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出席3月22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这一消息在当下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中,瞬间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特朗普提出的见面请求,中方的态度也备受瞩目。
特朗普明确表达了希望与中方会面的意愿。当下美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贸易战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国内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大量流失,工厂关停现象增多,许多传统工业重镇陷入衰败困境。农业领域也遭受重创,农产品出口受阻,大量农产品积压,农民收入锐减。在此严峻形势下,特朗普政府企图通过与中方会面,重启经贸合作谈判,缓解美国经济压力。
特朗普(资料图)
但美国在行动上却背道而驰,在南海地区,美军舰机频繁闯入中国在南海岛礁邻近海域,进行抵近侦察和军事挑衅,严重威胁中国主权安全;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政府不断提升与台湾地区官方往来层级,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装备,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这种一边寻求对话,一边破坏双边关系基础的做法,让中方难以轻易接受其会面请求。
再看日本,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国内市场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消费活力不足,企业发展空间受限。美国贸易政策的反复无常,对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以汽车行业为例,美国提高汽车进口关税后,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众多汽车企业不得不削减产能、裁员自救。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日本企业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中国拥有庞大且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发展迅速,产业配套体系完备。日本企业在高端制造技术、精细化工等方面具有优势,与中国企业在诸多领域互补性强,双方合作不断深化。
特朗普(资料图)
韩国经济同样面临诸多挑战。韩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但受全球半导体市场周期性波动以及美国相关政策的双重影响,发展遭遇瓶颈。美国不仅要求韩国大幅增加军费分担,还在半导体产业供应链上对韩国企业进行不合理施压,企图掌控韩国半导体产业的主导权。这使得韩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同时,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韩国安全环境恶化。
为摆脱经济困境、维护国家安全,韩国积极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韩两国经贸往来密切,中国长期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在文化领域,“韩流”文化在中国广受欢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深受韩国民众喜爱,双方文化交流频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有助于韩国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即将召开的中日韩外长会议意义重大,成为三国探讨区域合作、协调立场的关键契机。回顾历史,三国在应对地区危机时,有过成功合作的先例。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日韩三国携手合作,共同稳定地区金融秩序,为地区经济复苏做出重要贡献。如今,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三国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不过,三国合作并非一路坦途。历史遗留问题如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暴行、慰安妇问题等,仍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敏感因素,不时引发两国间的外交摩擦。领土争端方面,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韩日之间的独岛(竹岛)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成为阻碍三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些问题需要三国秉持尊重历史、平等协商的原则,通过对话与合作逐步化解。
特朗普(资料图)
对于特朗普的见面请求,中方始终秉持开放、务实的态度。中方多次强调,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美国开展对话与合作。但前提是美国必须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摒弃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以实际行动展现改善双边关系的诚意。在当前美国政府言行不一的情况下,中方对特朗普的见面请求保持谨慎态度,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必然选择。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各国利益诉求相互交织。中日韩三国在探索合作路径时,既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兼顾地区整体利益。美国作为全球大国,也应认识到中美合作对于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未来,中日韩关系的走向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将深刻影响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