张反击美国的王牌,随着关税战的不断升级,增持美债似乎真成了中国的“杀手锏”。
2025年4月16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最新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继续增持美债,增幅达到235亿美元,使得中国的美债持仓总额达到7843亿美元。
这是中国连续第二个月增持美债,让人惊讶的是,这还不是中国一个国家在行动。
日本也一口气买进了466亿美元的美债,创下了2020年2月以来的最大增幅。
再加上其他国家的增持,美债持有国总额创下了8.82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让许多人好奇,为什么中国在这个时候增持美债?
毕竟,之前中国在2019年到2022年间,减持了大量美债,持仓量逐渐下降,去年一年更是减少了573亿美元。
如今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重新增持了这些“看似不太稳定”的资产呢?从数据上看,这似乎是一种“防守反击”的策略。
而美国方面,虽然在言辞上还显得很强硬,但特朗普政府似乎有点急了。
4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与中国进行磋商,但他也明确表示:“球在中国那边”,意思是中方必须先做出让步,美国才会考虑谈判。
他还说,“中国需要美国的消费者,需要赚美国的钱,”看上去,特朗普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似乎等着中国来“求和”。
但实际上,美国各界早已开始焦虑,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美国股市和美债市场就发生了剧烈波动。
美国企业和投资者也纷纷喊话特朗普,要求尽早停止这场贸易战。
对于中方来说,从来没有拒绝过平等的磋商,但美国如果还继续保持这种强硬态度,那么中美关税谈判能否顺利进行就要打上问号。
中国已经明确表示,施压和威胁不是谈判的正确方式,而关税问题,不仅仅是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更是全球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绝不会在这方面让步半步。
结语
美国曾经一度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关税压制他国,但现实证明,关税不是万能的,甚至有时候它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特朗普可能没想到,他这一招,既没有打垮俄罗斯,反而让中美两国更加复杂,甚至让美国自己成了“被打脸”的那一方。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