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政坛一夜变天,尹锡悦迎来重要胜利

舰载武器杂志 2025-03-27 12:15:09

据新华社报道,3月24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对被停职国务总理韩德洙弹劾案作出宣判,驳回对其的弹劾,韩德洙随即恢复国务总理职务并代行总统职权。这一裁决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韩国政坛激起千层浪,也为尹锡悦政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2024年12月27日下午,韩国国会以192票赞成通过韩德洙弹劾案,弹劾理由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协助尹锡悦实施紧急戒严、拒绝任命宪法法院法官空缺、试图组建“联合施政体制”、不委托国会推荐内乱案常设特别检察官人选以及拒绝颁布两项“特检法”等。这些指控犹如一颗颗重磅炸弹,直指韩德洙在政府运作中的关键决策行为,引发了韩国朝野上下的激烈争论。韩国国会认为,韩德洙在诸多关键事务上的作为,严重违背了其作为国务总理应尽的职责与义务,损害了国家治理的公正性与合法性,故而推动弹劾案的通过。

韩德洙(资料图)

然而,韩国宪法法院在3月24日的宣判中指出,没有找到相关证据和客观材料,来认定韩德洙为赋予紧急戒严令程序正当性而建议召开国务会议等积极行为。在法官的投票环节,8名宪法法院法官中,5人驳回弹劾、1人赞成弹劾、2人认为不应受理。部分法官认为,韩德洙拒绝任命宪法法官的行为虽违反宪法和国家公务员法,但不属于背叛国民信任的情况,不构成罢免理由。对于其他弹劾理由提及的事宜,也认为韩德洙并未违反宪法和法律。这一裁决结果显示出韩国司法体系在复杂政治案件判断上的谨慎与权衡,也反映出韩国政坛各方势力在法律框架内的博弈。

韩德洙弹劾案的驳回,对于深陷弹劾风波的尹锡悦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自2024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弹劾动议案以来,弹劾案的审理进程一直备受关注。尹锡悦面临着诸多指控,其中“戒严令”相关问题成为焦点。韩国社会围绕弹劾案形成了严重的分裂态势,据民调机构“盖洛普韩国”3月14日公布的调查结果,58%的受访者赞成弹劾尹锡悦,37%的受访者反对弹劾,这一数据凸显出韩国民众在这一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尹锡悦(资料图)

尹锡悦的弹劾案久拖未决,已刷新韩国总统弹劾案的最长审理纪录。随着韩德洙弹劾案被驳回,韩国舆论开始重新审视尹锡悦弹劾案的走向。尽管法律界认为难以单纯依据韩德洙弹劾案的结果来推测尹锡悦弹劾案的裁决,但韩德洙弹劾案的结果无疑给尹锡悦阵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或许暗示着韩国司法体系在对待与“戒严令”相关的政治案件时,有着更为复杂和多元的考量,并非如部分人所预期的那般简单直接。

在韩国政坛内部,朝野之争因这一系列事件而愈发激烈。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一直积极推动对尹锡悦政府的弹劾行动。然而,李在明自身也面临法律困境,其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二审将于3月26日宣判,若维持一审有罪判决,李在明将失去参选总统资格。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坛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尹锡悦阵营因韩德洙弹劾案的胜利而士气大振,而在野党则因李在明的法律问题和尹锡悦弹劾案的不确定性而陷入一定的被动。

李在明(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关键时刻,韩国政坛的变化也给周边国家传递出特殊信号。中韩外长举行会晤。这一举动背后蕴含着韩国对中韩关系的重视。中韩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韩国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此前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会见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等全球信息技术巨头掌门人,全力拓展全球经营,这一事件便是中韩经济领域深度合作的一个缩影。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韩国希望通过与中方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稳定两国关系,进而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韩国政坛的稳定对于中韩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中方一直希望韩方坚守建交初心,奉行积极友好的对华政策,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大步迈进。韩国政坛的此次变动,为中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中韩双方需要在这一特殊时期,加强沟通与协调,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繁荣贡献力量。

0 阅读:15

舰载武器杂志

简介:军事武器类自媒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