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21日,德国联邦议会预算委员会批准了一项长期争议的军事援助方案,决定向乌克兰提供超过110亿欧元的额外武器援助。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激起千层浪,也标志着德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重大转变,同时凸显出德美之间日益加深的分歧。
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作为候选人的特朗普曾多次宣称,自己当选后将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当地时间3月13日,特朗普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解释称,自己当初说这话多少“带点讽刺的意味”,他真正的意思是“想把冲突解决掉”,且“相信自己会成功”。暂且不论特朗普这一表态的真实意图与可行性,其观点无疑与欧洲诸多国家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产生了明显的碰撞。
特朗普(资料图)
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所处的位置颇为微妙。过去三年里,在华盛顿的领导与推动下,欧洲各国积极援乌抗俄,深陷空前的安全危机。但这场冲突本质上是一场代理人战争,美国才是主导方,并非欧洲。三年的消耗战全方位切断了欧洲与俄罗斯在政治、经贸、社会等各领域的正常联系,使双方相互敌对,民众间也滋生出仇恨,欧洲不得不长期生活在不安之中,背负着沉重的安全与经济负担。而如今美国在俄乌冲突上的态度出现大转弯,欲与俄罗斯握手言和,将欧洲晾在一旁。在此情形下,欧洲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在这场冲突中的角色与利益诉求。
德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力量,其态度和行动的转变尤为引人注目。当地时间1月13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比勒菲尔德的一场竞选活动中,再次反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此前提出的北约国家将国防预算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5%的要求。朔尔茨表示,国内生产总值5%的国防预算意味着军费开支将超过2000亿欧元,而德国目前的联邦预算甚至不到5000亿欧元。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同日也明确表态,不同意特朗普提出的这一要求。早在1月9日,朔尔茨在参加一个在线访谈节目时就已明确表达过反对立场。德国对特朗普相关主张的公开反对,表明其在军事战略和国防预算等关键问题上,不再对美国言听计从。
德国(资料图)
德国不仅在国防预算问题上与美国产生分歧,在对乌军事援助方面也展现出自身的坚定立场。根据德国财政部提交的提案,此次预算委员会批准在2025年额外提供30亿欧元军事援助,使乌克兰今年可获得的军事资金总额达到约70亿欧元。此外,委员会还同意在2026年至2029年间提供总计约83亿欧元的援助承诺,以便德国政府能够签署长期武器供应合同。
德国国防部发言人于3月21日向媒体透露,德国今年还将向乌克兰交付更多武器,其中包括IRIS-T防空系统、导弹、监视雷达、无人机、作战车辆和小型武器等。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军事援助计划,显示出德国在俄乌冲突中加大对乌克兰支持力度的决心,即便美国态度有所转变,德国也并未跟随美国的步伐,而是基于自身对局势的判断和国家利益考量做出决策。
德国(资料图)
德国这一系列行动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美欧关系方面,德美分歧的加剧无疑给跨大西洋联盟带来了新的挑战。美国长期以来在北约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欧洲盟友的外交和军事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力。然而,德国此次的强硬态度表明,欧洲国家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开始寻求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再盲目追随美国。这可能导致美欧之间的信任出现裂痕,未来双方在军事合作、外交协调等方面的合作难度可能会加大。
对于俄乌冲突局势而言,德国大规模的军事援助将使乌克兰在战场上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增强其抵抗俄罗斯的能力,冲突可能因此进一步僵持甚至升级。俄罗斯方面必然会对德国的举动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这将进一步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此外,德国的行动也可能引发其他欧洲国家的效仿或调整自身对乌政策,从而使欧洲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和影响力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