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年轻老师在办公室里唉声叹气,说自己干班主任干得心力交瘁,
还半开玩笑地问我:
“你们这些老教师,到底是怎么做到身心健康地坚持这么多年的?”
我头也没抬,就回了一句:“那就别当班主任了呗。”
她一脸懵地看着我,大概以为我是开玩笑。
其实,我是认真的。
在学校里,不想当班主任还真不是天方夜谭。
方法嘛,当然是有的。
只不过,有的人不愿说,有的人不敢做。
可有些老教师,就是敢,也确实“熬”出来了,
最后发现,不当班主任,才是真正的“职业续命”。
很多年轻老师刚入职时,满怀热情地接过班主任的接力棒,
以为自己可以打造一个优秀班级、带出一群阳光少年。
但真干起来,才知道这份工作不只是“带学生”,而是“管一切”。
从早上第一声铃响到傍晚最后一个学生离校,班主任就像个陀螺,转个不停:
早上统计午餐人数、处理请假
上午看操、盯课堂纪律
中午看饭、看午自习
下午看阳光体育、督促打扫
闲不下来,各种表格、活动、会议接踵而至
放学还得处理家长的各种问题,周末节假日群里一样“消息轰炸”
有网友一语道破天机:
“班主任工资没多少,责任无限大+受气包+刀尖上生活+365×24无休待机。”
这话虽然听起来扎心,但却太真实了。
你每天顶着高压干活,既要对学生负责,又要顾家长的情绪,还得随叫随到,有时候甚至校内校外都背锅。
工资?那点补贴,真的是聊胜于无。
很多人说班主任“光荣”“重要”,可真心熬过一届,你才知道:
这不是光环,是压力锅。
有一年我家里有事,学校照顾没让我带班,只教几个毕业班的科目。
那日子,简直像度假——
办公室清清爽爽,批作业都有空调吹
上课打铃了再进教室,下课一走了之
中午不用进教室看饭,也没人找你管学生
想什么时候吃饭就什么时候吃,不用提心吊胆接电话
不用担心哪个学生吵架了、饭洒了、药没吃、闹别扭了……
我才明白,原来“只当科任老师”的快乐,是那么真实:
可以专注教学,有时间备课、学习、休息;
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真的轻松太多了。
以前有老师开玩笑说:
“再这么下去,我都想再生一个娃,只为了不当班主任……”
当时我以为她是夸张,后来才发现,这根本不是玩笑,是血泪经验。
很多人误会,觉得老教师“不想管事”“躺平”。
其实,恰恰相反,他们是真的明白了“教”和“管”的界限:
教师的本职,是教学,不是全天候盯人。
真正对学生有益的,不是事无巨细的“监管”,而是让他们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学会成长。
把过多的管理压力加在老师身上,不仅让教学失真,也让学生失去独立发展的机会。
说得直接一点:
一个班的“好”不该靠班主任管出来,更不该靠牺牲老师身心来维持。
老教师明白这个理儿,所以他们能“放得下”,
选择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该花的地方”——教学本身。
不是,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更是一种职业智慧。
很多老教师,其实不是“无情”,而是更懂“度”;
不是“躲事”,而是更清楚“责任”的边界。
先照顾了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才能有能力去点亮更多的学生。
当然,如果你是刚入职的年轻老师,
也别着急否定自己当班主任的热情,那是你教育理想的一部分。
但也要记住:任何理想都要建立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
班主任,不是不能做,但别做到“忘了自己”。
所以,亲爱的同行们,千万别觉得“不想当班主任”是逃避。
有时候,这恰恰是你还能热爱教学、坚持初心的前提。
班主任这种极度恶心的职位,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玩意想出来的
几十年班主任不如一篇论文[横脸笑]
科任老师负责教学任务就行了,班主任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还要应付家长,工资确实有多一点但是也只是一点点。
我们学校和家长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忽略了对孩子做人和道德品行的培养,只有扎下做人的根,才能避免孩子沉迷堕落、走上邪路、违法犯罪,孩子才能真正成才! 传统优秀文化经典、好书《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了凡四训》、《寿康宝鉴》、《百病寻源记》等;传统文化光碟巜圣贤教育改变命运》,是做人的根,是重中之重的经典和好书,值得用来教育孩子,受用一生。可在网上搜看,也可以在网上各种购物平台上购买并送到家。 孩子学了做人的道理,扎下道德品行的根,就会懂得因果关系(明因识果),知道干坏事、违法犯罪后,就会产生不好的果报,从而自觉断除恶因,避免恶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一个图太搞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跪着的老师,这样的民族直不脊梁
上一年的钱还欠着呢
因为年青老师被强按着当班主任,美名其曰机会留给年轻人。
都不愿意,不分老新
辛苦是的,🉑优势多多,成绩荣誉晋升同比增长快!!
当班主任,我们学校要求2个6:50就要到校,你能干多少年?